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加州魔豆
加州魔豆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003
  • 关注人气:22,4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时候要老二?

(2011-01-12 06:28:09)
分类: 铿锵心情:善感却不会多愁

         生命的关键词--妥协(3)  最想念,就是最合适的时刻

 

有两个孩子,是我们准备要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计划好的事情。虽然在怀豆豆的时候,孕早期难以忍受的早孕反应,孕晚期夜夜难眠的抓狂痛苦,让我不停地发誓,打死我也不再生了。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这些痛苦都自然消失了,生产时生不如死的疼痛也当孩子趴在我身上的那一刻,瞬间忘却,初带孩子的彷徨,辛劳更是在孩子的成长与欢笑中被忽略。当感觉为人父母已经渐入佳境时,想拥有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当豆豆还只有一岁时,身边不停地有朋友说,要生就早生,一个也是带,两个也是带,一起带了省事。那时,是完全没有那个计划的,于是回答,现在一个都忙不过来,等孩子大点再说。朋友继续说,没什么忙不过来的,现在怀了,等老二出生老大就快两岁了,就好带了。我只好又说,一个都养不起呢!朋友说,多个孩子就多碗水而已(加点水,让粥变稀一点)。我大笑,说,那是以前好不好!

 

有两个孩子相差十多岁的朋友告诉我,老大都上大学了,我的那些朋友经常两口子到处去旅游了,我还得重新来一遍。而另外一个同样情况的朋友说,她们的孩子都出去了,家里冷冷清清的,我家里还有个小宝贝,多幸福。

 

有两个孩子相差六七岁的朋友说,战线拉的太长了,本来快要熬出头了,结果大的小的都得顾。另外一个同样情况的朋友说,挺轻松的,大的还可以帮我带小的,老大还常说她是老二的小妈妈。

 

有两个孩子相差两岁的朋友说,两个孩子靠的太近,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而且,光尿布钱,每个月就是双份啊!另一个同样情况的朋友说,两个孩子能玩到一起,很多时候,我根本就不要管他们,他们自己玩的很开心。

 

有两个孩子相差三四岁的朋友说,看上去这是最完美的相差年龄,可是,有时也会取想,如果孩子早生一年,可能也熬过来了,如果孩子晚生几年,一个一个的带,说不定更轻松自如呢!

 

看起来,什么事情都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就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态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如何了。

 

有一本书是专门介绍怎样准备第二个孩子的到来的。书里分析了第一个孩子分别在多大时,老二到来会带来的状况,当第一个孩子已经完成便盆训练,也就是3岁左右生第二个孩子,对父母来说会轻松一些。3岁的孩子生活基本能自理,心理上也开始相对独立,基本上不会出现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的情况。

 

我们最初的计划也是希望在豆豆两岁半到3岁左右生老二。那时,我们在瑞典,生活安逸,我们很多朋友,都是在老大2岁多就有了老二,美其名曰,一口气完成人生大事。

 

豆豆14个月,我们来到美国,生活节奏一下子快了几倍,生活压力自然也大了几倍,生孩子的事情自然是放到一边了。有时,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躺在床上,忍不住说起,很快又被否决了,现在太累了,什么时候请父母过来帮帮忙,我们调养调养身体再说吧。

 

那时老公的工作进入一个全新领域,大部分时间投在工作上,还要分出精力回家的时候帮帮我,我一个人全职带孩子的同时,还出去上课,还有一个兼职(一个星期几个小时,为了与社会接触),说真的,那时最大的一个感觉是,日子一天一天,我们连喘口气的机会也没有。

 

因为各种原因,父母没法按时过来,计划不停地往后拖,感觉疲惫的状态倒是越来越明显了,生活也越来越忙了,而要孩子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

 

我想,既然如此,那就要吧。如果因为忙碌,不能要孩子,那永远只会越来越忙,因为担心身体太累,那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只会越来越累。其实,我们现在还算是挺年轻力壮的,平常注意一下作息,生活规律,放下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保持好心情,应该没问题。

 

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对现实做出了妥协,也做出了调整。孩子不是在最完美的时刻到来,却是在我们最想念她的时刻到来,我想,这就是最合适的时刻。

 

相关博文: 

  生命的关键词--等待(3) 怀孕--不能说的秘密

  生命的关键词--等待(2) 得知怀孕那一刻

 

   生命的关键词:妥协(1)

   生命的关键词--妥协(2):什么时候要孩子?

 

 

写在岁末年终--我的2010

豆妈的书《宝宝独立从0岁开始》购买地址:

点击进入:当当  卓越  博库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