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王顺山


标签:
休闲观光随拍旅游 |
p1
p2
↑石峰
王顺山花岗岩峰岭地貌是在燕山期秦岭陆内造山过程中,受南北向强烈构造挤压高高耸起,并形成了比较密集的垂直节理和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断层,将坚硬的花岗岩切割成不同大小的柱状体,喜马拉雅运动引起的块段与平移剪切,使王顺山花岗岩再度抬升和遭受切割,从而形成陡峭的地貌。这些花岗岩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崩塌及流水侵蚀,终于形成今日丰富多彩的花岗岩峰岭地貌。
端午时节,避暑在王顺山。午饭后,向景区攀去。谁料刚刚还是晴好的天气,突然一阵狂风雷鸣,下起了大雨,只好就近避雨在饮翠亭。待到雨小了,爬山的往返时间倒不够用了,又不知雨会不会彻底停下来,干脆返回到山脚下预定的农家客房休息。
五六十元一宿的农家客房摆放有三张床,没有电视,倒也算清净。休息在这里,一扫城市的喧嚣燥热,夜间更是凉爽。只是一些游客喝酒猜拳、划拉麻将的嬉闹声令人厌烦。好在持续的时间不长,否侧就无清静之地可言了。
第二天早饭过后,收拾起行装重新向王顺山登去。同在农家休息的一对夫妇,用过早餐先我们而上,已经不见了踪影。雨后的山间清爽湿润,寂静的大山里,除了鸟鸣就剩下我们攀山的喘息声了。一过饮翠亭,拐过山弯就是缆车起点站了,7点多缆车站还没有人上班。好在我们是攀山而来,就省了往返70元∕人的费用。
在饮翠亭下方,有一座孝子祠,赞美王顺孝母的故事。祠门一方石刻介绍道:相传,当年王顺和他的母亲生活于此。王顺自幼丧父,对母亲孝顺备至,母亲临终之际,放心不下孝儿一人独自生活,便让王顺把她葬在山顶,以便能天天看着儿子平安的生活。王顺为了满足母亲的遗愿,和村中人把母亲的棺材抬到山顶后,便从山下一担担的挑土上山,为母亲堆坟丘。历经艰辛终于为母亲把坟丘堆成。
而实际上的王顺,顽皮捣蛋,与母大为不孝。据《蓝田县志》的介绍,从前在玉山脚下住着一户王姓人家,老来得子,取名王顺。希望儿子顺当成长,孝顺父母。
王顺的父亲辛勤劳作,积劳成疾而故,撇下孤儿寡母。好强的王顺娘,起鸡啼,熬半夜,倾尽心血拉扯王顺。除耕作仅有的几亩薄田,还给人家纺麻织布,缝缝补补,不愿小王顺受半点委屈。母亲吃黑的,给王顺吃白的;母亲喝稀的,给王顺捞干的。冬天不让冻着,夏天不叫热着。谁知王顺七岁时进学堂,他不读书、不习字,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下河抓蛙鱼,不敬先生,打骂同学,先生气头上打了王顺一顿板子。事后的王顺不思悔改, 却把先生放在茅厕的尿壶钻了个眼,害得先生把尿漏了一炕。
之后,王顺干脆连学房门也不登了。回到家里,王顺如脱疆的野马更没了约束,与一群顽童整日耍枪弄棒,偷鸡摸狗。娘的苦苦劝导,他全当耳边风。娘叫往东,他偏向西;娘叫打狗,他偏撵鸡。“独柴难烧,独子难教”,握的紧了怕捏死,放的松了怕飞咧。到王顺20岁那年,母亲又气又急,一病不起了,流着泪故意对他说:“儿啊!你看娘也活不久了,我临死求你一件事,你千万记住,我死后,你把我埋到玉山顶顶,让为娘眼宽眼宽。”这时的王顺方悲痛不已,思前想后,悔恨自己以往不听娘话,把老人气死了。于是,王顺将母亲的尸体背上玉山顶顶,怎奈山顶没有一捏黄土。王顺就从山下挑土,不知过了多少天,挑了多少担,娘的尸裹总是埋不严。疲劳与悔恨的王顺痛哭失声,心想:“可能是我过去不听娘的话,对娘不孝,老天爷有意惩罚我吧!”便仰天长叹:“我王顺甘愿受罚,我要用汗和眼泪洗刷自己的罪过。”
一天傍晚,王顺挑着一担黄土刚到山顶,“咔嚓”一声,扁担断成两截,两筐黄土倒在地上,眨眼间变成了两座高高的山峰,娘的尸体被深深地埋在底下了。从此,王顺便在老娘墓旁结草为庐,为娘守坟。三年后,他入玉山洞修行,羽化升天。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道:“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后人由此将玉山改名为“王顺山”了。
至今,灞河两岸还流传着“王顺山戴帽,风雨就到”的民谚;而当雨点洒落,人们便说王顺又在哭他娘了;民谚又说“旱时见山灯,雨在眉梢中”,是说每当天旱无雨,王顺便会挑灯上山,为民祈雨。因此,当天旱无雨入夜后,人们总要朝王顺山寻望,寻找那盏灯笼。
↓山门 门联“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是明代诗人刘玑所作。山门前的宣传栏介绍道:王顺山,古称玉山,由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距西安60公里,312国道横贯其中。王顺山森林公园经营面积3645公顷,森林覆盖率95%,主峰玉皇顶海拔2239米,共分六大景区,150个景点。登上玉皇顶,可东眺西岳华山,北望渭水连天,南观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长安。
p3
↓公园宾馆
p4
↓萱草花
p5
↓木屋
处在山脚下。
p6
↓清秀的大山
p7
↓玉女潭
有一美好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富家千金蓝蓝姑娘来山中游玩,在此遇见了出身贫寒、好学有志的田相公,两人一见钟情,互生爱慕之心。谁知蓝蓝姑娘的父亲固持门户之见,定要田相公以世间罕见的美玉做为订婚之物,以此来刁难。两人心知无望,相约潭边抱头痛哭,在潭中藏身的玉女闻听后,从水中现身而出,赠与他们玉石种子,两人把玉种埋于山上,收获到美玉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上方的山道旁有一处玉女洞说为为玉女仙居修身之地。玉女是盘古五世孙,她朝饮清泉,暮吸垂露,故知运气存想之道,能测未来,合姻缘。
p8
↓“望亲石”由著名的书法家石宪章先生题写。当年,王顺上山砍柴,母亲站此眺望,日久天长,巨石上留下了老人家的脚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知孝亲,何况人乎?
p9
↓缆车助力
p10
p11
p12
↓飞天瀑布
干涸无水
p13
↓崖壁
p14
p15
p16
↓在望谷台看去
p17
↓仰望
p18
↓石岗
p19
↓小憩之处
p20
↓观景亭
p21
↓观景台
p22
p23
p24
p25
↓山巅之上
p26
↓青松立山巅
p27
p28
p29
p30
↓山谷
p31
↓林间小道通往玉皇顶、孔雀梁、杜鹃峰、将军椅、千年杜鹃树、东峰一线。
p32
相关文图链接:
《辋川随拍》
《山乡风光》
《山村农家》
《葛牌古镇掠影》
《上棋盘山——山峦》
《游汤峪西峰山》
《春到东汤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