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天全通车,自驾二郎山老路

(2016-06-14 14:02:46)
标签:

旅游

汽车

摄影

户外

登山

6月9日,行摄君走上了很久没有走过的国道318天全段。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天全一直修路,地质条件不稳定,我们也习惯了从雅西高速石棉绕行。目前石棉也是交通管制状态。
但好消息是,端午节前夕,官方发布消息称,天全段可以通车了。行摄君亲自为你打探一下318飞仙关、天全、二郎山隧道路况。
http://s8/mw690/002vJ8Jmgy72tlUkVxB87&690
国道318飞仙关路段车流量大,行驶缓慢。经过芦山、宝兴分岔口,道路就不堵车了。但路上车流量还是非常大。
http://s8/mw690/002vJ8Jmgy72tlVIUu3f7&690
作为交通咽喉要道,318更多还是承载着运输功能,堵车的时候基本上是大货车压着速度,其实没那么堵车的。
二郎山隧道通畅,过了隧道以后,我决定去隧道上面看看,那是20年前的318老路。
http://s15/mw690/002vJ8Jmgy72tlWL6gude&690
二郎山老路基本已经废弃,从别托隧道一侧上山较为安全。过了别托隧道以后再前行一两公里,然后往上面那个岔路上去。
http://s4/mw690/002vJ8Jmgy72tlY6hvt13&690
在原来已作废的2758公里标牌处,有一个分岔口,上去100米有几间小木屋,提供住宿。
http://s6/mw690/002vJ8Jmgy72tlZeQ2955&690

http://s10/mw690/002vJ8Jmgy72tlZpUi5e9&690
2758的数字原本已作废,但专门被人用红漆涂过。
我所站的位置,就是山间小木屋的位置,里面有几顶帐篷,还有几辆大客车被改装成了汽车旅馆。
http://s10/mw690/002vJ8Jmgy72tm0BKPv89&690
小木屋的土山鸡,看起来很有食欲,亲自烤的话有一种DIY的感觉。因为过了小木屋,再往上就什么都没有了。山顶只有一个气象观测站。
http://s10/mw690/002vJ8Jmgy72tm1whbXb9&690
越往垭口走,道路越难走,大多数情况下陡坡急弯很多,只能容单向通行。越野车或跨界车较适合,轿车会刮底盘。整个上山过程,小心驾驶,放慢车速。
http://s1/mw690/002vJ8Jmgy72tm34LvO00&690

http://s15/mw690/002vJ8Jmgy72tm2UN4iae&690
二郎山的气候相当不稳定,因为它是从雅安出发线路四川盆地与康巴藏区的第一道屏障,盆地上来的冷空气极易形成水汽,云雾缭绕。
http://s5/mw690/002vJ8Jmgy72tm47Smwd4&690
快要到达垭口,站在二郎山老路观景也是一种享受,这是四个老男人的318情怀,难以磨灭。
http://s1/mw690/002vJ8Jmgy72tm5Hmdq10&690

http://s1/mw690/002vJ8Jmgy72tm5xM4wa0&690
在垭口煮一碗泡面,但不留下一点垃圾,出门在外,垃圾都必须打包带走,到了山下有垃圾桶的地方再集中丢弃。
http://s4/mw690/002vJ8Jmgy72tmbKoTNa3&690

http://s2/mw690/002vJ8Jmgy72tmbtaXnd1&690
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日照贡嘎。可惜今天天气阴沉,贡嘎只有下次再见,上面两张是邓师拍的图。
http://s14/mw690/002vJ8Jmgy72tmdeROddd&690

http://s11/mw690/002vJ8Jmgy72tmdql6O7a&690
既来之,则安之。天气不好,自有天气不好的玩法,从垭口向下退回一公里左右,是最好的观景台。生火做饭,准备晚餐,依然将垃圾打包塞回车里,下山再处理掉。
http://s13/mw690/002vJ8Jmgy72tmeKtIg1c&690
在这里,视野还是很开阔的,眼前便是大渡河峡谷和贡嘎山脉,还是依稀可见。从背后四川盆地不断上移的湿热空气凝结成了雨雾,时不时会有雨打在我们脸上,在帐篷上劈啪作响。
http://s9/mw690/002vJ8Jmgy72tmouWCs48&690

http://s9/mw690/002vJ8Jmgy72tmoDVVu98&690
夜晚,行摄君四处走走。不过我并不推荐大家在夜晚的时候驾驶二郎山老路,因为悬崖很高,虽然大雾会避免一些视觉上的恐惧,但是一旦滑下去就是万丈深渊。当年有一首歌:“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唱的就是这座山。其实二郎山海拔并不高,垭口海拔大约3200米,红岩顶大约3400米,但是正是因为它的险、气候条件,造成了这里路不好修,行车异常艰难。二郎山隧道的修通,可以说是将这座天堑打通了,但还是有很多像我这样怀旧的人,偶尔会上来看看。
http://s4/mw690/002vJ8Jmgy72tmpMsH973&690
第二天早上收帐篷的时候,雨已经停了,远处云海露了出来。这一趟没有白来,不知又会激起多少人的川藏情怀。
http://s1/mw690/002vJ8Jmgy72tmqQ05ac0&690

http://s3/mw690/002vJ8Jmgy72tmqWcoy72&690
二郎山,一个承载着许多记忆的地方,它已经存在于过去,逐步被人淡忘。但318的精神,永存我心。
http://s11/mw690/002vJ8Jmgy72tms76T87a&690

http://s13/mw690/002vJ8Jmgy72tmsjbgUec&690

此文为看点(行摄漫记)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