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共享单车似乎一夜之间火遍全国,但各种问题逐渐暴露。2月25日中午,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附近,中国青年网记者计划骑小黄车去一公里外的面馆吃饭,但接连试了三辆,均发现存在故障及人为损坏等问题。
http://news.youth.cn/gn/201702/W020170225631100709013.png记者体验差点闪了腰" />
第一辆:爆胎故障走不动
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门旁边的小竹林边,记者顺利打开了一辆小黄车。但骑上之后就发现蹬不动:原来是辆爆胎车。记者无奈放弃了这辆编号934097的小黄车,步行离去,去寻找下一辆小黄车。
http://news.youth.cn/gn/201702/W020170225631100798825.jpg记者体验差点闪了腰" />
第二辆:飞轮空转闪了腰
记者从北师大南门向东步行至新康路过街天桥,发现桥下一辆编号为“1498631”的ofo小黄车。记者顺利解锁后,跨上车子右脚正常用力踩下脚蹬,左脚同时脱离地面准备骑行,结果自行车飞轮空转打滑,右脚猛地一脚到底。因为毫无心理准备,记者一个前倾差点摔倒。事后记者腰部感到略有不适。
http://news.youth.cn/gn/201702/W020170225631100847434.png记者体验差点闪了腰" />
第三辆:车锁被箍“全免费”
记者从面馆返回时,绕行北师大校园内部,在东门内侧看到一辆编号为630344的小黄车。记者用手机解锁时,发现自行车原来车锁大开,于是骑行穿过校园。到了校园西南门,记者准备锁上车子,却发现车锁根本扳不懂,这才发现车锁扳手被人为用铁丝紧箍,锁车功能完全失效,完全成为“校园免费单车”。记者尝试用手去除转轮锁上的铁丝,但因缠绕过紧均未成功。路人说一看就是用老虎钳拧紧过的。
短短一公里路程,记者试了三辆车,三辆都有故障或人为破坏。尤其是车锁被箍那辆,短短一根铁丝,就让ofo小黄车的盈利模式宣告失效。
有网友称,和其他共享单车相比,ofo小黄车坏损率高导致用户体验不断下降,并且会越来越严重,将成为致命短板。
http://news.youth.cn/gn/201702/W020170225631100928704.jpg记者体验差点闪了腰" />
2月22日18点,学院南路京师科技大厦前,大量坏损ofo小黄车被杂乱堆放在路边。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明 摄
记者: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