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禁驾?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3-01-11 09:51:08)
标签:
驾驶高血压预防保健慢性病 |
分类: 保健养生 |
目前,交通事故频发不断,那么,为何酒后禁驾令颁布以来,还会出现这么多的马路杀手,还会萌生出这么多的不安全因素?最近网上一篇名为《老汉患高血压驾车突然发病撞死2名路人》的新闻在网上炸开了锅,把高血压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慢性杀手”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当中。
原来该事故的主角就是一位多年罹患高血压病症的老汉,其开车时,突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趴在方向盘上,车辆失控,撞飞一辆摩托车,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近日,平潭县法院审理此案。据了解他长期患有高血压,达3级(重度)。医生分析认为,3级高血压已达高危的程度,与常人相比,爆发脑中风、脑溢血或心血管类疾病的概率很高。如果患者年龄大,又十分疲劳,而驾车又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类疾病突发,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高血压真的有这么令人发指的社会危害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一般起病缓慢,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表面上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当就会病变成为较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这些常见高血压合并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近几年,科学家发现,人体内含有一种叫“醛固酮”的荷尔蒙,当人体的生物钟被打乱,或者受到刺激,体内“醛固酮”就会分泌过多,血压变会持续升高。研究者因此警告:轮班倒休工作者、空姐、驾驶员、作家、记者等人群,休息时间往往不正常,这类人群要特别留意血压的状态,如果血压不稳定,最好不要从事这类工作。
有专家还呼吁人们如果想从根本上面解决高血压带给社会的危害,倒不如认清高血压的真面目,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发病机理,这样就能从饮食、工作、生活上预防高血压,唯有这样才能得到比较高效的回报。
那么,在高血压治疗上面,如何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呢?这或许是读者们产生更多共鸣的地方,其实,高血压的治疗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极预防高血压就能减少心血管的发病率,减少死亡,具体方法如下:
1、定期测量血压,做到早知道,早治疗;戒烟、戒酒、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积极锻炼身体,参加体育运动;
2、还要做到低盐饮食,大量的临床验证,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成正比关系,低盐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体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3、还要及时控制临界高血压,血压在140-149/90-94mmHg之间被称为“临界高血压”,临界高血压多无症状,但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我们采取非药物疗法,最近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祥芝灵,这是一种保健品,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副作用,灵芝含有大量的营养素,在古代被视为“仙草”,既能降血压,降血脂,又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是最好的产品。
小结:“其实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待高血压的漠视,可怕的社会对于高血压发病机理与治疗的无知。相信,在未来,只要充分的认识到高血压带来的客观危害,只要敢于正视高血压疾病,就一定能够在治疗高血压上面获得大胜,就一定能够重新驾驶汽车,行驶在和谐幸福的美好大路上。”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