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正确使用滴鼻液吗?

(2013-06-28 11:46:01)
标签:

滴鼻液

鼻炎

中耳炎

鼻息肉

健康指南

健康

你会正确使用滴鼻液吗?《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

向鼻腔里滴药是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很多人都用过滴鼻液,但是滴鼻液怎样用才能更有利于药效发挥,怎样才能不“辣”嗓子,这里面就有很多讲究了。

滴药前应把鼻涕尽量擤干净,如果鼻腔中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向鼻内滴药时,滴管头不要碰到鼻部,以免污染药液。

常用滴药方法有两种:一是头后伸位滴药法。蝶窦及后组筛窦炎或鼻炎病人应采用头后伸位。滴药时,仰卧于床上,肩部垫一个软枕,头尽量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也可将头悬垂于床缘外或取坐位,头尽量后仰,鼻孔朝上,然后滴药。滴药时可将药液顺着鼻孔一侧慢慢流下,让鼻腔侧壁起缓冲作用,以免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而感到苦味难忍。滴药后应轻按两侧鼻翼两三下,使药液布满鼻腔。滴药后还应保持原体位35分钟,让药液充分吸收。滴鼻的剂量和次数应遵医嘱或依说明书行事,一般每次滴两三滴,每天滴三次。二是侧头位滴药法。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炎病人应采用侧头位。病人侧卧,患侧在下,头部伸出床缘或肩下垫枕,头下垂靠近下肩。这种姿势只能用于滴下侧鼻腔。滴入药液5分钟后坐起。双侧可交换滴入,方法同上。

鼻窦炎患者滴完药保持原体位35分钟后,药物到达副鼻窦开口,使窦口黏膜收缩,窦腔内的分泌物容易流出,这时把鼻腔中的分泌物擤干净,然后再滴一次药,药液可经窦口进入窦腔,起到消炎作用。

黏膜干燥引起的鼻出血,一般出血点都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这样的患者可用薄荷石蜡油滴鼻剂,滴药时应将药液顺着鼻孔内侧慢慢流下,以起到润滑鼻中隔黏膜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①婴幼儿尽量不用滴鼻液,因为婴幼儿的鼻粘膜更为娇嫩,用滴鼻液会刺激鼻粘膜,影响其发育。②患高血压的老年人慎用鼻粘膜血管收缩剂,以防使血压升得更高。③各种滴鼻药都不宜长期使用,长期滴用可导致药物性鼻炎,如并发萎缩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中耳炎等因此应适可而止不能长期擅自依靠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疾病。当药液使用效果越来越差时,多次用滴鼻液不起作用,应停止继续使用及时找专科医生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丧失治疗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