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疙瘩塬
疙瘩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04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2014-03-08 11:07:31)
标签:

文化

分类: 疙瘩与历史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上篇博文,即中国文字博物馆(四)主要讲述了此馆关于商、周“铭文”方面的知识、文物。本篇接着上一篇,此展厅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展厅与第三展厅之间,是连接在一起的,具体也不知属于哪一展厅,似乎又可以单独成为主题。

    此展厅主题为“物以载文”,主要介绍先秦时期除甲骨、青铜器之外的文字载体,具体有简牍、帛书、陶文、玉石器文、货币文字等。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物以载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六艺教育。西周时期教育中包含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此来看,西周时期的教育已经非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简牍和帛书。滥觞于商周,流行于战国,盛行于秦汉,式微于魏晋。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4:甲骨、金文中“册”、“典”两字。

图5:竹简。此为真品,出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葛陵楚墓,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拨至本馆。看来保护措施挺好,也不知浸泡在何种液体之中。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6:简牍的制作。主要分为六个步骤:备料、选材、片解、刮削、杀青、编联等工序。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7:战国时期的简帛。左边为竹简,右边为释文。想起元宵晚会的相声《学富五车》,其实在成语“学富五车”中五车装的都是竹简,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倘为如今的纸质五车,那可不得了。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8:竹简。此为真品,战国时期,出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葛陵楚幕,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拨至本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9:博物馆内竹简展示厅。中间大屏幕在播放竹简制作过程,前面均为真品。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0:先秦陶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1:商代中期遗址陶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2: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3:西周陶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4:先秦玺印。突然想起,昨天看关于“溥仪”的书籍,其中写到从秦始皇开始的传国玉玺在元代丢失,明清两代根本就未曾见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5:西周铜印、商代铜印、早期陶制印模和陶戳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6:燕国印。

图17:“木普”铜印。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8:燕国印。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19:齐国印。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0:三晋印。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1:楚国印。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2:先秦玉石器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3:商代玉石器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4:春秋盟书。古代记载盟誓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多为玉石薄片制成。目前全国主要发掘的盟书为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

图25:温县盟书。此为真品,出土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拨而至本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6:关于侯马盟书的介绍。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7:中山国守丘刻石、秦国石鼓文、诅楚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8:石鼓文。家乡陕西宝鸡建有中华石鼓园,其中石鼓阁为市标志性建筑,因此地出土石鼓。石鼓被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29:先秦货币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0:布币。主要流行于三晋及周边地区。经查: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1:卢氏斜肩空首布币。此为真品,东周时期虢国使用,估计是三门峡地区出土,但展馆中未加说明。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2:布币。均刻有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3:刀币。主要流行于燕、齐、赵、中山等国。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4:明刀币。为河南博物院调拨。

图35:齐大刀。为河南博物院调拨。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6:圆钱。流行于中原三晋、两周、秦国。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7:楚国货币。楚国货币种类丰富,未能统一。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8:蚁鼻钱。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39:货币文字特征举例。形体减省。

图40:货币文字特征举例。借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中国文字博物馆(五)
图41:货币文字特征举例。笔画穿出。

图42:货币文字特征举例。增笔。

    请继续关注中国文字博物馆(六):文字发展史(第三展厅)

    期待更多精彩……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