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单位应正视医疗资源的浪费问题

标签:
医疗资源的浪费中国消炎药感冒发烧医疗常识 |
最近因为季节的关系,来看感冒发烧的病人特别多,有许多人都是先去地方医院看不好才来的。
与其说看不好,不如说病人对一般发烧感冒的知识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对康复所需要的时间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造成病人的期待落空,而跑来医院找寻更好的“药”或
“检查”。
举个例来说,今天有个40岁的病人,一个星期前嗓子疼,一发病就去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3天的“头孢”,他吃完药嗓子就好多了,可是开始咳嗽了,尤其傍晚或晚上要睡觉的时候特别厉害,还有白天刚起床的时候,其他时候还好,只是咳起来很痛,不舒服,虽然只是几秒钟。
病人不发烧,也没有呼吸困难,就是咳得比较厉害。 他的检查很正常,肺部听诊正常,人除了偶尔咳个几下,看起来也还好。
他的症状是很典型的病毒性呼吸道的感染,现在一般人得的感冒就是这样。
先从喉咙痛跟鼻塞流鼻水开始,三四天之后嗓子舒服点了,可是咳嗽就开始了,第三到七天的时候特别明显,尤其是傍晚或晚上。
这种情况要维持大约2 到 3 个礼拜才会慢慢复原,有的会更久一点。
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些人不用吃药都会自己好,吃药只是缓解症状,并不会让它好的快一点。 极少数人可能有“二次感染”,但少见。
上述这个病人吃了头孢后嗓子好了是因为3到4天后嗓子本来就会好的,不是因为吃消炎药(也就是抗菌素)才好的。
所以讲难听一点的他白花钱吃了不需要吃的药,而且还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咳嗽没有好,反而更严重)。
头孢之所以没有让他的咳嗽好一点,是因为消炎药是杀细菌,而不是病毒,因此没有帮助。
他的咳嗽会恶化,是因为这种病本来就是会这样,病毒需要生存,需要另一个宿主,所以它会让患者咳嗽,把病毒的下一代随着飞沫送出去,传染给别人。
所以你我感冒的时候会咳嗽,会流鼻涕,就是为了帮病毒传宗接代。
这类的症状高峰期大概就在发病后第3到7天,然后就开始好转,但还是得两三个星期后才会完全好。
好比台风来的时候,或下大雪的时候,也总得一段时间之后天气才会变好,目前好像也没有方法可以忽然停止刮风或下雪吧。
感冒也是一样,只可惜国人总是觉得感冒一定要吃药才会好,所以一生病,发烧,嗓子疼,咳嗽,就往医院跑,要求看病吃药。
病人不了解也就算了,可是身为医疗工作人员,我们有义务为病人解释,宣导正确的就医观念,不必让病人白折腾,也可以预防浪费。
如上述这个病人,如果一开始就跟他说明他的病情的走向 (要几天才会自己好,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症状。。等等),然后告诉他什么药可能有帮助
(一般感冒成药)而什么药没有帮助 (消炎药),还有要注意哪些需要回医院复诊的症状
(如发烧4-5天不退,或后来才开始发烧,或呼吸困难。。等)那么病人可能就不会再跑来看我,因为他知道咳嗽是很正常的,而且需要点时间才会好,可以先等等看,不行再说。
如此一来,就可以省下他的时间跟他的荷包。
我把花在这种自己会好的病的时间省下来,还可以用来看别的病人,治疗比较重一点的病。
刚刚提到浪费,我知道很多大医院只要病人是因为发热或感冒去看病的,就会先要求病人抽个血做血常规,甚至照个胸片,而最后才看医生,医生根据这些报告来做诊断,然后开药
(只是听说有些时候报告还没有下来药已经开了。。。)。
当然,医生病人那么多,要一个一个详细问诊很难,所以有报告在手确实比较踏实,如果眼前这位病人的检验报告都正常,那么医生在不是很了解病人的情况下(因为问诊时间太短),至少可以安心点。
但是如果大部分感冒的病人都不随便上医院,那这些本来就不必要的检查就省了下来,那病人就不用浪费时间,钱,跟精神在医院排队,等结果,甚至”受罪“了。
大家想想,如果在这个季节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感冒发烧(感冒的发病率),
那全中国就有四亿以上的人口会想去医院看医生,如果其中只有10%
的人去了医院,那也有四千万人。。这些人如果每一个都验血,做胸片透视,那就不少钱了。再加上医生一般都会开消炎药这些不必要的药,那更多钱。
再加上为了治疗这些不用吃什么药但却开了一大堆药的病所制造出来的垃圾如装消炎药的盒子,瓶子,用来输液的塑胶瓶,玻璃瓶,针头,胶布,酒精,棉花,。。。
等等都不环保,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处理这些医疗废弃物。
这些钱如果省下来不花在看病上,而花在提升公共卫生,宣导正确医疗知识方面等用途,不是更好?
一般人一年感冒2到4次,孩子可以平均6次以上,我们可以省多少人民币啊?
这还只是有形的社会跟医疗资源的浪费,无形的是病人花在看感冒的时间,精神上的负担,医生的无奈,非感冒的人看病排不上号等等,因为抗生素滥用而产生细菌耐药性增强。。应该还更多我没有想到的吧。
我大概很无奈所以才写了这一长篇大论,请大家包含,几天前看到上面这张 China Daily 刊载的图片,让我感触很深。
图片中是两个小孩坐在妈妈怀里在输液,针扎在头上。
这是我们在地方医院输液室天天可以看到的画面,但实在令人看了很不忍心,大部分的孩子发烧感冒也跟大人一样会自己好,甚至好的更快,顶多吃个退烧药,这些挂水输液大多都是不必要的。
把一个小孩带到医院让他挨针,抽血输液,实在不是很人道,也给他们建立了错误的观念,甚至创伤他们小小的心灵,给他们有恐惧感。
我在医学院念书的时候,教授常常说, “First, do no harm" ,
也就是说,在治疗病人时首先要确认不再给病人添加伤害。
我觉得给这些感冒发烧的小朋友不必要的抽血检查,不必要的消炎药,要家长天天带孩子来输液三四天,浪费家长的时间,给孩子皮肉上的痛苦都是我们医生跟护士对病人的伤害。
我知道有些家长如果你不给他孩子输液,他会觉得你不会看病,没有用,但那是他们的观念需要调整,而我们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灌输正确的医疗常识(如果医疗常识可以用输液的进去人体内有多好啊。),而不是灌输不必要的药水。
感冒吃消炎药或输液是不符合现代医学的落伍的疗法,有关单位跟医学界应该提出政策来面对这个严重浪费医疗跟社会资源的大问题。
前一篇:2010年12月20日的日记
后一篇:简谈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