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为了研究糖尿病患者用药的原理和效果,将78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分别服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加罗格列酮(一种降糖药)和二甲双胍加鱼油。结果发现,三组药均能控制血糖,但对男女性患者的心脏影响不同。
不同药物降低血糖的途径不同:二甲双胍可降低肝糖原转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罗格列酮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鱼油则会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降低女性心脏细胞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糖摄入,保护心脏,但会让男性心脏消耗糖减少,脂肪代谢增加。长期靠脂肪代谢提供能量,易导致心脏结构改变,严重时会引起心脏衰竭。不过,服二甲双胍时加用鱼油或罗格列酮,能降低其对男性心脏的影响。
负责此项研究的格罗·普勒博士介绍,这项研究意味着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选择方案应当是不同的。但是,研究并未证明药物和心脏改变有因果关系,不能作为调药依据。正用药控制血糖的患者应遵医嘱,切忌随意换药。
|
|
心理学家认为,欲望越高的人,越容易自寻烦恼;奢望越大的人,越容易挫折缠身。清心寡欲是一种境界。因为欲望不高,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无怨、无悔、无忧、无虑,自得其乐,自然有益身心健康。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当代作家冰心也说:“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科学家认为,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的人会健康长寿。因为他们欲望不高,不在世俗中随波逐流,不为争名夺利而苦恼,自然化解了心理危机,防治了心理疾病。由于精神轻松,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增强,病魔也会退避三舍,自然会延年益寿。有一位老寿星,活到103岁还耳聪目明、口齿清楚、思维敏捷。有人问他有什么长寿秘诀,他说:“内心清静自然能长寿。”可见清心寡欲同健康长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清心寡欲,说的是要做到内心清静,节制嗜欲。头脑里没有非分之欲、邪恶之欲、有悖于法律与道德之欲。古人讲过:“寡欲者,其志洁;多欲者,其心贪也。”寡欲之人,不仅对自己生活享受要求较少,清贫朴素,而且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精神上富有。道德高尚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精神富有是心理养生的重要因素。孔夫子说得好:“大德必得其寿。”诚然,我们所说的清心寡欲,并不是说脑子什么都不想,什么欲望都没有,如金钱欲、权力欲应该少些再少些,而求知欲、工作欲,还有与疾病作斗争的求生之欲,健康长寿之欲,那是不可少的。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