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p2

↑葛牌镇苏维埃政 府纪念馆大门
纪念馆于1997年布展完成,对外开放。1997年12月,原中 央 军 委副主 席刘 华
清上将,为“鄂豫陕苏维埃政
府葛牌镇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来到葛牌游览古镇,重点参观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纪念馆。
馆内《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纪念馆简介》:“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是在鄂豫陕省 委 领 导下,在关中地区建立最早的红 色 政 权。一九三五年二月初,中 国 工 农 红 军
第 25 军在许 宝 珊、程 子 华、吴
焕 先、徐 海 东等率领下,长征入陕,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为葛牌留下了“红 25 军
军 部旧址”、“鄂豫陕省
委扩大会议旧址”、“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旧址”。
纪念馆占地面积
800平方米,分七大展厅,展出资料照片、实物400余幅件,原军委副主 席刘 华
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院落 曾经是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的四合院,如今为“鄂豫陕苏维埃政 府葛牌纪念馆”
p3

p4

↓重炮
p5

↓展厅
p6

p7

p8

p9

↓一展厅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及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区域图
葛牌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这里是四省通衢,地处秦岭腹地,南通巴蜀,东通河南、湖北,是连接关中、陕南的要道,也是蓝关古道的支道之一。处于山口地带的葛牌镇,在秦岭采峪之中,而古栈道的形成,也正是顺着河谷、峪口形成的。1935年2月初,从河南长征而来的红二十五军在这里得到了休整,葛牌镇也成为这支英雄部队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由被迫长征转为主动出击,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翻开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史上新的一页。
p10

二展厅
国 家领 导人、红 二十五 军领导人题词
↓鄂豫陕革
命根据地区域图
p11

↓三展厅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的创建和二十五军的战斗历程 红 二十五
军长征入陕,从丹凤、柞水北上,突进葛牌镇,全歼围敌之后,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蓝田人民为扩建红 军、配合红 军作战、建立地方政
权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曾经发生的几次著名战役,文公岭战役、九间房战役,红 二十五 军都取得了胜利,粉碎了国 民
党对根据地的围堵。其中,在文公岭,红 二十五 军与国 民
党的126旅展开战斗,歼灭了敌人两个营的兵力,并俘虏了营长。现在,在葛牌地区的文公岭上,还能看到当时的战壕等遗迹。展厅里,记载着当年历史的照片,再现了红
军当年的艰苦岁月。
p12

p13

p14

p15

p16

↓四展厅 红 二十五
军西征陕甘宁迎接中 央 红 军北上;二十六、二十七 军会师及改编为十五 军团的过程
从1935年2月到7月,红 二十五
军在葛牌镇驻扎了半年,期间,红 二十五
军逐步发展壮大,由2000多人,在蓝田期间发展到了4000多人。1935年7月,为了策应进入四川的中
央 红 军北上,红 二十五 军决定西征,主力离开了葛牌镇,并很快进入陕北,迎接中 央主力红 军。
p17

p18

p19

p20

p21

↓五展厅 红 二十五 军将
军名录
p22

p23

六展厅
红军题词
1932年,中 国 工 农 红 军 第 2 6军
,在血战张家坪的战斗中失败后,南下沿着秦岭一带突围,到达过葛牌的铁索桥一带,葛牌镇最早的革 命火种,就是红 二十六
军在葛牌播下的。而在葛牌驻扎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还要属中 国 工 农 红 军另一支部队第 二十 五 军。
七展厅
廉政教育厅
↓纪念馆近前的山峦
p24

↓陆续前来的参观团队
p25

↓中 共鄂豫陕省 委扩大会议旧址
1935年3月,葛牌街道召开了省 委扩大会议,正式改组,把当时的鄂豫皖省 委,改为鄂豫陕省
委。会议中确定了红 二十五 军今后的任务是“创建鄂豫陕革
命根据地”,并建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 府,当时的苏维埃政
府下辖8个乡,占地765平方公里。
p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