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河南辉县摄影霜凌 |
分类: 且听风吟 |

摄影 /
霜凌
拍摄于6月5、6日
美女胆大,悬崖上的瑜珈,骇得观者都手心冒汗,腿肚打颤,胆战心惊!



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今“会逃站”)。这个悬崖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

郭亮村人多姓郭。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拼回原,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
。
整个郭亮,只有申明富一人于60年代参军后离开了郭亮村。每逢夏季村民总要受到山洪、滑坡的侵袭,房屋倒塌。但事后村民又痴情地垒起“新家”,死守在这里,汲取着祖辈的先训和气息。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郭亮洞又称挂壁公路,郭亮隧道,郭良隧道,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村绝壁长廊,这是一条横穿绝壁的长廊通道,1972年农历二月二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长1250米,宽6米,高4米。投工3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郭亮村投资8万元,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扩修。影视村是郭亮的美誉。几十户人家依势座落在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错落有致,参差不齐。青石垒墙,白灰粘缝,蓝瓦盖顶,木门木窗。村后是翠峦叠嶂的莲花山,村前是沟壑起伏的皇碑尖岭。

著名导演于本正、郭凯敏、沈好放、冯小宁等也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宝。郭亮村还是辉县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区司令员皮定钧和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王云清曾在这里住过多日,电影《李向阳》生活原型,传奇英雄郭兴曾在这里学习培训、接受任务,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着。汉柳在郭亮村下边,是一棵千年古树,胸围4.2米, 1978年一场大风把它拦腰折断,人们以为汉柳会枯死,谁知次年春天,半截树桩上又长出新芽,树干一边长出枝芽。

上图为喊泉,很有意思的地方,因到泉水从崖壁中流出,时大时小,据说大声喊叫,它的涌出量就会增大很多,所以这个山谷里不时能听到游客们纵声大叫


雨时大时小,崖底时有大股的云雾浮起,美如仙境。
翌晨,太阳出来了一瞬,山顶云雾升腾,袅袅象煮开水的蒸笼一样






那个封闭的凸出岩石,因一块已与主体断裂,不知哪天就们碎跌下深谷。总有胆大妄为的游客冒险在那里观景


在这个的险地得瑟一番,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也弄两个惊险动作

有了这次感受之后,是不是胆子从此就大了呢?

老村长申明信,当年就是这位老人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一九七二年带领全村人集资并凿出这条驰名天下的出山隧洞。向老人致敬!

我们居住的农家乐,崖上人家,是郭亮景区位置最好的宾馆,阳台正好对着万丈深谷和对面最险峻的郭亮洞,上边那张云雾最浓的照片就是在阳台上拍的。云雾变幻太快,如果拿了相机跑下去找到最佳位置,那云雾就浓成一团或者散了。而且在这里,随时可以撩开窗帘,发现情况。










下图为未凿通郭亮洞之前的进出山外险道。又细又粗糙的石板小路石板台阶,的确是非常危险,如果是采购了东西负重上下,那难度可想而知




下边这位老人曾经参与过郭亮洞的开凿

郭亮村人多姓郭。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现在郭亮村为郭、申两姓

村寨里朴实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 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当问起村民为 体用这笨重的石头营造一切时,老乡笑话我们道:“石头是我们的一切,那儿有祖辈的灵气 ,是后辈的希望,制造石器只花力气,不花钱。为何不用……习惯了!”


村里居民的房屋院墙也多是石头砌成。在这里曾经拍过电影《举起手来》,村民告诉我们,上图就是鬼子进村走过的路





回头再看这条公路,心中咀嚼的只有四个字“人定胜天”








从1975年以来,海内外影视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风景,40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外景。影坛巨臂谢晋,为拍《清凉寺钟声》三上郭亮,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称郭亮是“太行明珠”,刻石留言:太行深处郭亮村化为影片清凉寺钟声的乳泉村,我们曾在这里度过盛夏深秋,我们曾和郭亮的父老兄弟姐妹结下深厚友谊,美丽的村庄,勤劳的乡亲将永远留下我们的记忆里。

著名导演于本正、郭凯敏、沈好放、冯小宁等也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宝。郭亮村还是辉县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区司令员皮定钧和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王云清曾在这里住过多日,电影《李向阳》生活原型,传奇英雄郭兴曾在这里学习培训、接受任务,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着。汉柳在郭亮村下边,是一棵千年古树,胸围4.2米, 1978年一场大风把它拦腰折断,人们以为汉柳会枯死,谁知次年春天,半截树桩上又长出新芽,树干一边长出枝芽。

上图为喊泉,很有意思的地方,因到泉水从崖壁中流出,时大时小,据说大声喊叫,它的涌出量就会增大很多,所以这个山谷里不时能听到游客们纵声大叫


雨时大时小,崖底时有大股的云雾浮起,美如仙境。

翌晨,太阳出来了一瞬,山顶云雾升腾,袅袅象煮开水的蒸笼一样






那个封闭的凸出岩石,因一块已与主体断裂,不知哪天就们碎跌下深谷。总有胆大妄为的游客冒险在那里观景


在这个的险地得瑟一番,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也弄两个惊险动作

有了这次感受之后,是不是胆子从此就大了呢?

老村长申明信,当年就是这位老人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一九七二年带领全村人集资并凿出这条驰名天下的出山隧洞。向老人致敬!

我们居住的农家乐,崖上人家,是郭亮景区位置最好的宾馆,阳台正好对着万丈深谷和对面最险峻的郭亮洞,上边那张云雾最浓的照片就是在阳台上拍的。云雾变幻太快,如果拿了相机跑下去找到最佳位置,那云雾就浓成一团或者散了。而且在这里,随时可以撩开窗帘,发现情况。










下图为未凿通郭亮洞之前的进出山外险道。又细又粗糙的石板小路石板台阶,的确是非常危险,如果是采购了东西负重上下,那难度可想而知




下边这位老人曾经参与过郭亮洞的开凿

郭亮村人多姓郭。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现在郭亮村为郭、申两姓

村寨里朴实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 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当问起村民为 体用这笨重的石头营造一切时,老乡笑话我们道:“石头是我们的一切,那儿有祖辈的灵气 ,是后辈的希望,制造石器只花力气,不花钱。为何不用……习惯了!”


村里居民的房屋院墙也多是石头砌成。在这里曾经拍过电影《举起手来》,村民告诉我们,上图就是鬼子进村走过的路





回头再看这条公路,心中咀嚼的只有四个字“人定胜天”

感谢采编

我的更多文章:
前一篇:摄影天堂卓尔山,一见便已钟情
后一篇:天境祁连,雪山映照下的俊朗之美
< 前一篇摄影天堂卓尔山,一见便已钟情
后一篇 >天境祁连,雪山映照下的俊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