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
| 分类: 心存善念身体好 |
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
每个脏器里都藏有一个“神”。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当五脏生病时,实际上,它所对应的情绪也肯定受伤不浅。
其实,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通的。比如说,有的人经常性的头痛、没精神心里不舒服。但您如果把头痛治好了,精神自然会好,相应的,心里也会舒畅无比。
浏览更多博文请点击:blog.sina.com.cn/wneldbk100
一种情绪(神)对应着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在情绪(神)那里找到根源。因此,您如果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做到“身神同补”,那效果就太神了。
推荐博文:民间验方集合(不断更新中)
比如说乳腺肌瘤,《外科正宗》认为它的发病原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所以,即使您的乳腺肌瘤已经治好,但如果您在后期的保养中忽视了情志调养,还是经常愛生闷气,东想西想,结果只能是让乳腺肌瘤再次发作。
因此,无论是治病还是防病,只有“身神同补”,才能使疾病彻底断根,不再复发,让身体真正强壮起来。
1、没有心病,心肝脾肺肾才补得進去
心脏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这样人才会长命百岁。《黄帝内经》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说,如果心里不平静,人体所有的脏腑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心为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不良情绪的出现都会连累到它。所以,心脏最勤奋,又是最容易受伤的。
《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叫“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心掌控人的情绪,所以,心脏的情绪必须先稳定、平和下来,人才会长命百岁。
心阳不足就会造成肾精亏损
心在五行中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中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中医常说“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就是说二者的交流要像高速公路一样畅通。比如说,心火每时每刻都要下降,把阳气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而肾水必需上行滋养心阴,否则,心火就会亢盛。
心和肾之间的关系就像太阳和冰川,太阳每天都要出现,把冰川一点点融化。用来灌溉良田、滋养万物。反过来,由于冰川的存在,太阳的热量才能得以吸收,否则大地就要变成荒漠了。
所以,心阳不足的话,就无法把充足的阳气送给肾脏,造成肾精亏损。举个例子吧,我们心跳加快时,明明是心脏出了问题,可很多人会说“心慌”,这个“慌”就是恐慌的意思。而恐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心脏出问题的时候,会影响到肾脏。
心里装的事太多,脾就不舒服
大家都知道,脾主运化。我们吃進去的食物,经过脾的运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变成血液。但是,如果没有心阳的存在,脾的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
举个例子,很多身体消瘦的人,吃了不少补药,都不见效。到医院去检查吧,又查不出什么问题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心里装的事太多了,有事没事去想一些没必要操心的事,分散了心阳。思虑过度容易伤及心血,而心血不足又会影响到脾的运化,造成少食、腹胀、身体乏力等“心脾两虚”的症状。
只有心和肺合作愉快,浊气和清气才能正常交换
心主血,肺司气,血是气的载体。肺吸入的清气需要通过血液的运化才能分布到全身各处,浊气也要依附于血液才能到达肺部,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体外。所以,只有心的功能正常,血液运行才会通畅,让体内的浊气正常地和大自然的清气相替换。这就是中医上常说的“血为气之母”“血以载气”的道理。
心情不好,揉肝经给您带来好心情
心与肝之间的关系就更好解释了。心主血,肝藏血。我们心情不畅的时候,最需要肝脏来疏泄情绪。比如,有的人在心情压抑时会感觉心前区憋闷,两肋也有疼痛感,这就是心血瘀阻使肝失疏泄所致。因为两肋是肝脏所在的位置,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气郁滞就会引起两肋疼痛、胀闷。
总的来讲,心脏的不适都会影响到肝、脾、肺、肾。我觉的《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脏的比喻非常形象,心就像君王,肝就像将军,肺就像宰相。将军或宰相出问题了,都会影响到君王的决策。如果单是将军出问题了,对宰相的影响却很小。唯一不能出问题的就是君王,君王要是“龙颜大怒”了,将军、宰相的日子都好过不了。
2、如何养心
动作饮食可以养心:夏日由心所主。与心气相通,心要工作,就必然会累,因此炎夏要重视养心。除了汤药、针灸以及推拿、食疗之外,亦可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以刺激心经,达到养心之效。
一则双手指交叉翻掌外撑,两小鱼际根部使劲;
二则双上肢在体侧外开45度,然后以小指为轴努力外翻手掌;
三则双手握紧单杠,利用体重悬垂数十秒钟。以上动作皆自然呼吸。
再者,心主血脉,心若过度劳累,就容易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心其色为红,自然的红色食物有养心之效,如西红柿、红葡萄酒、乌梅、胡萝卜等;心通于火,午时火最旺,要小睡片刻;心在液为汗,炎热则当汗出,能解心之热。
静坐或站桩是养心的法门
静能养心,故要学会静心。患病的人最忌烦躁,越是烦躁,其心越是不安,心越不安,其脏腑越不和,其病亦越不容易康复。佛家讲,要保持灵台清静;道家讲,静能生定;儒家讲,静能生慧;医家也讲,静者寿,躁者夭。静心,不只是静坐,还包括对世事恬淡自安的态度。
中年之后正气渐亏,此时要开始重视养生,最好能做到素食、独宿、默坐。素食有利于脾胃运化升清,则肠中之气不浊,且素食者往往精神健旺,不易生病;独宿意味着减少房室,从而可以将养肾精,肾精充足则先天之本不伤;默坐可养心,心神以静为养,以动为泄,久久静坐则心神内敛,五脏六腑皆得安和平衡。
董老师强调,病人最好坚持静坐或站桩,这是身心皆静的最好法门。关键不在坐,或站,而在静,要身静、心静、神静。因为静则生阴,静则生慧,静则阳藏。这是阳气的归根,是真正的调和阴阳之道。
当有大病患者问董老师,如何才能快点康复时,董老师回答:求医有效,可以缓解一下症状,但医疗的作用非常有限,因医疗改变不了病人的心。心既是致病之源,亦是治病之本。安心才是大病康复的关键。放下心事,尽量快乐,行善助人等法,都可实施。另外,我推荐每位患者,要坚持静坐或站桩,其疗效之大,不可思议。
养心要怡情,不因物喜,不由己悲
充满怨恨恼怒烦的心境,必会影响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充满快乐、善良、慈悲的心境,则能让脏腑和谐,气血和畅,其健康必然有保证。久病难愈,与其苛求良医,何如自安己心。医疗往往只能缓解一时的病痛,若想真正康复,关键还在于养心。否则,越求医,越失望。
心为健康的主宰,要想健康,先需养心。虽然人生中诸事纷纭,但我们的内心要保持淡然,则事情不能伤害我们的心。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让外来的人、事、物干扰我们平静的心。心若不妄动,则气血通畅,脏腑和调,自然不病。若因此而心中生起怨恨恼怒烦等不良情绪,受伤的最终是自己。
养心要怡情。不因物喜,不由己悲,无七情过激之伤。不仅要去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心理,亦需忌胜负心。胜也罢,负也罢,淡然处之即是。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极好,总考第一,若某次考试得第二就心中郁闷,现在想想多么可笑。有人下棋,只能赢,不能输,输就气急。前贤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只求半天之乐,何必执着输赢。
3、疏通经络
①、按揉心包经可以缓解“心累”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觉的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经,即沿着经络一点一点的拍打过去。拍打心包经,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②、捋捋膻中穴可宁心解闷
膻中穴(两乳之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
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五秒,休息三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来源:参考《为自己开方:名老中医的特效养生妙招》一书,王新志,何世桢著,并董洪涛新浪博客《夏季如何养心》资料,由中医思维+(zhongyisw)分享/编辑整理:微键
《相关博文:善心待人天自酬
《相关博文:怨是生病的根源
《相关博文:善,是养生的阶梯
《相关博文:科学证明心存善念身体好
《相关博文:气大非小事 避癌实用技巧
《相关博文:轮回漫谈:重德修心治顽疾
《相关博文:长相年轻,是因为心地善良
《相关博文:治疗失眠,不吃安眠药的方法
《相关博文:相由心生,好心情容貌更出众
《相关博文:生病——是情绪能量通道阻滞
《相关博文:千金良方——德、修德避瘟疫
《相关博文:身体的疾病,本质上都是心理病
《相关博文:什么是家道?怎样才能家道兴旺?
《相关博文:人生病,不是缺营养,而是缺道德
《相关博文:〝病〞从哪里来?中医师这样说!
《相关博文:研究证实:选择原谅更容易忘记伤痛
《相关博文: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相关博文:研究证实:慈悲心,可改变大脑结构
《相关博文:惊!多项科学研究证明:善恶有报!
《相关博文:水知道答案——震惊并影响世界的发现
《相关博文:疾病要断根,关键是养心,如何养心?
《相关博文:8大征兆预示你好运将至,一般人超不过3条
《相关博文:无法解释的奇迹——感天动地的现代因果实录
《相关博文: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相关博文:科学家发现:中国古训"善恶有报"是真正的科学
《相关博文:科学惊人发现:很多人生病原来是,因为没有愛!
《相关博文:委屈的身体: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不良情绪
《相关博文:善待他人不仅可以延寿、气血畅通,还可以令面容秀美
《相关博文:让你震惊的真相:母乳竟然“毒死”宝宝,看完你就明白了!
《相关博文:富翁得了绝症,一位隐居的名医给了他三帖药方,奇迹出现了
《关于近视的验方》
《关于白发变黑发的验方》
《关于鼻塞的验方》
《关于鼻炎的验方》
《关于扁平疣的验方》
《关于便秘的验方》
《关于补肾的验方》
《关于老年痴呆的诊断与治疗的验方》
《关于胆囊炎的验方》
《关于蛋白尿的验方》
《关于宝宝发烧的验方》
《关于耳聋耳鸣的验方》
《关于飞蚊症的验方》
《关于风湿性骨髓炎的验方》
《关于妇人脏燥症的验方》
《关于高血压的验方》
《关于骨折的验方》
《关于肝硬化的验方》
《关于宫寒的验方》
《关于骨刺、骨质增生的验方》
《关于喉咙卡鱼刺的验方》
《关于记忆力的验方》
《关于甲状腺结节的验方》
《关于脚后跟裂口的验方》
《关于脚气的验方》
《关于结膜炎的验方》
《关于近视的验方》
《关于结石的验方》
《关于静脉曲张的验方》
《关于颈椎病的验方》
《关于酒糟鼻的验方》
《关于咳嗽的验方》
《关于口腔的验方》
《关于阑尾炎的验方》
《关于老花眼的验方》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验方》
《关于麦粒肿的验方》
《关于面瘫的验方》
《关于脑梗塞的验方》
《关于尿毒症的验方》
《关于尿路感染的验方》
《关于尿失禁的验方》
《关于前列腺炎的验方》
《关于祛除湿气的验方》
《关于湿疹的验方》
《关于失眠的验方》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验方》
《关于手掌脱皮的验方》
《关于睡眠的验方》
《关于青春痘的验方》
《关于清除宿便的验方》
《关于糖尿病的验方》
《关于烫伤、烧伤的验方》
《关于痛风的验方》
《关于痛经的验方》
《关于腿抽筋的验方》
《关于畏冷的验方》
《关于洗肺的验方》
《关于血栓的验方》
《关于膝关节疼痛的验方》
《关于心脏疾病的验方》
《关于牙痛的验方》
《关于咽炎的验方》
《关于抑郁症的验方》
《关于月子病的验方》
《关于痔疮的验方》
《关于脂肪肝的验方》
《关于中风的验方》
《关于子宫肌瘤的验方》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