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体检信息15-16个月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这是一篇早已应该完成的博客,但因为妈妈的电脑又出了些小问题,送修一周有余,所以又耽误了,好在妈妈的问题以及儿医的回答,爸爸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滞后的信息吧,想必对大家在育儿路上遇到的问题,也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吧。开篇妈妈所要说的一句就是-每位医生不同,每位妈妈不同,每个孩子也不同,因此明明儿医的观点见解以及处理方法,大家仅做参考。

如果明明出现发烧的症状,并且持续一天或以上,一定要让儿医知道,担心身体其它方面会有炎症之类的。美国儿医对于周岁以上孩子发烧的判断标准是体温超过99华氏度(37.2摄氏度),一般不超过102华氏度(38.9摄氏度)是不给用药的。
开始训练明明自己用勺子吃饭,也算是训练精细动作的发展。其实明明不是很喜欢自己吃饭,但他精细动作的发展还是很棒的,从生活的其它方面可以发现(比如摞积木,可以自己一块一块地往上摞,连续摞8块而不倒),所以这点上妈妈倒不是很担心。
为明明确定并联系牙医,并不是现在就要开始看牙医(一般两岁开始),儿医的担心是,小朋友又跑又跳的,万一哪天把牙齿或口腔摔着了,爸爸妈妈知道把明明带到哪里去,免得情急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明明已经有自己的牙医,现在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和牙医联系,为明明小朋友建档。
周岁前,小朋友的成长发育以体重和身高为重;而周岁以后,则以各方面的技能发展为重,所以爸爸妈妈现在也没有必要特别在意小朋友的体重或身高的增长。当然,自然的增长还是需要的。
(图片:妈妈坐在沙发上看书,明明自己也看起了书,而且这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呢。)

记得明明小朋友去年10月底的周岁体检(收获满满的周岁体检),各方面成长发育都很好,于是儿医说15个月的体检就免了,直接等到18个月再来检吧!可没想到,因为爸爸圣诞新年期间的休假(快乐三人行,幸福而忙碌的17天长假),一家三口每天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所以小朋友的饮食以及作息被打乱不少,以至于结果就是拒绝吃饭,而且即使吃也是吃得很少、很挑,妈妈有些不淡定了,给儿医写了邮件,儿医的回复倒是很迅速、也很详细,不但给了妈妈一些指导,关键是告诉妈妈-小朋友这样完全正常,妈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而且建议妈妈如果很担心的话,就可以约一下15个月的体检,去测一下小朋友的生长发育的情况,这样就放心了。
既然这样,那就让爸爸请半天假,咱们约一下15个月的体检吧,检完妈妈心里也就踏实了,于是,这就是由一封邮件引出的15个月体检,也算是额外的一次体检吧。妈妈对于明明的每次体检,都是有备而去,每次都会是问题多多,而且担心自己有遗漏,还都是请爸爸打印出来,儿医回答的时候,爸爸一条一条地做详细记录。(不知道其他的妈妈们是不是这样哦?
)

先来说一说明明的体检数据吧,妈妈还是和周岁体检时一样,把15个月时的数据与前几个月的放在一起,做个比较,这样不但对于明明小朋友的生长发育一目了然,而且妈妈对于明明的增长也做到心中有数。
儿医对明明小朋友的评价是各方面发育都非常优秀,这也是妈妈的功劳呢,呵呵......
具体如下:

1.
对于身高和头围,明明的儿医没说什么,毕竟这些都是和遗传有关系,明明的身高一直都是90%以上的,这点算是继承了妈妈家的优势。不过儿医倒是说,明明将来一定是个大高个儿,而且在两岁的时候就基本可以知道成人的身高,一般情况下是,成人身高=两岁时身高
x 2。
2.
对于体重,儿医说明明增长得太快了,可能也是和妈妈的美食有很大的关系吧!这个增长过快,儿医并不是把明明和别的小朋友做比较,而是和他自己做比较,记得9个月以及之前的体检,明明的百分比都是在50%左右晃悠,而12个月就升到了80%,现在是90%。(这里多说一句,儿医的观点是,如果明明一直在他自己的百分比范围增长,换言之,就是一直保持在50%左右,那么他就是稳步增长,而现在从50%跳到90%,可谓是增长过快。)
3.
对于其它的技能(大动作、小动作、语言),儿医给出的评价是“太棒了”,尤其是语言水平,儿医说明明现在的语言水平比很多两岁多的孩子都棒。美国儿科对于15个月孩子的语言要求是3-6个词,而明明现在的词汇量达到30有余,不但可以说简单的句子,而且还会区分大车小车、哥哥弟弟和姐姐妹妹。妈妈想,这估计都是与自6周大开始妈妈每天就对着明明“对牛弹琴”般地唠叨以及小朋友喜欢听故事有关吧!

妈妈问,儿医答:
这部分内容比较多,大家耐心看啊,这也是这篇博文妈妈想和大家分享的重点信息。因为有些问题是重复的,所以妈妈就把邮件中的问题以及体检时的问题都总结在这里一起分享给大家了。
妈妈问:明明每天总是要求喝水,好象总是很渴的样子,15个月的孩子,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儿医答: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没有一定的说法,是不是够需求,要通过妈妈的观察,比如说每天小便几次,小便的颜色应该是淡黄色。
妈妈解:在保证明明饮食不要太甜、太咸或太干的情况下,如果明明要求喝水,那就说明他是渴了,那么妈妈就给他水喝。妈妈问这个问题,倒不是担心明明喝水不够,而是担心明明会喝水太多,看来,这个担心也是多余的。虽说妈妈会满足明明喝水的要求,但也不是不分情况的满足,如果是饭前明明要求喝水,妈妈视情况而定,可能会给明明一些,但不会任由他喝。顺便说一句,明明目前喝的只是水、菜汤和牛奶,但牛奶喝得不多,果汁或甜的饮品,一律不喜欢。
妈妈问:明明有出牙的症状(喜欢咬东西和流口水),至今已两个多月了,但牙还没有出来,正常吗?
儿医答:非常正常,有些孩子的出牙不适会持续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妈妈解:其实妈妈想想,明明的这些出牙症状,也许就是出牙症状,但也有可能也是口的敏感期吧(细数陪明明走过的儿童敏感期),周岁后的小朋友又是认知和学习一个突发期,而且小朋友对新事物的尝试,都是通过口进行的,因此,如果妈妈认为是口的敏感期,也是有可能的。总之,妈妈不要担心就是了。
妈妈问:明明在9个月的时候就已经8颗牙了,现在15个月了,还是8颗牙,正常吗?
儿医答:没有任何问题,孩子出牙就是时断时续的,不可能一刻不停地连续出。
妈妈解:想想也是,每次出牙都要经历一次出牙痛或不适,如果一刻不停地连续出,就是成人也受不了啊,更何况孩子呢?而且妈妈也见过朋友家的孩子,6个月的时候长了两颗小牙,到满周岁的时候,还是两颗,因此,明明慢慢来,妈妈不着急。不过,当时体检的时候是8颗牙,妈妈今天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明明的一颗大牙又破土而出了,这次可是用来咀嚼的大牙哦,不得不说,又是明明小朋友发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妈妈问:近来明明拒绝吃东西,也不喝牛奶,妈妈有什么可以做的吗?如果小朋友一直拒绝,妈妈还需要一直尽力试着喂?还是任其自然、随他去?明明一般是一餐拒绝、下一餐一定会胃口大增,那么还是他想吃多少就给多少吗?
儿医答: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做的,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随他去。
妈妈解:是的,明明儿医在喂养方面一贯的观点就是,爸爸妈妈提供合适的食物(这里的“合适”包括营养、软硬程度、口味等),至于吃还是不吃、吃多少,都是明明自己决定。妈妈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一文中也提到过,吃什么由爸爸妈妈决定,但吃多少由明明自己决定,其实爸爸妈妈一直都是在这么做,只是明明不好好吃饭有一段时间了,妈妈也随之开始不淡定起来。
明明的儿医不主张妈妈强行喂饭或尽力试着喂,如果明明不想吃就不给他吃了,用成人的感受来想一想,我们也有不想吃饭的时候,也有胃口不佳的几天,如果强求让我们进食,爸爸妈妈也会不舒服、也会不高兴,别看仅15个月的小朋友,其实也一样的。而且爸爸妈妈强求喂饭,不但不能够让小朋友好好吃饭,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会让小朋友对吃饭严生反感的情绪,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得吃饭强迫症,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妈妈问:15个月的明明和爸爸妈妈一样,每天也就三餐,两餐间不加任何零食(一般是水果),这样足够他身体发育的需求吗?
儿医答:足够了,而且从明明体重的增长看来,小朋友已经摄入了远远超过他所需要的能量。
妈妈解:好吧,一日三餐,明明省事,妈妈也省心。不过,妈妈一直在做的是,明明下午睡觉起来,妈妈会准备一样水果,而且每天基本不重样(每周末买菜的时候会买三种以上的水果),如果明明愿意吃,那就和妈妈一起吃,如果明明不愿意,那妈妈就独享啦!这样一来,小朋友不但可以尝到不同的水果,而且如果想吃就吃、不想吃也罢,至少妈妈是提供了,选择权和决定权还是留给明明小朋友。
妈妈问:明明不吃肉,而且很多时候连饭菜或水果都不吃,需要给他添加复合维生素的滴剂吗?
儿医答:加,没有问题,但不是必需。如果选择添加,一定要复合维生素,而不是单独的某种维生素(象钙、铁、锌之类的)。
妈妈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爸爸妈妈的选择自然是不加,一来妈妈坚信明明不喜欢某种食物,但这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肯定可以从其它的食物中得到;二来不能让仅15个月大的小朋友从小就依赖上补充剂,咱要靠食物来综合身体发育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这次儿医没有再强调,但妈妈将其之前的观点再提一下,明明的儿医不建议小朋友加单独的某种维生素,出发点在于如果经医生确认小朋友确实缺某种微量元素,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爸爸妈妈们不要擅自做主给孩子加,一来是只要饮食均衡,一般孩子是不会缺微量元素的,尤其是母乳的孩子(不过在母乳期间,妈妈自己是需要补充复合维生素的);二来如果孩子不需要而爸爸妈妈擅自添加,会适得其反,因为小孩子身体吸收和消化的能力有限,会造成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沉积,反而对于身体发育不利。
妈妈问:明明不喝牛奶,妈妈就经常喂他酸奶,那么对于15个月的明明来说,每天吃多少杯酸奶可以代替他所需的牛奶摄入量?
儿医答:这个问题没有量化的可比性,牛奶所提供的只是钙,不喝牛奶,钙也是可以从其它食物中获得的(象西兰花或菠菜等)。
妈妈解:美国的牛奶都是含有维生素A或D等微量元素的,这些微量元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并不是说明明不喝牛奶,就会缺什么对身体发育有利的微量元素或缺什么营养,因此妈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酸奶和奶酪可以做为钙质的补充,但并不是唯一的补充源。
儿医的这番解释令妈妈真是如释重负啊,妈妈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点小担心明明会不会因此而缺营养,这样一来,真的没有必要担心了。而且明明并不是一点牛奶不喝,妈妈把麦片泡在牛奶里,明明可以吃一大杯,这不也等于喝牛奶了吗?而且明明每天至少两杯酸奶,足够了。其实再站在成人的角度想一想,也有很多的成人不喝牛奶呢,不也没问题吗,为什么一定要强求明明喝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妈妈问:明明很喜欢吃爸爸妈妈的饭菜,不喜欢软饭,而是喜欢和爸爸妈妈一样的米饭,可以给他吃吗?
儿医答:没问题。
妈妈解:妈妈问这个问题的初衷在于,明明的牙齿还没有长全,只有可怜的8颗小牙,吃爸爸妈妈的饭菜,怎么嚼?不嚼就咽下去,会不会不消化?会不会对胃不好?经儿医点拨,妈妈觉得自己的担心真是多余,如果明明咽不下去,或者消化不了,一来小朋友会自己吐出来而不吃,二来妈妈从明明的日常表现也可以发现他胃的不适。因此,明明想吃什么样的饭菜,就给他吃什么样的,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少油少盐、健康安全就可以了。(图片:“妈妈,书架上的书都到哪里去了?”)
妈妈问:明明在吃饭时,喜欢玩东西,这样的话,会不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会不会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儿医答:小朋友吃饭基本都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妈妈解:儿医进一步的解释就是,为什么小朋友喜欢手上玩东西,其实也是在学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吃饭的时候,手里会拿着筷子、勺、刀叉之类的餐具,会让小朋友感觉爸爸妈妈吃饭手里都是一直在忙,而自己吃饭,为什么两只手就是闲着的?所以这也是小朋友模仿力的一种表现。
至于专注力的培养,儿医建议妈妈可以从生活中其它方面观察,如果小朋友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做某件事,并且持续3分钟,那么小朋友的专注力就没有问题。而且对于专注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地进行,不一定非要在吃饭这一方面和小朋友较劲。而且等小朋友开始完全独立自己吃饭了,这个习惯自然而然就不攻自破了,因为那时他们的小手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关于专注力,爸爸妈妈对于明明小朋友,一点也不担心,如果爸爸或妈妈讲故事,小朋友一坐一个小时没有问题;而且即使是明明自己看书,在没有任何干扰或打扰的情况下,半个小时也是没有问题的。
妈妈问:很多时候,在明明的臭臭里,爸爸妈妈可以发现没有消化的食物(一般是糙米或玉米粒),正常吗?妈妈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儿医答:正常,其实成人的大便中也是有这些未消化的食物,只是咱们没有注意罢了。
妈妈解:明明的儿医强调,如果在明明的臭臭中发现这些粗纤维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发现蔬菜或水果类的东西,那妈妈一定要注意,有可能是小朋友的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全、而不能消化这些食物;还有可能是这些食物妈妈在准备的时候切得不够精细或煮得不够软,小朋友通过臭臭排出来是好事,如果排不出来而残留在胃中,不但会感到不适,而且时间久了,还会对胃造成一定的伤害。(图片:“妈妈,看我厉害吧,可以自己开灯关灯了呢!”)
妈妈问:流感季节,如果明明出现感冒的症状,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吗?
儿医答:没有,用自己的抵抗力去战胜。
妈妈解:明明的儿医对于小朋友生病的观点一直就是,小朋友每病一次,自身的抵抗力就会增强一些,久而久之,抵抗力就会越来越强,所以爸爸妈妈一定不要因为小朋友一点头疼脑热就焦急万分。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件好事,是小朋友们在强健自己的免疫系统,妈妈在“在美国,我们这样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一文中也曾提到过。
对于中国一些抵抗感冒的方法,如喝热姜汤、热鸡汤、热苹果汁等等,明明儿医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如果你相信有用,那就有用;如果你觉得没有用,那就没有用,完全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好吧,既然这样说,明明小朋友,那你就自生自灭来战胜感冒吧!
(图片:站得高望得远,明明小朋友终于可以看到窗外的世界了。)

妈妈问:现在开始如厕训练,早吗?还是最好等到18个月?
儿医答:也早也不早,如果是中国人,回答是“不早”;如果是美国人,回答是“早”。
妈妈解:用尿片对于明明的发育来说,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男孩子如厕训练一般都会比女孩子晚一些,因此儿医建议,如果想提前开始,那么至少也等要明明18个月以后再进行,否则开始得越早,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儿医的这个观点妈妈在“宝宝如厕训练(信息归纳与总结)”一文中也提到过。那好吧,这样一来,妈妈也图得省事和清闲,那么咱就晚点再开始吧!
对于中国人宝宝很小就开始把便的习惯,明明的儿医虽然身为中国人,但是非常得不赞成-宝宝从小把便,这是条件反射,并不是宝宝的如厕训练,而且把便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如厕训练;宝宝把便,对于膀胱肌的发展很不利。后面这点,儿医没有详细解释,妈妈也没有详细问,但妈妈自己想,可能是与把便的姿势有关吧!毕竟妈妈懒得给明明把便,医生这么说也正是给了妈妈一个不把便、又能说服很多中国父母的理由。(图片:大家能找到明明吗?自己躲在那个小角落里看书呢!)
儿医建议及提醒:





前一篇:不争不抢,父与子难得的和谐时光
后一篇:平衡性超级棒的明明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