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弗洛伊德1894年提出,最初他指出心理防御或防御机制研究是“整个精神分析的奠基石。”[1]。从这个评价中可以发现弗洛伊德对这个概念的重视。

精神分析所创立的各种学说里,有的曾经遭遇许多批评而修正或扩充(如有关人格发展的学说),也有些假设被推翻(如对死亡本能的学说)而不再被人承认与使用,但是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学说却是例外,一直都逐步地被系统化,而且也证实了在临床上对病情的动态性了解有其不可磨灭的作用,可说是被学者及临床医学专家认为是有深度地了解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工具[2]。鉴于防御机制的重要性,弗洛伊德之后的理论家们给予了它新的诠释。

精神分析理论自弗洛伊德创立开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drive theory)、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3]以及当代主体相关理论(intersubjectivity theory)。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对防御机制概念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防御机制概念进行理解,掌握防御机制概念的发展线索,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完全封闭于心理内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