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以前的情商课(2013年1月)
(2013-01-02 04:27:38)
标签:
育儿协商语言沟通情商培养 |
分类: 发表的文章 |
在育儿网站,有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就是我家孩子欺负别人或者别人欺负我家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处理?有一次又因为这个问题引发了论战。我仔细观察父母的发言,发现他们发言的时候,其实心中是有想像的,那就是想像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会怎么处理。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指出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我的孩子是几岁。4岁的孩子,玩具被别人拿走,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要回;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岁的孩子身上,试问鼓励他们自己去要回,这样的期望合理和现实吗?不把年龄搞清楚,于是大家就各说各有理了。
这篇文章,就是写在论战之后,我试图说明一点,培养孩子解决冲突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怎么做,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必须要合适他们的年龄发展特点。各个阶段的要求可以不同。
我写稿子的时候,是以年龄为线索来讲述我的原则。杂志文章被编成第一课,第二课的形式,我把年龄的线划出来,希望大家还是要注意年龄!
--------------------------------我是开始的分割线-----------------------------------
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父母必读,2013年1月,童心世界,陈忻)
童心世界
6岁前的情商课
文/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
带孩子去儿童游戏场所玩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色各样的孩子以及各色各样的父母。
宝贝是哪一派? 动作派 随和派 不妥协派 通常,父母的角色是……
旁观者 保护者 干预者 |
第1课:孩子3岁以前,我们不做旁观者
大宝经常和我们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玩。那个孩子脾气比较温和,他妈妈也比较重视孩子的行为规范。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抢别人手里的玩具是常有的事。正 因为我们两家非常熟悉,当两个孩子抢玩具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偏向某一个孩子,而是公平来处理:“是谁先拿到的玩具,就让谁先玩。”我们会劝抢到玩具的小朋 友把玩具还给别人。如果不听劝告,就要被我们隔离在一边反省。有时候我们也会开玩笑:“算了,不管你们了,你们自己去解决。”不过一次也没有实行过,因为孩子还不到3岁,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他们没有办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图,自己协商解决问题。所以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仅做一个旁观者是不可行的,那样,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过高了。两个孩子通过我们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再加上后来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当他们3岁多的时候,那些让人头疼的抢东西,不愿意分享的行为就几乎没有了。
* 找教育观念一致的家庭交往
第2课:遇到小霸王,妈妈有办法
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沙,有几个挖沙的玩具。本来大家玩得好好地,这时候来了一个两三岁 的小朋友,一把抢过一位女孩子手里的小耙子。小女孩哇地就哭了。大家都在想: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哪里?等着他出来主持公道。结果并没有人出来,看样子这位家 长是“旁观者”,也许他觉得孩子打打闹闹,抢抢玩具都是天性,没必要纠正。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做得很好。她很平静地对抢东西的孩子说:“对不起,这个 小耙子是小妹妹的,请你还给她。”她和那个孩子目光对视,说了两遍,这个孩子把东西还回来了。如果他硬是不还,怎么办?我想那就需要和他的家长沟通了: “这个玩具是我家女儿的,请你让孩子把这个玩具还给她。”
* 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3岁以前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好,对规则的遵守还不能做到自觉,对道德的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需要家长做中介来引导。在公共场所,碰到霸道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别的孩子抢自己孩子的玩具,就去替孩子要回来。如果别的孩子打人,要赶紧把自己的孩子抱开。
你来问我来答 Q1:别人的孩子打我的孩子,我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A: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一方面,孩子才两三岁,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掌握分寸,要是养成了不分青红皂白打人的习惯就不好了;另一方面,如果碰到更加霸道的,孩子最终还是会吃亏。
Q2:我鼓励孩子自己处理矛盾,别人把他的玩具抢走,让他自己要回来。这样好不好? A:当孩子还不满3岁时,他的能力有限,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主持公道,只会使守规则的“好孩子”受到伤害,让他们感到困惑。
Q3:我的孩子是不是太软弱了,别人打他,他不还手;别人抢他的玩具,他自己递过去。这可怎么办? A:非 常理解这些妈妈,因为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吃亏。不过,有的孩子性格就是温和一些,这样的行为并不要紧。等他们大一点,和别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明白了 交往的一些规则,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孩子的行为是会有所改变,而不会一直这么“懦弱”。比如,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有了“所有权”的初级概念,他就不 会轻易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了。 |
第3课:鼓励孩子使用语言
比如,他们每人拿一些积木,各自搭出不一样的房子。推着小车,假装从桥下路过。偶尔,他们会看上同一块积木。我们在一旁观察,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解决。一个 说:“我先拿到的!”另一个说:“可是我现在就缺这个!”有时候一方将另一方说服了,于是,“好吧,让你先用这块把屋顶盖好。”这是和平解决的状态。可 是,也有时候各不相让。这个时候,就需要成人适时介入,劝说两个人:“你用不同的颜色也很好看,我们来试试看这块红的,这样放也很好看!”通常孩子都能听 进去道理。成人的介入就是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用语言解决问题的榜样。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也是一种学习。
* 公平地执行约定规则
这个年龄的孩子逐渐懂得了规则,也能够运用语言。如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要让他们使用语言,而不是使用拳头。 我们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如果别人打你了,或者抢你手里的玩具,一定要大声叫:“不能打人!”或者“不要抢我的玩具!”老师听到了,就会来 公正处理;或者老师一时没有看到,那也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要去告诉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来处理;如果你们打了起来,两个小朋友都要挨批评,都要坐到一 边去反省。
第4课:鼓励孩子独立谈判
* 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
4岁及以上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更懂得与别人合作,也学会了在游戏中分工,而且他们也慢慢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了冲突,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当然,要和孩子强调的是,无论怎么样,要使用语言,而不是拳头。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