标签:
杂谈 |
杜毅平
2013年5月,咸阳渭河古渡遗址
2019年1月,渭河兴平龙兴渡口·修理渡河缆绳
2019年2月,渭河兴平段玩无人机
2019年3月12日,咸阳,植树节小朋友在渭河岸边做活动
2019年3月,渭河眉县段捡石头的人
2019年3月,渭河武功段挖野菜
冯磊
2019年1月11日,陕西兴平,晨雾弥漫的渭河龙兴渡口
2019年1月11日,陕西兴平龙兴村村民赶往渡口乘船去南岸干农活
2019年1月12日,陕西兴平,渭河岸边的垂钓者
2019年2月23日,陕西渭南市临渭区,周末渭河边的游人
2019年3月3日,陕西渭南地区小麦春灌
黄建勋
废弃的船厂
旱“鸭子”
泾渭分明处
挖“宝船”
一关锁二河
折楫沉舟
自闭的挖沙船
李嘉
2019年2月10日,渭源县五竹镇年家寨
2019年2月10日,渭源县五竹镇年家寨
2019年2月11日,渭源县五竹镇年家寨
2019年2月11日,渭源县五竹镇年家寨
2019年2月13日,甘肃武山县滩歌镇松山沟
王伟涛
渭河草滩灭火的消防员
渭河里用电网打鱼的人
渭河里用粘网抓鱼的人
渭河滩上拿着国旗赶鸟的人
渭河涨水后拿网捞鱼的人
张力清
2015年,陕西咸阳
2015年,陕西杨陵
2016年,陕西周至
2018年,陕西兴平
2019年,甘肃渭源县渭河龙王庙
2019年,甘肃渭源县渭河源村
2019年,甘肃省渭源县渭水源村
2019年,陕西咸阳
我的渡船呢?
我的因独轮车滚过而呻吟着的草桥呢?
我的蓝蒙蒙的布满松柏的坟院呢?
我的波光闪闪的水渠呢?
我的高低错落的永远哼唱的磨坊呢?
这是2014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下的“国字号评论家”雷达在他的散文《回乡》里,面对渭河的日渐干涸,发出的泣血叩问。
如同《为何·渭河》团队的拍摄一样,对于渭河,这个像血脉一样使这片流域的土地有了生命征候以及一年又一年回黄转绿的河流,敬畏之外与敬畏之内,更多的是探索,探索她集柔弱与坚强于一体的元典文化,在每一个兴起、发生与时断时续节点上的特立独行。
从神农氏出生的姜水,到黄帝与炎帝的华夏文明,到后稷教民稼穑的农业进程;从《诗经》描绘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美好,到《尚书》记载的君仁臣贤之道,到《周易》的大道之源……无不和这条河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活在渭河两岸的人,有着不为人熟知的各自不同的存在方式,从而形成了这条河流的精神内核。拍摄者张力清说,民生民计一直都是渭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证今天,就是每一个摄影人的当下。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的欲望与自然的关系一直都不是线性的温和,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入口来昭告天下,实现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拍摄者王伟涛作品呈现出的不安、震颤以及痛楚感,引起反思的部分正是一个摄影人对于社会现象的一次次透析。
元人王冕在描述渭河时写道: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
而更早的周文王娶妻时,用很多小船搭成浮桥来迎接太姒的场面,属于渭河更古老的浪漫。渭河的舟楫之利,在今天也以仅存替代了遗憾。拍摄者黄建勋捕捉的,触及神经末梢的是那些废弃的船,关注的是一个摄影人对渭河从历史走到今天,那些变化着的形态。
在黄河流域,渭水水系一直都是重要的存在。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深入西北地区做前方报道曾说:“汉族最早的传说和神话,都是渭水流域,特别是在渭水本源的上游”。
对生活的思考与解构,呈现的是摄影师的方向性。在长期的拍摄实践中,拍摄者冯磊用他敏锐的观察力,总能捕捉到那些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的生活常理,并以多层次、多渠道的空间展现,还原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对于生活,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一颗发现的心。画面中呈现出的意图,表达了拍摄者的所思所想。杜毅平拍摄的渭河岸,是专属于渭河的人文表情,对于渭河及两岸的人,温度即态度。
对于“渭河一瘦身,关中就饥渴,城乡就枯萎,王朝就迁都”的渭河,自始至终带有疑问的拍摄与探索,缘于它五千年重叠着神话一样的传奇。传奇从来都是沧桑岁月和滴血光阴的倒影,渭河的传奇是渭河用沉重与苦难对大中华的担当,也是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或只是路过它的人,所念念不忘的大河文化。这个从60后到80后,年龄跨度达30岁的拍摄团队,都是在生活打磨中,不忘初心的摄影人。
不忘前行,从来都是未知和遥远的,问道渭河的每一次,都将是一次次洗礼和灵魂的叩拜。
在未来的两年、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沿渭河流经方向的拍摄,于我们而言是对于从古老走到今天的渭河,以及渭河沿岸人们所经历和将要经历的记录与阐述。
为了渭河,值得付出。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19年·第36期·8版
摄影:杜毅平、冯磊、黄建勋、李嘉、王伟涛、张力清
文字:李嘉
编辑:唐瑜
标签:
杂谈 |
时光褶皱——陈大志作品展
时间:5月25日 - 6月23日
地址: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由顾铮策展,展出分为“象外 ”、“间隔 ”、“平行之外”、“寻觅”和“藏地记忆”等五个部分。概括地说,是从自然景观、人的活动到精神世界这三个方面展示陈大志通过摄影所要追求与想要呈现的东西。在陈大志本人,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他的现世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他通过摄影这一精神实践所逐渐了悟世界的过程。
“时光褶皱”这个标题,被赋予了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思考摄影以及精神视觉化的契机。陈大志通过对于过去一段时间里积累的作品的梳理,其根本努力,就是要打通“影像”、“媒介”与 “精神”这三者之间的无论是由技术的还是文化的所产生的阻隔,将这三者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关系一元化,也同时通过将一个又一个单元中的现实影像的打开,呈现藏身于时光皱褶中的精神隐秘从而将摄影家个人的内在精神与主观可视化。
平行之外 7(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胶片,不锈钢框 efi GS2000 UV喷涂
藏地记忆 5(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胶片,深灰铁框,efi GS2000 UV喷涂
藏地记忆 3(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胶片,深灰铁框,efi GS2000 UV喷涂
象外 14(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宣纸(手工托裱),实木框,爱普生艺术微喷
寻觅1(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胶片,深灰铁框,efi GS2000 UV喷涂
象外 1(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宣纸(手工托裱),实木框,爱普生艺术微喷
象外 6(系列:无系列作品)
摄影, 宣纸(手工托裱),实木框,爱普生艺术微喷
「山水間」山人小小 摄影展
时间: 4月30日 - 5月21日
地点: 深圳全至科技园生活美学管二号馆
山人小小的摄影风格并不拘泥于老旧的风格,在学习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再用现代的手法技术演绎发展属于自己的道路。他所拍摄的山水奇灵俊秀,苍翠挺拔,有董其昌的浓郁,亦也颇具南派山水画的风骨。在西方摄影风格,日本摄影风格几乎影响了大部分中国摄影者的时候,很高兴依然有人坚持这样的一种源自中国传统的摄影。他的创作更多的是根植于家乡婺源,带着熟悉感、归属感的山水影像作品。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对开每周两期24个版全彩印刷全年100期共150元
标签:
杂谈 |
RF85mm F1.2 L USM是佳能RF镜头家族的最新成员,作为一款为人像而生的专业L级镜头,借助佳能新的EOS R系统大卡口直径和短后对焦距离特性,提升了其光学性能,实现了F1.2大光圈的高分辨率,并通过RF卡口的强大数据通讯能力以及控制环设计带来操控新体验。该镜头的推出,使佳能RF镜头阵营进一步壮大。
F1.2光圈下仍具备超高分辨率
85mm焦距是公认的职业人像镜头首选,在拍摄人像时能够与被摄人物保持适中的距离,不远不近,方便沟通的同时,也不会给被摄人物带来额外的压力。85mm焦距下人物的立体感以及背景透视感也比较自然,既不会出现如广角镜头那样因透视效果产生的人物面部变形,也不会像远摄镜头那样带来明显的景深压缩效果。搭配F1.2大光圈的虚化效果,可获得主体突出且非常美丽的人像照片。
新推出的佳能RF85mm F1.2 L USM镜头实现了针对目前超高像素机身的高分辨率特点,以及用户对照片质量的高要求,对镜头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大幅度提升,使其成为佳能旗下85mm焦距自动对焦可交换式镜头中光学性能最高的镜头。
RF85mm F1.2 L USM能在光学素质和设计上有如此之大的提升,完全得益于佳能EOS R系统大卡口直径以及短后对焦距离的先天优势。作为一款面向职业摄影师和发烧友的专业级人像镜头,RF85mm F1.2 L USM集佳能诸多专业光学技术于一身。该镜头采用9组、13片光学设计。为实现更为出色的色像差校正效果,RF85mm F1.2 L USM特别加入了可对蓝色光谱(短波长)光线实现大幅折射的BR光学元件。BR光学元件使以往光学结构中可能残留的轴向色像差得到大幅补偿,即使使用大光圈拍摄,也能有效抑制画面中被摄体易出现的色晕,进一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与此同时,RF85mm F1.2 L USM还分别加入了一枚UD(超低色散)镜片以及一枚研磨非球面镜片,以进一步对图像进行色像差和多种像差校正,实现从画面中心到边缘保持高画质。RF85mm F1.2 L USM还采用了ASC(Air Sphere Coating)镀膜,对接近垂直入射的光线提供良好的防反射作用,可有效抑制因光反射引起的鬼影和眩光,提升逆光下拍摄画面的纯净度。
F1.2可营造强烈的虚化效果
RF85mm F1.2 L USM所提供的F1.2明亮大光圈不仅可以营造出强烈的焦外虚化效果,使画面中的人物主体更加突出,实现迷人的浅景深,同时也能帮助用户更易于在暗光线环境下提高快门速度,从而清晰捕捉人物的动人瞬间。
该镜头采用9片圆形光圈叶片设计,可以使画面中焦外点光源实现近乎圆形的虚化效果,焦外成像过渡更加柔和、自然。凭借高扭矩的环形USM超声波马达和内对焦的方式,可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自动对焦,即便是在F1.2全开光圈景深非常浅的情形下,依然可以精确合焦。
通过全新的光学结构和光路设计,RF85mm F1.2 L USM的最近对焦距离仅为约85厘米,最大放大倍率达到0.12倍,因此可以实现更近距离的人像或静物特写捕捉,进一步提升拍摄的灵活度。
控制环便捷操控和镜身高可靠性
凭借RF镜头卡口强大的数据通讯能力,RF85mm F1.2 L USM镜头提供了新的控制环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将控制环设定为曝光补偿(Ev)、感光度数值(ISO)、光圈值(Av)或快门速度(Tv)等常用拍摄参数的调整。借助这一设计,用户可以将视线更专注地聚焦在取景器内,使用控制环快速地完成设定拍摄参数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拍摄体验。
RF85mm F1.2 L USM延续了佳能L级镜头一贯的高可靠性。镜头卡口、开关面板、控制环和对焦环等位置采用了防尘防水滴结构,能够满足专业摄影师在严酷环境中进行拍摄的需求。同时,该镜头在前后端镜片外侧均具有憎水憎油的防污氟镀膜,使附着在镜头上的灰尘和污渍更容易被去除。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19年·第37期·6版
《中国摄影报》邮发代号1-126对开每周两期24个版全彩印刷全年100期共150元
标签:
杂谈 |
​
今年4月,我有幸参与到2017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简称:SWPA 2017)的报道中,期间不仅观摩了大赛获奖摄影作品展,还亲身经历了颁奖典礼,与获奖摄影师齐聚一堂。更难得的是,我拿着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全画幅微单A7RII、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和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在尚有寒意的伦敦街头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拍摄体验。
第二天离开喧嚣的城市,我们驱车前往伦敦乡村,看着高速公路两旁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擦身而过,心情也变得格外闲适。
伦敦乡村游的第一站是位于牛津郡的布尔福德(Burford)小镇。这个小镇年代久远,从街道两旁的石头房便能知晓其悠久的历史。和许多古老的欧洲小镇类似,这里保留着木条窗、石头墙,屋檐上摆上几盆花,矮小的门,精心打理的花园,俨然一副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画。
来到布尔福德已经艳阳高照,小镇的教堂中正举办英国传统婚礼,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拍摄素材。主人很有风度,也好客,并没有拒绝我们在教堂外拍摄。
与我们常见的婚礼不同,这里每一位参加婚礼的宾客都锦衣华服,老幼皆如此,十分讲究。迎宾的老者身着苏格兰传统服饰彬彬有礼,热情迎接每一位宾客。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镜头应对这样的场景毫不费力,远、中、近景配合大光圈虚化效果,让每张照片主体清晰,背景柔和。
在布尔福德仅仅逗留了半日,却已爱上这里。小镇不大,若能在这里生活,也是一件乐事。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布尔福德,我们又前往下一个伦敦特色小镇——水上伯顿(Bourton on the Water),又被称作英国“威尼斯”,这里是很多伦敦市区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抵达当天适逢周末,很多人在清澈见底的疾风河(Windrush River)边的草坪上或躺或坐。此外,小镇上还有很多特色商店、博物馆,供“驴友”参观。
既来之则安之,抱着入乡随俗的融入心态,我拍照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在这么美的小镇上,拿着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随手一按便是美景,无需太多心思也能拍到风景如画的照片。当然,在低角度取景或者抓拍路边小景时,A7RII的可翻转屏幕也给我带来了极大便利。
偷得浮生半日闲,在伦敦乡村慢节奏的生活氛围感染下,让我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下来。当天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用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拍照一点都不累,没有了单反相机的沉重硕大,轻便小巧的机身没给我增添任何负担,走走停停好不惬意。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
影像传感器
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的有效像素约为4240万,采用35mm全画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取消了低通滤镜功能,实现记录更出色分辨率和清晰度的高品质影像。在背照式设计的基础上还加入无隙芯片镜片技术和纳米抗反射涂层,提高了传感器的光线收集效率,实现了高分辨率、高感低噪和高动态范围,感光度达到了ISO100-ISO25600(可以扩展至ISO50-ISO102400)。
Exmor R CMOS影像传感器背照式结构支持更高的光线采集率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使相机能够在进行高分辨率画面捕捉的同时不损失良好的感光性能,且传感器数据输出的速度较上一代快了约3.5倍。
索尼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镜头
这个紧凑的、高性能的全画幅标准变焦镜头实现常用的24-70mm焦段,专门为E卡口全画幅机身打造优秀搭配镜头。真正的“天塞”的概念,紧凑的镜头结构中实现优越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T*涂层有助于保持蔡司一贯出色的影像质量,具有高对比度和出色的分辨率。该涂层可以抑制镜头表面的反射,从而提高透射率,减少耀斑和重影现象。自然的色彩再现和良好的通透度使得拍摄对象得以逼真呈现。五枚非球面镜片和一枚ED超低色散玻璃镜片,采用高级光学设计以减小色差和失真。光学防抖图像稳定功能可大大减少相机抖动引起的图像模糊现象,尤其在微距手持拍摄或在昏暗室内照明情况下进行拍摄时。在防抖模式和手持夜景模式下,利用该技术,无需提高感光度也能够在夜间、室内或多种低照明不利条件下轻松拍摄出清晰的低噪点图像。
标签:
杂谈 |
​
星轨照片记录了星星的轨迹,拍星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长曝光拍摄;另一种是叠加法合成星轨。
长曝光的方法拍摄有很多弊端,长时间曝光会有明显的热噪点,且星星没有叠加法拍摄出来的稠密。而叠加法合成使星轨更长,是几十或百张合成,即使有车灯、手电等光污染,可以很方便地在后期时手动处理掉。
首先要把安全放首位,因为拍摄星轨要在远离市区城镇的郊野。最好不要一个人外拍,找两三个影友作伴。如果是冬天的晚上,气温低要注意保暖,夏天要带着防虫的药物或药水。
一般拍星轨要避开农历十五前后几天,因为这几天的月亮很亮,星星会很稀疏,“月明星稀”就是这个道理。时间在太阳落下两个多小时后为佳,还要看看当天的天气,选择没有云或雾的情况,这样天空很通透,星星拍出来会更亮更稠密。
要选择光污染少,离市区远的地方拍摄,因为市区的灯光会给拍摄造成影响。可以以乡间的湖畔、建筑物、山体等作为前景拍摄。
相机应当选感光性能好的;镜头选用广角或超广角,如果光圈更大些最好,这样拍下的星轨更多;快门线要可以定曝光时间、拍摄数量、间隔时间,并且多备几个快门线电池;手电一定要选用暖光的。
在选定拍摄位置时,要考虑星轨的形状,如是你想拍出转圈的星轨,那就要先找到北极星,因为北极星是星轨圆圈的中心,有了北极星的位置,拍摄时就可以根据你要拍的前景来调整构图了。寻找北极星可以使用手机上的指南针软件,方便快捷。
架好相机后,先来对焦,晚上光线很暗不容易准确对焦。方法是将暖光手电的光打在远处的前景上,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对前景的光亮处,这样很容易对上焦,然后把自动对焦功能改为手动对焦。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对焦方式改为手动,然后将镜头的对焦设置到无穷远上再稍微往回拧一点。
相机用B门模式,光圈设定为最大光圈,ISO数值可以根据现场光线情况来定,快门线设定单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在30秒以内,间隔时间最好设定在4秒左右来进行拍摄,数量设为连续拍摄几十张或几百张照片。
关闭机内的任何降噪设置,它会影响快门线的间隔时间,还会把一些不太亮的星星误认为噪点而直接处理掉。在正式拍摄以前可试拍一张校正构图和焦点。如果前景太暗可使用暖光手电给前景补光。
星轨后期合成可以用Startrails软件,这种方法很简单下载软件后导入星轨照片点击合成就可以了。
还可以使用Photoshop的堆栈功能,笔者主要说说Photoshop后期合成星轨的方法。
打开PS,选择“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点击浏览按钮,全选星轨照片导入,导入完成后点确定。如果你的电脑配置较低,那么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导入完成后,你会发现星轨照片导入进了图层。我们点选第一个图层,按住Shift键不动,然后点击最后一个图层,这样就把图层全部点选了。将正常模式改为变亮,星轨就可以显示出来了。最后根据照片需要,调整明暗度和对比度等。
文章选编自《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66期·7版
标签:
杂谈 |
​
今年4月20日,世界摄影组织(WPO)公布了2017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中国摄影师冬尼凭借一组拍摄中国错综复杂的道路的航拍作品赢得了专业组建筑类冠军。
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为媒体从业者,自由摄影师。主要摄影作品《恋物自己》、《空间城市》、《岫岩皮影》、《未来城》、《西部绕桶马术》等。
空间城市
作者有话说:
我这组作品强调了主观想象,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当我使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的时候,萌发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我想把那些造型各异的建筑,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在空间中进行拉伸旋转,打破现有的规整、有序、平面和单调,获得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我心目中城市的样子。而这种灵感是来自于著名的“空想建筑师”尤纳·佛莱得曼。他提出了移动城市的概念,他希望“建立一套复杂多变的建筑架构体系”,由居住者来决定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个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就在作品中把抽象图形从建筑结构中抽离出来,在整个空间中进行拉伸,强化了视觉纵深感。并且按着我自己的这种视觉和审美习惯重新排列组合,这是一种对规则的打破,是对建筑基本结构和实用性的忽视,是一个即兴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带给我更多的感官上的主动权与乐趣,我想可以称之为重建的秩序和解构的力量。
这组作品从2014年底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场景都是拍摄于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都是新的地标性建筑。我个人比较喜欢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以及夸张的抽象的造型,在接下来的作品中我也会延续这种方式。
▣评委评语
<专业组评委艾达·穆鲁尼(Aida Muluneh,埃塞俄比亚)>:这组照片对建筑类摄影进行了迷人的解释,当评委们看到这组作品时想问很多问题,这使我们乐在其中,这位摄影师非常好地展示了她的创意及出色的摄影技术。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简称SWPA),是由世界摄影组织主办,索尼赞助的世界性摄影比赛,旨在为全球摄影师提供更好的展示交流平台。大赛秉承自由和豁达的影像文化,面向全球所有摄影师免费开放并且不限制拍摄器材。自2007年举办以来,累计收到的参赛作品数量已突破100万张。大赛每年提供3万美元的总奖金以及最新的索尼数码影像设备作为奖品,获奖者和入围者还将参与到年度宣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全球性曝光,并有机会参与世界主流摄影产业活动。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获奖和入围作品还将于每年春天在伦敦著名的萨默赛特宫(Somerset House)举办的“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中展出。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共4个组别▼
专业组(Professional):分10个类别(建筑、概念、风光、自然、人像、静物、时事新闻、当代问题、日常生活、运动),专业组参赛者需提交5-10张摄影作品,并为所提交的作品系列附上描述文字。评委将评选出每个类别的最佳组图。专业组的重头戏是“年度摄影师”奖项的评选,荣誉评委会从获得专业组一等奖的摄影师中挑选出一名“年度摄影师”。
公开组(Open):分10个类别(建筑、文化、后期、瞬间影像、自然、动物、人像、静物、街拍、旅行),评选每个类别的最佳单幅作品。参与公开组比赛的作品将被自动提交参与国家地区专项奖(National Awards)。
青少年组(Youth):适合12-19岁的摄影师,评选最佳单幅作品。这项比赛旨在帮助年轻的摄影师们不断成长。评委们将从参赛作品中选出构图出色、创意独特的摄影作品。
专业学生组(Student Focus):任何全日制摄影专业的学生均可参加。大赛每年都为注册的大学提供独特的摄影专题,设定一定反馈时间以便每所大学提交一幅单张学生摄影作品。首先入围10名学生,然后经过选择,提交第二次也是最终稿的摄影专题作品。所有入围的摄影师将会获得索尼数码影像设备,并有机会参加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获奖者可为所在大学赢得价值3万欧元的索尼摄影器材。
更多详情参考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官网:http://www.sonystyle.com.cn/sonyswpa/attend/index.htm
标签:
杂谈 |
​
星轨照片记录了星星的轨迹,拍星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长曝光拍摄;另一种是叠加法合成星轨。
长曝光的方法拍摄有很多弊端,长时间曝光会有明显的热噪点,且星星没有叠加法拍摄出来的稠密。而叠加法合成使星轨更长,是几十或百张合成,即使有车灯、手电等光污染,可以很方便地在后期时手动处理掉。
首先要把安全放首位,因为拍摄星轨要在远离市区城镇的郊野。最好不要一个人外拍,找两三个影友作伴。如果是冬天的晚上,气温低要注意保暖,夏天要带着防虫的药物或药水。
一般拍星轨要避开农历十五前后几天,因为这几天的月亮很亮,星星会很稀疏,“月明星稀”就是这个道理。时间在太阳落下两个多小时后为佳,还要看看当天的天气,选择没有云或雾的情况,这样天空很通透,星星拍出来会更亮更稠密。
要选择光污染少,离市区远的地方拍摄,因为市区的灯光会给拍摄造成影响。可以以乡间的湖畔、建筑物、山体等作为前景拍摄。
相机应当选感光性能好的;镜头选用广角或超广角,如果光圈更大些最好,这样拍下的星轨更多;快门线要可以定曝光时间、拍摄数量、间隔时间,并且多备几个快门线电池;手电一定要选用暖光的。
在选定拍摄位置时,要考虑星轨的形状,如是你想拍出转圈的星轨,那就要先找到北极星,因为北极星是星轨圆圈的中心,有了北极星的位置,拍摄时就可以根据你要拍的前景来调整构图了。寻找北极星可以使用手机上的指南针软件,方便快捷。
架好相机后,先来对焦,晚上光线很暗不容易准确对焦。方法是将暖光手电的光打在远处的前景上,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对前景的光亮处,这样很容易对上焦,然后把自动对焦功能改为手动对焦。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对焦方式改为手动,然后将镜头的对焦设置到无穷远上再稍微往回拧一点。
相机用B门模式,光圈设定为最大光圈,ISO数值可以根据现场光线情况来定,快门线设定单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在30秒以内,间隔时间最好设定在4秒左右来进行拍摄,数量设为连续拍摄几十张或几百张照片。
关闭机内的任何降噪设置,它会影响快门线的间隔时间,还会把一些不太亮的星星误认为噪点而直接处理掉。在正式拍摄以前可试拍一张校正构图和焦点。如果前景太暗可使用暖光手电给前景补光。
星轨后期合成可以用Startrails软件,这种方法很简单下载软件后导入星轨照片点击合成就可以了。
还可以使用Photoshop的堆栈功能,笔者主要说说Photoshop后期合成星轨的方法。
打开PS,选择“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点击浏览按钮,全选星轨照片导入,导入完成后点确定。如果你的电脑配置较低,那么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导入完成后,你会发现星轨照片导入进了图层。我们点选第一个图层,按住Shift键不动,然后点击最后一个图层,这样就把图层全部点选了。将正常模式改为变亮,星轨就可以显示出来了。最后根据照片需要,调整明暗度和对比度等。
文章选编自《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66期·7版
标签:
杂谈 |
​
曝光合成就是在前期拍摄时候,在不移动相机,同一取景画面下,对不同区域(例如天空和地面)分别进行曝光获得多张照片,然后在Photoshop或Lightroom等软件中,把不同照片里曝光合适的区域合成到一起。
一般来说,当进行包围曝光拍摄的时候,我喜欢用手动曝光,这样我能控制所想要的感光度、光圈及快门速度。当然,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自动包围曝光。另外我会先用矩阵平均测光拍摄一张,然后根据直方图来判断画面是否有过曝和欠曝的区域。
如果画面有过曝的地方,我会提升快门速度再拍摄一张,然后根据直方图来看是否还需要提升快门速度来拍摄;如果画面有欠曝的地方,我会降低快门速度拍摄一张,然后根据直方图来看看是否还需要再降低快门速度来拍摄。
绝大部分场景我只需要拍摄两张,但碰到光比特别大的时候,例如逆光和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例如峡谷)情况下,我就会拍摄3张或更多。虽然这样手动包围曝光拍摄增添了调整拍摄参数以及有可能晃动相机的麻烦,但这样能精准判断出所需要拍摄的张数,如果稍微晃动了相机,后期在Photoshop里面也可以通过自动对齐图层解决。
​1.Photoshop进行手动曝光合成
黑白蒙版手动合成,很大程度上依赖操作者的后期能力,因为需要对画面各区域明暗度的判断,从而决定画面合成的区域。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在合成不同曝光区域(例如地面和天空)的时候,衔接区域容易明暗不均匀,造成一些黑边或者白边的情况,需要另外手动再处理或者在合成前,把不同曝光的照片衔接区域的明暗度尽量调整至一致。
实际操作时,首先在Lightroom打开需要进行曝光合成的照片,尽量将不同曝光的照片衔接区域的明暗度调整一致。全选需要合成的照片,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在应用程序中编辑→在Photoshop中作为图层打开”。
建立一个黑色蒙版,可以直接按住“Alt”键然后点击,新建蒙版图标,就会自动为图层加上一个黑色蒙版。然后用白色软笔刷,设置合适的不透明度,刷出我们想要合成的区域。然后再进一步对各区域的对比度,色调和色彩饱和度等进行一个调整。
2.明暗度选区蒙版手动合成
Photoshop TKActions动作插件(可以网上搜索购买,以下简称TK插件),可以根据画面不同明暗度(亮处、中间调处、暗处)进行选择,形成选区。然后我们把曝光合适的区域拼合在一起,最后得到一张画面各区域曝光都合适的照片。这个办法的好处是十分精准,因为是根据明暗度等级来划分选区。
操作时,首先在Lightroom打开需要进行曝光合成的照片。然后全选需要合成的照片后,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在应用程序中编辑→在Photoshop中作为图层打开”。
在TK插件面板中,有Lights(亮处)、Midtones(中间调处)和Darks(暗处)三个分区,每按一次右边的“Channels”按钮,都会生成一个对应明暗度的选区。
3.Lightroom进行自动曝光合成
新版Lightroom提供了自动曝光合成功能,大大简化了合成步骤,另外合成后的图片是RAW格式文件,可以进一步对这个RAW文件的色温、对比度、曝光、锐化、噪点控制等进行一个无损调整。
用Lightroom进行曝光合成的步骤很简单:全选所有用来曝光合成的照片,然后单击鼠标右键,执行“照片合并→HDR”。在弹出的“HDR预览合并”对话框中单击合并按钮。此外在HDR选项中,勾选自动对齐。由于经常要在后面步骤中调整色调,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不勾选自动调整色调。
文章选编自《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59期·7版
标签:
杂谈 |
​
今年4月20日,世界摄影组织(WPO)公布了2017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中国摄影师冬尼凭借一组拍摄中国错综复杂的道路的航拍作品赢得了专业组建筑类冠军。
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为媒体从业者,自由摄影师。主要摄影作品《恋物自己》、《空间城市》、《岫岩皮影》、《未来城》、《西部绕桶马术》等。
空间城市
作者有话说:
我这组作品强调了主观想象,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当我使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的时候,萌发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我想把那些造型各异的建筑,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在空间中进行拉伸旋转,打破现有的规整、有序、平面和单调,获得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我心目中城市的样子。而这种灵感是来自于著名的“空想建筑师”尤纳·佛莱得曼。他提出了移动城市的概念,他希望“建立一套复杂多变的建筑架构体系”,由居住者来决定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个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就在作品中把抽象图形从建筑结构中抽离出来,在整个空间中进行拉伸,强化了视觉纵深感。并且按着我自己的这种视觉和审美习惯重新排列组合,这是一种对规则的打破,是对建筑基本结构和实用性的忽视,是一个即兴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带给我更多的感官上的主动权与乐趣,我想可以称之为重建的秩序和解构的力量。
这组作品从2014年底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场景都是拍摄于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都是新的地标性建筑。我个人比较喜欢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以及夸张的抽象的造型,在接下来的作品中我也会延续这种方式。
▣评委评语
<专业组评委艾达·穆鲁尼(Aida Muluneh,埃塞俄比亚)>:这组照片对建筑类摄影进行了迷人的解释,当评委们看到这组作品时想问很多问题,这使我们乐在其中,这位摄影师非常好地展示了她的创意及出色的摄影技术。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简称SWPA),是由世界摄影组织主办,索尼赞助的世界性摄影比赛,旨在为全球摄影师提供更好的展示交流平台。大赛秉承自由和豁达的影像文化,面向全球所有摄影师免费开放并且不限制拍摄器材。自2007年举办以来,累计收到的参赛作品数量已突破100万张。大赛每年提供3万美元的总奖金以及最新的索尼数码影像设备作为奖品,获奖者和入围者还将参与到年度宣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全球性曝光,并有机会参与世界主流摄影产业活动。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获奖和入围作品还将于每年春天在伦敦著名的萨默赛特宫(Somerset House)举办的“索尼世界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中展出。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共4个组别▼
专业组(Professional):分10个类别(建筑、概念、风光、自然、人像、静物、时事新闻、当代问题、日常生活、运动),专业组参赛者需提交5-10张摄影作品,并为所提交的作品系列附上描述文字。评委将评选出每个类别的最佳组图。专业组的重头戏是“年度摄影师”奖项的评选,荣誉评委会从获得专业组一等奖的摄影师中挑选出一名“年度摄影师”。
公开组(Open):分10个类别(建筑、文化、后期、瞬间影像、自然、动物、人像、静物、街拍、旅行),评选每个类别的最佳单幅作品。参与公开组比赛的作品将被自动提交参与国家地区专项奖(National Awards)。
青少年组(Youth):适合12-19岁的摄影师,评选最佳单幅作品。这项比赛旨在帮助年轻的摄影师们不断成长。评委们将从参赛作品中选出构图出色、创意独特的摄影作品。
专业学生组(Student Focus):任何全日制摄影专业的学生均可参加。大赛每年都为注册的大学提供独特的摄影专题,设定一定反馈时间以便每所大学提交一幅单张学生摄影作品。首先入围10名学生,然后经过选择,提交第二次也是最终稿的摄影专题作品。所有入围的摄影师将会获得索尼数码影像设备,并有机会参加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获奖者可为所在大学赢得价值3万欧元的索尼摄影器材。
更多详情参考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官网:http://www.sonystyle.com.cn/sonyswpa/attend/index.htm
标签:
杂谈 |
​索尼摄影师讲座、《中国摄影报》优秀作品征集评选,索尼近百台相机免费现场试用——索尼单电新旗舰α99II、索尼微单α7RII和全新索尼G大师系列镜头、索尼微单α6500、全画幅黑卡RX1RII和黑卡新品RX100v悉数登场。美女模特试机拍摄、现场抽奖、惊喜购机赠礼。
3月4日(本周六)
“微摄力”索尼微单全国体验站将登场桂林,欢迎广西各地影友到场。
中国摄影报“微摄力”摄影交流会
暨2017“微摄力”索尼微单全国体验站
■桂林站
2017年3月4日(星期六)
主办:中国摄影报社、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协办:桂林市摄影家协会、桂林市艺术摄影学会、桂林市职工摄影协会、桂林市新闻摄影学会、桂林市纪实摄影学会、桂林新广角摄影俱乐部
支持:桂林速丽华数码有限公司
时间:上午场9:00—12:00
下午场14:00—17:00
地点: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3F-银河厅
桂林市秀峰区杉湖北路1号(近中心广场及正阳步行街)
活动流程
■上午场:
9:00-9:30
影友签到、提交参评作品;SWPA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展映;索尼数码影像产品试拍体验、现场器材免费清洁服务、现场抽奖、现场折扣购机预定。
9:30-10:30
青年摄影新锐、人文纪实摄影家尹永宏摄影分享课(一)。
10:30-11:30
索尼数码影像产品试拍体验。
11:30-12:00
现场抽奖。
■下午场:
14:00-14:30
影友签到、提交参评作品;SWPA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展映;索尼数码影像产品试拍体验、现场器材免费清洁服务、现场抽奖、现场折扣购机预定。
14:30-16:00
青年摄影新锐、人文纪实摄影家尹永宏摄影分享课(二)。
中国摄影报优秀作品征集评选。(入选作品将在《中国摄影报》刊发,并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之规定累积入会申请积分)。
16:00-17:00
索尼数码影像产品试拍体验、现场抽奖。
参评作品投稿要求
限作者本人现场投稿,谢绝代投。作品主题不限,纸质作品投稿,作品长边不超过10英寸,异形作品单位面积不超过80平方英寸,不得装裱,每人限投2幅,谢绝组照。每幅作品背面须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电话、联系地址。
现场评选15幅优秀作品,入选作品将在《中国摄影报》刊发,并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之规定累积入会申请积分。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曲靖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摄影荣誉: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者
2015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优秀青年摄影师
2015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一等奖
2015第九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
2015第五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奖
2015第九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终审评委特别奖
第八届阿联酋国际摄影展旅游组FIAP金牌
第十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肖像类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