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独舌第六十一期:影视剧之间的官司纠纷

(2014-07-03 19:09:02)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独舌

导读:寄生猖狂终败北、花钱植入不落好、马云又提新观念

 

 

1、正牌“笔仙”打败山寨“笔仙”

 

影视独舌第六十一期:影视剧之间的官司纠纷

 

新闻事实:5月5日,《笔仙3》官方微博宣布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笔仙惊魂3》告上法庭。该案6月10日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开庭。7月1日,北京市第三年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笔仙3》片方胜诉,判决《笔仙惊魂3》片方赔钱50万元之余,在媒体上公开道歉。此结果不仅意味着长达三年的“真假笔仙”之争以“《笔仙》系列”获胜告终,同时作为国内影视行业首例“寄生营销”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例,“《笔仙》系列”获得了法律的支持,对于电影从业人员而言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鼓舞电影人在面对行业竞争中的不公平,应该积极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独舌点评:大快人心事,揪出山寨帮。电影流氓文痞,铁帚扫而光。寄生食利者,一枕黄梁梦。笔仙扬眉吐气,是幽冥世界的胜利。琼瑶阿姨维权,能否获得人间的胜利?

 

 

2、武隆欲向《变4》索巨额赔偿

 

影视独舌第六十一期:影视剧之间的官司纠纷

 

新闻事实:《变形金刚4》中武隆景区的植入产生新的麻烦。若协商结果无法达成统一,武隆景区欲起诉《变4》并要求巨额赔偿。本次武隆景区植入事件的分歧在于,制片方曾跟武隆景区签下合约,植入地标并写入“中国武隆”四个字。派拉蒙一方也认可,制作团队在后期中确实出现问题,将“青龙桥”当成了“中国武隆”,这一失误是由于后期制作时间紧张而出现失误,美国的制作团队也并不认识这几个字。但根据电影网副总经理梁龙飞的说法,“由于一些原因,武隆付款时间滞后,因为派拉蒙方面看不到付款是不会动手制作的。2013年11月份,武隆景区的戏份就已经拍摄完毕,最终今年4月14日才付款完毕。”武隆方面要求对拍摄期间的损失进行补偿:“为影片拍摄,景区曾封闭长达5天,至少损失400多万元人民币的收益,而在合同中武隆植入《变4》花费也很高,因此即便协商,也会按照合同规定,要求《变4》制片方作出赔偿。” 

独舌点评:上世纪80年代之处,中国的风景名胜一律为影视拍摄开绿灯,贵为故宫、颐和园也积极配合。后来就不行了,先是内地的剧组进不去了,后来香港的剧组也进不去了,有些地方要价极高,还有些地方给多少钱也没有可能。现在武隆景区反其道行之,放着生意不做,封闭起来配合“金刚”拍摄,这已经令人侧目。为了在片中亮个招牌,居然还要另花大价钱。花了大价钱还遭人轻慢,植入效果大打折扣。要说这不是贱骨头,有人信吗?

 

 

3、马云称中国不能做没文化的暴发户

 

影视独舌第六十一期:影视剧之间的官司纠纷

 

新闻事实:近日,文化中国传媒发布通告,确认阿里巴巴对该公司股份持有近60%,公司也将更名为阿里影业。阿里巴巴的娱乐帝国已渐具雏形。文化中国对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柴智屏与九把刀担任导演、监制或编剧的电影(各5部)拥有优先投资权。现在,这些都是阿里影业的资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说:“我个人越来越觉得,文化产业值得去做。如果文化产业不起来,中国就是个暴发户国家,不能持久。希望中国也能有像华纳兄弟那样的公司。”阿里影业酝酿的首个动作是建立一个“编剧联盟”,高薪签约一批优秀编剧并网罗一批有实力的新人。阿里方面则表示,凭着阿里巴巴云计算平台上的大数据规模以及对淘宝天猫平台上2.31亿活跃买家用户兴趣爱好的了解,“阿里影业”有可能学习美国公司Netflix投拍《纸牌屋》的模式,根据观众喜好制作作品,甚至由观众来主导剧情。

独舌点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1,阿里影业不做爆发户。中国这些商业巨头,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嘴上不做爆发户,实际上从来都是按照“爆发户手册”行事。阿里也不能超越他如鱼得水的这个时代。2,阿力影业要抓剧本。这是正道,但不能仅有“高薪”,慢功出细活。如果是高薪加速成,出来的多数是垃圾。3,大数据定方向。天猫平台上趴着的那是消费者,大数据能掌握他们花钱的习性,能知道他们的审美趣味吗?拿这个说事也罢了,真要按图索骥,别《纸牌屋》了,能不能赶上《小时代》都两说。

 

 

4、网剧《匆匆那年》欲与传统试比高

 

影视独舌第六十一期:影视剧之间的官司纠纷



 

新闻事实:九夜茴5年前的爆红小说《匆匆那年》主打青春校园、纯爱怀旧,正在同时制作电影版和网络长剧版。张一白执导的电影,是一群大牌明星的大银幕作品。而搜狐视频的网络长剧版动用了4K技术设备来拍这个剧,是45分钟的电视台级别长剧。之前我们看的网络剧最长也只有20-30分钟,比如神剧《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而这部剧45分钟,16集周播。从这部剧8月4日上线开始,视频网站终于可以做到电视剧一样级别的剧了。无论是大银幕级的4K,还是首部网络长剧,背后的是搜狐视频这次给《匆匆那年》出了一集超100万元的预算。把移动互联网、OTT等渠道平台的力量发动起来,再加上成熟的运营团队,传统影视会不会被颠覆?

独舌点评:一剧两星政策出台,原先的制作公司小心观望,开戏谨慎,反倒是视频网站开始了大干快上。腾讯视频是今年上海影视双节期间最活跃的机构,既是媒体,又是买家,还是制作方,从论坛到新戏发布会不亦乐乎,《探灵档案》《暗黑者》携互联网罡风呼啸而来。搜狐则在《匆匆那年》上下了血本,4K、长剧、百万元一集的投入,这几个要素凑在一起,视频网站已跨过了“网剧必低端”的固有分界线,大踏步地向传统制作业的腹地进军。电视台和网站磨合成的基本格局是:没网络炒作,电视台播的剧没话题。没电视台导入,视频网站的观众数量起不来。但这只是动态平衡,随着网络更进一步向产业深处渗透,两者的此消彼长或者说融合脚步越来越快,国外已经有了不经电视台而通过网络火爆的《纸牌屋》,国内未必就不能出现只靠网络平台就火起来的国民剧。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还不好说,腾讯、搜狐等正在下本探路,不定什么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资讯:田园 点评:李星文)

影视独舌第六十一期:影视剧之间的官司纠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