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清四僧之一的髡残(石溪),是一位湘籍画人,从武陵(今常德)走出来的书画大师,早年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逃到桃源深山,历尽常人难以想象之艰。程正揆在《石溪小传》中云:甲申间避兵桃源深处,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贵,魈声鬼影,不可名状,寢处流离,或在溪间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莽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这段经历刻骨铭心,对他的画产生影响,说深入点,就是其对大自然的亲密,不仅仅是喜受那么简单,而且深入其灵魂,天人合一进入一个新深度,新层次,这段经历产生其年轻时代,家山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如印印泥般地过目不忘。石溪离开家乡,落发为僧,游历名山大川,以淡化那紧张不安的灵魂,与八大石涛一样,把画作为一种畅神抒怀的媒介,其画远追巨源,宗元之黄公望、王蒙,从就近的谢时臣入手,多以秃笔作画,苍茫浑润,画中浸润感情,以真性情为江山传神写照,与石涛一样,他有时不取全景,截断一段,着色迷幻淡雅,有点近似水彩画,有现代感,书法亦佳,长于行草,有人甚至认为超过其画,亦多以书法入画,黄宾虹说其画“坠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书家之妙,通于画法。”石溪后来定居金陵牛首山,终老一生,死后火化成灰在燕子矶处散入长江。也许长居江苏的关系,吴越一地画家多受其影响,如黄宾虹、傅抱石等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