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雷
俞雷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186积分
  • 博客访问:8,481
  • 关注人气:994
  • 获赠金笔:3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博文
 现今的电视剧都把历史上的康熙和乾隆戏说成了难得的明君,哪怕是在中国的正史上,开创有清一代“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皇帝也是被描述得非常正面。然而放诸大历史的范畴,我们还是会有疑惑,为什么在这个盛世之后不过百年的中国,就成了一个不断遭受列强侵辱的国家,而从泱泱天朝大国走向了病入膏肓呢?  

  究竟是不是盛世?  

 

阅读(1180) ┆   收藏(2)
标签:

财经

分类: 营销和商业评论

为什么KPI是个不靠谱的东西?

KPI曾经被不少民企视为“管理规范化”的利器,似乎KPI一用,所有员工的发条就会上紧,自此管理再无后顾之忧,企业也会走在规范化的康庄大道之上了。

 

但实际上,能运用好KPI的企业少之又少,尤其在员工心里,KPI早就变成了“扣工资”的同义词,而且大多数的实施结果是,除了增加一大堆考核报表,开无数次的考核会议,增加一大堆负责考核的人事之外,别无所长,通常要不了多久,KPI便会声名狼藉。

 

以我外企十年的职业生涯回忆,似乎外企并不热衷于所谓的KPI,那时候,我们的确是有绩效发展计划,但那是以个人的职业成长作为依托,以Line Manager的评估作为主要依据,Line Manager也会有阶段性的KPI考核给到员工,但那通常并不与工资挂钩,而是与工资增幅、与绩效评定挂钩。

 

KPI之所以会在一些民企被滥用,乃是因为被那些平庸的人力资源部门把一套辅助式的手段变成了佐证他们自己绩效的文牍主义手段,变成了在老板面前邀功的手腕。

 

KPI的独立运用,不仅在现实中出尽洋相,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首先,KPI的实施必须基于先进的绩效发展计

阅读(4092) ┆   收藏(3)
标签:

it

分类: 互联网评论

20121111日的零点,我坐在电脑面前,一边观察着天猫的数据变化,一边不断地发布双十一的微博,与我们的电子商务团队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淘宝

阅读(1288) ┆   收藏(0)
(2012-06-30 15:01)
标签:

杂谈

阅读(1067) ┆   收藏(0)
(2012-01-16 11:25)
标签:

财经

分类: 营销和商业评论

当了一次淘品牌晋级的评委,见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淘品牌,从总体上讲,淘品牌与线下品牌在实力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但淘品牌也有自身的优势,淘品牌未来最重要的机会点在于如何从擅长于在网上卖货进化为擅长在网上塑造品牌。

 

我个人认为,有几种卖家是最有可能成为淘品牌中的强者的。

 

一是“老”牌子。市场的发展,总会有一些老品牌会逐渐老化,业绩也逐渐没落。对于这些品牌而言,互联网是非常好的一种出路,当然,他们不能仅仅把淘宝当作是一个消化旧库存的渠道,而是应该通过网络,重新认识消费者,重新在互联网时代为自己定位,实现品牌的重生。在服装和化妆品领域都有这样的老品牌做了这样的事情,在线下渠道的暂时没落,反而使得他们的包袱也不大,只要处理好与旧渠道的关系,他们在电子商务方面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多年的线下基础对他们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二是个性化很强的品牌。淘宝上,有不少非常小众的品牌,或是适合非常独特的人群,或是非常独特的小品类。网络的无地域化和长尾的特性成为了这些小众品牌高速成长的沃土,这些小众品牌如果在线下开店,很容易因为房租、

阅读(2195) ┆   收藏(1)
(2011-10-13 21:44)
标签:

体育

分类: 船上杂谈

http://s2/middle/4730885fgaf2e5afea811&690

2004年的年末,当我听到加藤正夫逝世的消息时,感觉是猝然的,“刽子手加藤”、“半目的加藤”留在我印象中的,依然只是一张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的脸庞。57岁的加藤先生的死,似乎在告诉着我,“擂台赛一代”的围棋偶像,已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

 

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始,韩国围棋势力崛起,21世纪更是有着层出不穷的中韩新世界冠军,这些都取代了聂卫平和日本六大超一流高手的地位,但我们这一代爱好者对围棋的热爱,依然停留在属于他们的那一个世代。我们依然激情澎湃于中日围棋擂台赛时聂卫平的华丽表演,依然只记得,加藤正夫是名人、小林光一是棋圣、武宫正树是本因坊。

 

擂台赛一代对日本六超的崇拜说来有些奇怪,一方面,每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比赛都希望中国队能够获胜,希望铁门聂卫平永远不败;另一方面,对日本六超在七大棋战上比赛的熟悉程度却又远超任

阅读(1822) ┆   收藏(1)
(2011-09-28 22:37)
标签:

it

分类: 营销和商业评论

某日谈起一个话题,何为专业?意见基本集中于两点上,一说聚焦于某一行业,一说聚焦于某一职能,此所谓专业的纵与横。

 

譬如问一个消费品公司的销售人员,他的职业是什么?通常情况下答案会是2个,有些人会说,自己是做食品的,有些人会说,自己是做销售的。这就是纵与横的区别所在,也是职业发展的两种选择。

 

所谓纵向专业,是指在一直在同一个行业里工作,或同一个公司里换过不同岗位。纵向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对行业或对公司的了解,大多数情况下,对一个行业越了解,对工作的熟悉程度也越高,也更容易有良好的绩效。

 

还是以消费品公司的销售人员为例,他的发展方向,以纵向来讲,一是在原有公司不断升迁,或是去到其它部门,比如做市场或做运营;二是跳槽去其它消费品公司工作。纵向的特点是资格会越做越老,而且之前公司的光环,也会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不少帮助。在当前的人事招聘中,不少中小企业都会希望从大公司挖人,这一方面的确有大公司的人员能力更强的因素存在,但也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是光环效应。公司的能力不代表个人的能力,但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为这两条划上等号。

 

 

阅读(3174) ┆   收藏(2)
(2011-08-26 23:21)
标签:

财经

分类: 营销和商业评论

没有天生的高管,大多数的企业高管都是从企业基层、中层提拔起来,或是从其它企业跳槽而来。对高速发展期的企业而言,这种提拔和挖人都是必须的,但是,往往也会出现缺乏高管经验的管理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和磨合才能胜任的情况,这种不适应,不少是由于中层和高层不同的工作方式所造成的问题,也有工作视野不同所造成的困惑,然而,何为“高管思维”呢?

 

管理方式的改变

以企业的营销系统而言,营销总监是最容易从优秀的大区销售经理中提拔的,但这往往又是一个最具陷阱的事情,大区经理和营销总监的工作几乎完全不同,能立刻胜任者,几乎寥寥。

 

大区经理主要面对区域市场,通常是三四个省份,并且,他们又往往出身于更基层的区域经理,所以,他们对业务非常熟稔,对区域内的渠道状况、人员情况可谓了如指掌,而且一些相对重要的经销商或是零售商,往往还需要他们亲自出马,客情关系自然也是不错。

 

但在面对全国市场的时候,营销总监所遇到的问题,就不像大区经理一样,仅仅靠自身的业务能力就能解决了。一个大区的市场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的确有时候能靠个人能力解决,

阅读(1810) ┆   收藏(4)
(2011-08-23 21:50)
标签:

it

分类: 营销和商业评论

相传晋代有一位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原来是遇到了仙人。

 

相对于传统行业的发展速度而言,电子商务的确给人以“烂柯”之感,无论是行业本身,还是从业人员,都在以十倍速迅速变化。在过去一年中,电子商务所经历的变迁和发展抵得上传统行业的5—10年。

 

烂柯之一:工资涨涨涨

人才紧缺是电子商务行业的普遍现象,于是乎挖角之风盛行,以普通的客服而言,在过去一年薪酬涨幅超过100%的个案非常普遍,有些甚至还不止。更为专业的例如运营或是美工之类职位,涨幅更为惊人,一年内翻个几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对员工而言,多赚钱固然是好事,但实力与薪酬不相匹配的普遍情况,也很容易造成人力资源市场的泡沫。档次上去了就下不来,在过去一年薪水猛涨的电商从业人员,固然要恭喜一下,但也要奉劝一句,打好基础,摆好心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长久来看一定不是投机而是公平的。“焦躁”2字似乎贴在电商人的额头,眼睛里闪烁的仿佛都是“$”,但是兄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阅读(5518) ┆   收藏(2)
标签:

it

分类: 营销和商业评论

去年年末,马化腾提出了关于互联网未来的八条论纲,言简意赅地阐述了他认为的互联网未来,我认为个中的不少观点,对传统制造企业也非常有借鉴。

 

“马八条”可以概括为:

一、互联网即将走出其历史的“三峡时代”,激情会更少,力量会更大。

二、客户端将不再重要,产业上游的价值将重新崛起。

三、“垄断”是一个令人烦恼的罪名,但有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假想的罪名。

四、截杀渠道者仅仅是“刺客”,占据源头者才是“革命者”。

五、广告模式是“产品经济”的产物,知识产权模式是“体验经济”的宠儿。

六、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免费魔咒的武器。

七、产品经济束缚人,互联网经济将解放人。

八、在“云组织”时代,“伟公司”不见得是“大公司”。

 

 

一、渠道是否不再重要?

马化腾的八条中,其中有2条是专门针对渠道的。马化腾把腾讯的客户端软件QQ视为接触顾客的渠道,马化腾说“但是我们想强调在互联网中,这个渠道强势时代迟早要过去。简单来说,价值链在互联网产业链中正在往上游转

阅读(917) ┆   收藏(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