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决条件明因果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话头,或者参话头,或者持咒,或者观想,或者念佛等等。所见都是有人卯足劲头、有人攥紧拳头、有人拧紧眉头、有人凡事不理等等用功的样子。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禅修中得到好处,甚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
先决条件明因果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话头,或者参话头,或者持咒,或者观想,或者念佛等等。所见都是有人卯足劲头、有人攥紧拳头、有人拧紧眉头、有人凡事不理等等用功的样子。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禅修中得到好处,甚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
参禅先要明因果
这几天在北京带人进行禅修,总给人说禅修有很多的好处。我们这样智慧有限的凡夫无法一下理解这样的“一切功德皆由禅定出”的话,但就是我们眼前能见到的,如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让身心得到调柔,这些好处,就已经能让我们很多人得到满足了。
禅修有如此的好处,但却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很多人兴趣很大,满腔热情,但是却坐不了多久就因为种种原因坐不下去了
坐禅功德胜造塔
我们在禅堂里面禅修,常常会听到老前辈们或者是主七和尚给我们讲开示。他们在讲坐禅功德的时候往往就用一个偈子:“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不生成正觉。”他们常常使用这个偈子来劝我们努力地精进用功。从这个偈子我们知道,坐禅的功德非常大,比造七宝塔的功德还大。
读过《普贤菩萨行愿品》的人都知道,要如何供养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普贤菩萨行愿
对外认识的缺陷
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是靠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来完成,这六根对外界的认识能力,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程度。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的认识能力很强,其实不然,可以这样说,我们六根的认识能力犹如井底之蛙。
我在为别人说明我们的认识能力很差的时候,往往举看不到杯子的背面为例子。我们眼前有一个杯子(不透明),我们只能看到杯子面对我们的这一面,
命运的问题
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大家都在乎自己的命运,关心自己的命运,那么,大家才会向善、向上,直至最终成佛。这次夏令营的营员也不例外,他们对自己的命运一样十分关心,对自己的命运的问题也是问得最多。自己虽然回答过多次,但是,只要有人问,自己还是乐意一次又一次地回答的。
命运的确存在,也是可以预知的,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
有智慧就没有烦恼
我们的烦恼很多,其中有一种烦恼很有意思也很普遍——那就是“做无用功”而引起的。比如昨天,我们寺院租了一辆车把几十个坐垫运到老祖寺,因为管理人员的决策出差错,又原封不动地运了回来,这时候再去发动人把坐垫搬回原处,绝大部分的人就生烦恼了。因为大家觉得决策人员在瞎指挥,让大家做无用功。
我想即使是在学佛的人中,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会因
来自《百喻经》的智慧
治鞭疮喻
有一个老百姓,被国王鞭打一顿,受伤很重,他就用马粪去敷治自已受伤的地方,使这伤的地方能够早些痊愈。当时有一个呆子看到这件事情,心里很是喜欢说道∶“我知道一种医治鞭伤的方法了!”立刻跑回家去,就对儿子说∶“你快拿鞭子来打我的背脊,我有一个医治鞭伤的好方法,一定很灵,此刻要先来试验一次。”儿子只得听父亲的话,就
探路行脚白云洞
昨天放香,实现了一次白云洞探路的经历。因为上次去白云洞的时候,发现了新修的红色旅游公路到白云洞很近。所以,就出了一个从这条新修的公路爬到白云洞的念头。经过几天的计划与准备,实现了昨天探路白云洞与供养住山洞修行者的目的。
我们平时从老祖寺或者是从挪步园出发都是走山间的羊肠小道去白云洞的。从挪步园开始就没有公路了,只能步行前往。所以,在白云洞的
人生如戏努力演
昨天跟一位居士聊天,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然脱口而出说:“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如戏,但每一个人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直到拿到奥斯卡奖”。这也是自己学佛的结果或者叫所得(因为这实在是无所得)吧。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学习或者要证实的结果就是如此。
《华严经》说:“菩萨善修空、无相、无愿,而以慈悲心,处在众生。随诸佛平等法,而不舍供养诸佛。常乐思惟空智门,而广修集福德资粮。远离三界,而能庄严三界。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