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两周,把保险股的仓位降到百分50,原先在博客中说过,利用一波上涨带来的平衡仓位的机会。卖的时候,下决心并不容易。因为你卖后还在涨,涨后市场更加看好股价短期的表现。这个卖出,是逆势而为。
这个策略,本来更早的时候就要实施,当时说,突破3300点后,市场会进入一段想象中的加速阶段,这个阶段,别人买,你刚好可以卖。所以市场,就是有买有卖。市场先生热情的给你开出一个不错的价格,你不能错过。
但当时,我错过了。不够狠。
所以,这次没再错过,咬咬牙,一次不舍就分两次,两次不舍就分三次。总之,要按想好的去做。
(二)
每个人的投资逻辑都不一样。我的投资逻辑,平衡配置第一。我投资的大逻辑是理财型逻辑,可以少赚,但必须少操心。比如年初,平安和太平都持股高达百分40;比如中报出来后,中国太平持续大跌,又一度加仓到百分40。这都是操心时刻,不能作为常态。
常态是,重仓股的配置各百分20,保险股的配置以40-60之间为宜,中国平安加平安银行百分40-50为宜。保住保险和平安的两条大腿。
中国太平中报后的下跌,也是要下很大决心。也是要狠。也是一次两次三次的狠狠买入。因为这种买入,也是逆势
(三)
投资是走少有人走的路。即便是我这样理财型的投资。
买要狠,卖也要狠,意味着在市场悲观的时候大胆,在市场乐观的时候谨慎。逆势,是利用而不是顺应市场的情绪。市场向做,我就向右。每次大幅下跌或者大幅上涨,都意味着一次调整的机会,这些机会,大多时候一笑而过,少数时候可以加以利用。
(四)
这几天,增仓持有了海螺,把海螺水泥从配置中增加到百分12左右。理由是第三次下跌,但我相信他还是会创出新高。原先想24元左右再下手,但想想,前面有两次了,第三次,未必会有这个价格的机会,所以就咬牙去接飞到了。
海螺目前的定位还依旧是摇新门票。有AH折价保护的,四季度业绩肯定不错的,大股东已经事先说明减持且减持过三轮的(估计减持差不多了吧)可以不用费力的摇新门票。
近来上海上市的大盘股有点多,希望能中一两个。
前一篇:中国平安市值什么时候能超越工行
后一篇:两种投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