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当有人问你时,你会怎么回答。尽管听说“简单来说,资本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我们的工作通过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而创造价值”
,可似乎还是有点懵逼。直到某天,看到了《投资的逻辑》这本书,总算是把一些东西搞明白了。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故事,今天要分享的就是书中的一个故事,该书的作者陈思进,有着多年华尔街打拼的经验,生活当中见证过了无数的骗人勾当,奋斗多年后,带着老婆“逃离”了华尔街一线,选择了在加拿大定居。他是个自己有故事又很会讲故事的人。
陈思进,曾在瑞信证券投资部、美银证券公司、宏利金融财团任高级管理人员;目前任某国际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风险管理资深顾问。曾为央视记录片《华尔街》、《货币》任学术顾问。
内容节选:
投资的成长论
我们真正想看到的是 “价值” 的成长,但 “价值”
是在短期内看不到的。似乎按照经济学理论,只要时间跨度足够长,则商品的 “价格” 会趋同于其
“价值”。于是有了这张图:
这张图的意思是,如果你在 1801年 有 1 美元,这 1
美元投入到不同的地方会在之后的两百多年内变成多少钱。注意这张图的纵轴——它不是线性而是指数性的,每增加一格高度代表 10
倍的增长。所以从这张图看来,在这两百年间,美元跌了十倍以上,黄金基本没变,债券和真实 GDP
增长了千倍以上,而股票增长了百万倍以上。
平均到每年,这只不过相当于 1.4%的通货膨胀率,3.5%的债券年回报率,3.6%的
GDP年增长率,以及 6.7%的股票增长年利率。
股票价格跑的比 GDP 快,有一种解释是 “GDP
其实是全国所有公司经营表现的体现,而上市公司则是全国所有公司当中相对优秀的一批,他们的经营水平当然会超过全国平均的经营水平。”
短期来看,大盘也许会在某一年增长 100%,又在之后的一年下跌
70%。如果每一次都能准确出手,低买高卖,这潜在的高收益率实在太让人发疯。问题是在这个市场里,有人低买高卖就一定意味着有人高买低卖,低买高卖的收益直接等同于另一方高买低卖的亏损。据说在股票交易中赚钱的人只有
10%,这大概意味着短线股票投机有 90%的几率输掉本金。
而长期持有的做法,在理论上绝对不会丢掉本金。从美国这 200年
的数据来看,每次股市下跌后回到下跌之前市值的周期,最长也没有超过
10年。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如果你不幸在一个阶段性高点进入股市,那么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最多等
10年,你借出去的本金还是会回来的,而且还会继续带来回报。
嗯,前提是你在
10年前买入的公司们今天都还活着,没退市。在纳斯达克挂牌的公司大概有三五千,每年退市的大概三四百,每年新上市的大概一两百、两三百,平均下来
10年 也差不多够换一轮了。所以 “长期” 看来的
6.7%股票年收益,也不过是个理论数值吧!如果在一个股市里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无法超过
10年的存活期,那么这个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恐怕也还是会输掉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迷恋 “钱生钱” 的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崇拜
“快速成长”?GDP 的年增长不能保七保八,就没有别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了吗?
对于过去两个世纪的飞速发展,乐观的解读是
“我们进入了腾飞的时代、实现人类万年以来梦想的时代”。而悲观的解读则是,“如果人类文明是一场十万年的长跑,那么我们已经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用光了未来九万年的体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