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015-06-11 14:54:52)
标签:

人文历史

博物馆

观光

掠影

图片

 

1、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3、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4、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5、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雕刻艺术厅 中华民族的雕刻艺术可谓渊源流长,上迄先民的新旧石器下至商周的青铜玉石,无论秦汉的兵马俑画石,还是隋唐的石窟造像,乃至宋元明清的全面发展,直到今日之雕刻艺术均是泱泱华夏文明重要元素和载体。 该厅所展示的砖、木、石雕鲜明而有鲜活地折射出民族雕刻艺术的光辉,凝聚着古老澄城的内蕴与活力。   

 

 

澄城的石雕 多以周边出产的青石与红砂岩为主盛于魏晋隋唐,造型多神龛佛像。宋元后,以拴马桩为代表的如上马石、门镇石、饮马槽、石狮、碑碣、墓志铭、等蔚然成风。其雕风朴拙浑厚、题材吉祥如意、雕工精细到位,常用于生活之中。   

6、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冯玉祥碑 

7、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北魏晖福寺碑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楷书,24行,行44字,藏西安碑林。原存北寺村晖福寺内,195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1971年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碑体上胖下锐,形制独到,两侧内凹,通高2.4米。碑额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碑文风格鲜明,记叙监修官吏部内行尚书宕昌宫王慶时修晖福寺功绩及寺院壮观。

8、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寿星老人像•清、银簪子•民国、木雕鞋•清、小吊垂•清 

9、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小铜马、铜龟、骑马铜人等  

10、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11、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12、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13、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璧纹空心砖•汉

14、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镂空葫芦纹螭首玉带扣•清 

15、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双螭纹玉饰板

16、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玉蝉•汉 

17、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民俗工艺厅

澄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澄城尧头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澄城刺绣(国家级)、洪拳鼓(省级)、民间鼓吹乐艺术(市级)、威风锣鼓(市级)、三元鼓 五元鼓(市级)、耍龙灯(市级)、澄城面花制作工艺及民俗(市级)、武帝庙会(市级)、手绘门帘(市级)。 

18、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19、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0、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1、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2、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澄城门楼 澄城门楼与照壁,是渭北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建筑文化的典型元素之一。一般人家有门无楼,而大户人家的门楼则高大气派,多采用对开黑色木大门,并配以驱妖避邪为内容的石雕门镇石,门前有拴马桩、上马石。作为门楼主要特征的砖雕,题材丰富,寓意吉祥,天工巧夺,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澄城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23、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窑洞式的澄城人家  

24、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5、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26、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金鸡报晓 

27、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龙凤呈祥

28、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猛虎

29、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百鸟朝凤 

30、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鹿鹤同春齐福寿  

31、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仙女散花 

32、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多姿多彩的面花——面花俗称花馍,是澄城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术,是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子庆寿、馈赠亲友的佳品。民间用上等面粉,借助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成花、鸟、鱼、虫、戏剧人物及各种动物。造型生动,涂饰鲜活,想象丰富,手法夸张,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3、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皮影

澄城皮影戏 澄城皮影又称碗碗腔。戏中有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而成。表演者一般5人左右,通过控制一根手杆和两根耍杆,使人物做出各种动作,并有表演者伴唱。  

34、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35、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36、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37、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38、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39、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刺绣

澄城刺绣分为布绣、绢绣两大类。在鞋帽被枕、衣带佩物、帷簾座套、小孩玩具以及婚嫁赠品上,一般都绣有精美图案,金丝银线,寄情寓意。

40、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枕头绣花挡头一宗

41、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42、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43、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香带  

44、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绣花老虎枕头

45、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绣花毛驴、绣鞋、三寸金莲鞋

46、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童衣

47、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裹肚一宗 

48、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49、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澄城手绘门帘 手绘门帘俗称“门帘画”,是运用传统水墨画的手法,直接画在特制的粗布上。画布上多以圆形画面表现,下部则多用方形画面表现,四角配以各类花卉、蝴蝶等角隅纹样。图案以“连生贵子”、“五子夺魁”、“二十四孝”等为主。整体画面方圆有致,构图丰满,典雅大方。

50、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绣花挂搭

51、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澄城剪纸 澄城剪纸,创作者多为农村妇女,劳动之余手手相传。剪纸主要用于贴窗花,亦贴于内墙、炕头。剪纸取材广泛,一般多为十二生肖、胖娃娃、花、草、虫、鱼以及戏剧人物、生活故事等。 

52、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当代发展规划厅

53、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瓷乡 由澄城县博物馆主办、澄城县摄影协会承办的《瓷乡》摄影展。简介:县志记载:“尧头瓷砂始于唐”,今天的考古调查也证明了这一历史。她是国内罕见的窑群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且窑火千年不息的瓷窑。遗址上至今留有三十余口明、清时期的老窑,其中道光二十四年的一口窑,保存完好,仍可使用。 尧头窑分四大窑系,分别是黑窑、瓮窑、碗窑和砂窑。最著名的是黑釉瓷,质朴坚实,光洁莹润,有黑珍珠之誉…… 尧头窑好似一首古老的歌,她唱出了岁月的沧桑……   

54、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55、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56、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三)

 

相关文图链接: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二)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续一

参观澄城县博物馆

尧头古韵

尧头古民居

尧头古瓷窑

尧头赏花

澄城县城隍庙神楼

冬游龙首坝

参观咸阳博物馆——玉器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