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安妮鲜花
在文化冲突下的孩子教育有多难的博文中,提到了和安妮的老师约好,圣诞假期后安排一个有老师、安妮、和家长参加的三方会议,解决安妮对于早晨过于磨蹭、对迟到的不正确理解的问题。

女儿这颗久久没掉的牙终于自己掉了,感觉她的焦虑有所缓解,对自己长大的意识更强了
假期后第一天,女儿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后安妮告诉我,老师让她明天早点到学校。我心里一阵高兴,经过一个假期,老师没有忘了这事,在帮助解决问题呢!这让我一阵感动,于是第二天马上和老师约定了会议时间。
周四放学后,会议开始。老师仔细询问了安妮每天早晨的时间安排,一起讨论了一个合理、可行的早晨时间表,并且提出建议,前一天晚上把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来节省第二天早晨的时间。也建议我们回家后把今天讨论的时间表做成一个表格,挂在安妮的床头,同时配备一个闹钟,让安妮每天逐项检查是否按时完成,也提醒说可能需要家长在中间必要的提醒一下时间,并且允许安妮在做两件事的中间,有15-30秒的反应时间。
安排好这些,老师好像都完成了似的就准备结束会议。我心里无比焦急,其实上面这些方法,我们都有尝试过的或正在实行的,这次通过和老师、安妮一起商量出来,也许安妮可能会更加重视,但这个会议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安妮明白早晨迟到是不对的、老师对迟到不高兴而不是无所谓的。这方面,老师一句也没有提!
你不说,那就我来说吧,安妮对老师的错误理解,只有当着老师的面才可能澄清!于是我就尽可能用和缓的措辞对安妮说,老师不喜欢你早晨迟到,那是不对的。我刚刚开了一个头,老师赶紧插嘴说,“哦,我忘了!”,然后看着安妮的眼睛,语气平静但缓慢地、一字一顿地说,”安妮,迟到是不对的。你早晨迟到,我是生气的(I
am upset about that)。这完全是你自己的问题,不是爸爸妈妈的错误。...... 以后每天早晨,你都不要迟到,
能不能做到?” 老师也再次讲了,她和她的宝宝需要每天早晨6:15起床,才能保证早晨不迟到,
你只需要5分钟就到学校,不应该迟到。
原来是老师确实忘了!不是什么文化冲突、理解不同的问题!老外老师也是批评学生的,虽然不会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虽然并不声色俱厉,但是孩子同样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事情的认真和重视!回到家后,我再次问安妮关于迟到的问题,这回她完全明白了,迟到是不对的。第二天早晨,同样是需要提醒,但效果是明显的。而且,她自己已经把不迟到作为目标,而不是像原来一样完全无所谓了。
回来以后,我们按照老师的建议和安妮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比如晚上:9:25开始收拾书包、准备第二天的衣物、洗漱,9:45上床,基本保证10点钟睡觉,然后把计划表贴在了卫生间的镜子上--以前我们有口头的提醒,但是没有这么具体。
晚上从学校回来,安妮说,今天老师问她了,早晨起床用了几分钟,吃早饭用了几分钟.....看来,老师不但和我们一起制定可行的计划,还在跟踪监督,在
Follow up!
现在,至少在每天早晨的磨蹭问题上,安妮的进步很明显。其中有两个早晨,都是自己起来收拾停当,没用我们催!只是晚上,睡觉还是不大情愿!她自己对于自己的进步也很有成就感!上个周四,开会后整整一周,我去接安妮时,专门去谢谢老师,告诉她上次的会议很有效,我们按照老师的建议做了一个早晨的时间表,安妮也明白了不应该迟到,这一周来的进步非常大。老师非常激动,给了我一个拥抱,把安妮喊过来猛夸了一番,并且鼓励她继续坚持,爸爸妈妈老师都非常喜欢!
从二年级第一次的家长会,上次的单独约谈以及这次的会议,感觉文化冲突并不可怕。认真的倾听,理解并执行老师的要求,清楚、明确地表达家长的希望,问题会得到解决。
通过这件事情,我对加拿大人的思维习惯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其实在遵守规则、尊重、习惯等方面,老师实际上是有界限和要求的。只不过这里的老师不像国内看到了不一样的就一定要给改过来才行。如果家长在这些方面希望孩子改正,那就要和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对此,老师不但不反感而且非常欢迎,因为这是老师认为孩子应该在学校学习的(当然在家里更应该学习),家长提供的信息有助于老师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这些方面的问题。老师甚至会给出更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会监督执行!
另外通过这件事情,看到有些博友的建议,我们也在反思在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最大可能地不去破坏孩子想象力发展的空间!这一点,会很难!但是,通过这件事情,使得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重点更明确,也就是说重在建立孩子的概念,对于结果的要求可以放缓。这样我们不再过于焦虑,孩子自己也会有一个好的缓冲期!
最后,谢谢朋友们的关心,尤其是用自己孩子的实例来安慰我的家长们!你们的分析以及实例,让我在孩子磨蹭这件事上的心态更加平和了,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