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调整不用急躁,昨天就已经说过,这里可能还要在蓄势。因为很简单,周期股的不跌一直不彻底。由于节日期间,包括这两天消息面上一直有周期股的相关利好,导致这个板块一直不能实现顺顺利利的调整。没有调整,反而还有利好,大家说机构会怎么办?一定是反向操作,所以很多习惯追涨的投资者就会成为短时间被套的主力军。既然能给套住,会在短期解套吗?当然不会,一定会等着在低位割完肉,才能迎来新的机会。
周期股还有没有二次机会,就要看现在跌的彻不彻底。还记得上次科技股和消费股调整,那跌起来是不带回头的,直接就腰斩,结果后来都迎来了第二次高点的反攻。现在改成周期股,一要看跌的够不够狠,二要看国际市场价格怎么变动。其实整个周期股的交易活跃度比之节前已经出现大幅下滑,所以市场成交量才会同步萎缩。萎缩的成交量反倒利于见到短期低点,所以现在的盘面走势可以看成二次探底的过程。之所以不让大家过分担心,主要源于市场的热点分化和机构化状态,注定大盘指数没有太大的下跌幅度。个股杀跌,主要源于短期和中期的大幅上涨。而这种环境叠加上四季度的时间窗口,非常容易导致新热点的酝酿和培育。
目测三个方向可以关注,一是周期股本身,跌多了必有反弹,时间周期要有二十天以上的调整才会出现。现在已经慢慢接近调整的极限,但是操作上还不能过分急于进场。二是周期股导致资源类股票下跌,最受益的应该是制造业,而且后续刺激政策给出来,无论如何都会刺激各行各业的生产,所以制造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考虑到时间周期,它们能不能活跃起来要看十二月以后的走势,现在就是蓄势的过程。三是金融股,这个板块非常适合热点青黄不接的时候出来活跃。能不能引发共振,还要观察,但是逢低布局总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鉴于此,实战上就需要大家看好股票,该卖的要高抛,该持有的就别犹豫。投资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现在很多股票具备其实启动的条件,尤其是超跌板块中的个股,四季度就是他们活跃的主要时间段。大盘的二次探底就应该是他们可以利用的上车机会。还是那句话,把握得住,就干,把握不住,就撤。
还有一个观点需要重复一下,大盘是没有问题的,个股是分化的。搞不清楚这两个问题,就离开这个市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