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咸阳博物馆——玉器精品

标签:
人文历史观光图片 |
1、
↑圆雕玉仙人奔马
西汉(前206——25)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
↓馆藏玉器精品展
石之美者为玉。中 国玉器与中 华先民的宗教信仰、历代的国 家典章制度以及人们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中 国境域8000年的文化传续中,形成了融文雅的材质、精美的工艺、复杂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道德内涵为一体的中国玉文化。
咸阳博物馆馆藏玉器,几乎涵盖了从史前到明清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玉器。通过这些藏品,可以粗略勾画出咸阳地区古代玉器的发展线索。
各地域、各时代玉器独具特色的琢磨工艺、雕饰艺术和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功能,使我们能够从玉琢器物的独特视角,对中华文明获得文字叙事之外的另一种更形象、更直观的解读。
2、
↓中 国古人对玉的概念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现代矿物学将玉分为宝石、玉石、彩石三类,中 国玉材属玉石的有新疆和田玉(软玉)和云南缅甸交界处的翡翠(硬玉),属彩石的有辽宁岫岩玉、河南南阳独山玉、陕西蓝田玉等。
新石器时代 地处渭北平原咸阳地区,分布着距今约5000——4000年的仰韶文化及陕西龙山文化的古人类遗址。这些遗址中时有玉器出土,且以生活及生产工具为主,兼有礼仪用器和装饰用品。
石器从打制到磨制的演变,使人们积累了打、磨不同石材的丰富经验,并逐渐认识到美丽的玉材与普通石材的不同。玉器也逐渐从石器中分离出来,脱离实用的功能,演变成宗教祭祀的礼器和装饰身体的佩饰,成为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单孔石斧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渭滨镇尹家村遗址出土
3、
↓单孔玉斧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渭滨镇尹家村遗址出土
6、
7、
↓玉铲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马庄镇直堡村征集
8、
↓蟠螭纹绿玉环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前571——前425) 咸阳市正阳镇穆家沟出土
9、
↓四棱形蟠虺纹有穿玉棒饰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前571——前425)
10、
↓玉龙残段 战国——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渭阳镇塔尔坡采集
11、
↓礼仪用玉在战国时期有璧、琮、圭、璋、璜等,主要用于朝觐、盟誓、婚聘、敛葬等。但祭祀礼仪的意义已明显减弱,更加注重雕饰的华美。西汉时期在传统的礼玉中仅璧、圭尚有一定的礼仪性质。
12、
↓周秦时期
咸阳是周秦故地,历史文化地位极为重要。
西周时期(前11世纪——前771)崇尚礼制,礼玉发达,用玉制度初步形成。玉器有简化的作风,创斜刀刻阴线的手法,显得简静而理性。
秦人建国在西周时期周人活动的中心区域,且与戎狄长期杂居,其玉器既接受周文化的影响,又融入戎狄文化的因素。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秦玉出现独有的方折回转的阴线龙纹;秦人遗存中还发现了楚式玉器;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浮雕、透雕技法盛行,秦玉与各国玉器有融合的趋势。秦玉的总体特征是规整简朴,注重实用。
13、
↓玉鱼 战国秦——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正阳镇电厂征集
14、
↓龙凤合体玉佩 战国秦——秦代(前475——前206)咸阳市窑店镇采集
15、
↓龙首玉带钩 战国秦——秦代(前475——前206) 征集
16、
↓谷纹玉璧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前375——前143) 咸阳市窑店镇黄家沟征集
17、
↓谷纹玉璧 西汉(前206——25)咸阳市正阳镇杨家湾出土
18、
↓凤鸟纹玉璧 西汉(前206——25)咸阳市马泉镇大泉汉墓出土
19、
↓蝉形玉琀 西汉(前206——25)咸阳市渭阳镇塔尔坡征集、周陵镇石羊庙村征集、马庄镇直布村征集
20、
↓猪形玉握 西汉(前206——25)咸阳市青海干休所出土
21、
↓猪形玉握 西汉(前206——25)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出土、马庄镇直布村征集
22、
↓圆雕玉熊 西汉(前206——25)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
23、
↓圆雕佚身玉俑头 西汉(前206——25)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
24、
↓圆雕玉辟邪 西汉(前206——25)咸阳市周陵镇新庄村汉元帝渭陵北汉代建筑遗址出土
25、
↓螭虎绕凤玉剑饰 西汉(前206——25)征集
26、
↓玉水晶玛瑙琥珀琉璃串饰 西汉(前206——25)咸阳市马泉镇大泉汉墓出土
27、
↓绿松石印材、任护玉印、韩行玉印
28、
↓玛瑙杯 北周(557——581)咸阳市北杜镇西刘村出土
29、
↓灵芝形玉带钩 明(1368——1644) 咸阳市马庄镇直布村出土
30、
↓桃叶纹玉扁簪
明(1368——1644)西安市征集
31、
↓白玉扳指 清(1644——1911)咸阳市毛纺厂出土
32、
↓龙首蝴蝶纹玉带钩 清(1644——1911)咸阳市古渡镇魏家泉村出土
33、
↓滑石寿星像
清(1644——1911)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李家村
34、
相关文图链接:
《咸阳文庙》
《观拜周陵》
《郑国渠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