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5-06-03 10:4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星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让学”的概念。“让学”是指让出时空,让出教师的话语权,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学习为主导。

在赵爱平老师执教的“二十四时记时法”一课中,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让”的行为越来越明显。

课始,教师出示了备学单上的问题:“你觉得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学生有的说是从凌晨0时开始的,有的说是从晚上12时开始的,虽然说法不一致,但意思是相同的。让学生课前围绕相关问题去准备,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思维经验,让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有准备的状态中。基于学生的经验的教学,无疑才能走向高效。这一环节中的“让学”,让出了学生的鲜活经验,也让出了学生的认知起点。

在学生感受了一天有多长之

标签:

教育

分类: 顺应主体理论

 

作者:郭文

摘要题:学习准备对学习的成效是有直接影响的,正确的准备观是教育概念,而不是生理概念。准备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准备是可以促进的,这就是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本文拟对布鲁纳的学习准备观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准备的英文词是quot;readiness。Quot,有人译成准备状态或准备性。所谓准备是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合理,来衡量是否已达到学习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准备。

我们知道身心成熟程度对学习是有影响的,我们把身心成

标签:

教育

分类: 且行且思

昨日,参与一学校合同工教师的招聘。听了三十多位考生的说课,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关于教法、学法,大家的认识居然如此得不同!以下是几位考生提到的教法和学法:

考生一: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

考生二: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操作法(教法)

      合作交流法、观察法(学法)

考生三:复习导入法、情境法、归纳法(教法)

 

标签:

教育

分类: 名师课例

按:4月1日到2日,有幸参加了江苏小学数学教学流派“数学是什么?”专题研讨暨第四届“扬州育才论坛”活动,聆听了数位特级教师的精彩报告,观摩了他们各具风格的课堂教学,收获颇丰。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稍作整理和记录。

课前谈话;

师:认识我吗?知道海安在哪里?扬州向东一百公里就到了,就在海边。你知道一句诗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就是刚从西边来的,从黄鹤楼来。

正式上课:

一、在价格中建构意义

 

标签:

教育

分类: 名师课例

《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施银燕

一、创设情境,描述位置

1、铺垫,10秒钟左右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个游戏(屏幕显示打地鼠游戏  背景)会玩吗?

生:玩过。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看来还真有不少人玩过!

 

(2010-04-26 20:3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星空

上周四,在生态课堂课题协作组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蔡宏胜执教的 “混合运算”(四上)。因为平时听计算类公开课的机会并不多,蔡老师的课就显得尤为可贵!他的课有很多亮点,因时间仓促,我还没进行很好地整理。但心中有个疑问一直盘旋于脑际:为什么先算乘法?为了便于阐述,先罗列部分片段如下:

在引入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混合运算是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加减、乘除、乘加、乘减。

接着,教师出示了下面三组混合的题目,让学生说运算顺序:

 

标签:

教育

分类: 且行且思

那天,聊天时,朋友突然问道:“你最喜欢什么教学方法?”我当时就愣住了。教学方法???突然发现,这个名词竟离我那么得遥远!也许,平时我们一直熟稔地用着各类教学法,只是自己浑然未觉而已。在师范,以及后续的各类培训中,我曾被灌输过许多教学方法,诸如:情境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发现法、尝试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具体而言,导入有导入的若干方法,结尾、练习、小结等同样也有不同方法。但在具体分析某一教学内容时,我们却很少去考虑用上述某一教学法!奇哉怪也!也许,每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根本就不存在抽象的方法!

略作思考,我说:“我最欣赏尝试法!”尝试法是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的。在我的从教经历中,尝试法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新授时,我一般按照如下程序教学:出示例题后,我总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当然根据不同内容,我会铺设一定的认知“脚手架”),再针对尝试情况进行反馈矫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原理,接着,让学生做尝试性练

标签:

教育

分类: 且行且思

三毛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说我是“三毛迷”,也绝不过份!学生时代,我就开始读她的文章,几乎买过她写的所有书,从《倾城》、《稻草人手记》、《送你一匹马》,再到《撒哈拉故事》,后来甚至还买了一本厚厚的合订本。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自己会那么迷她呢?三毛喜欢流浪,她一生漂泊不定,到过很多国家。她写的文字至真至纯,在恣意挥洒中,却透着深深的沧桑感。也许,这些正吻合了我当时的心境。呵呵!

昨天,在朋友博客上看到了彭刚所长报告中关于“三毛学数学”的资料,突然又忆起了这位昔日极度欣赏的作家。故将幻灯片资料简单整理下来,以作纪念!

少年时的三毛

三毛12岁半,以优异成绩考入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她自称小学成绩一直很好,在中学时觉得最好的是中文、英文和地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