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歪批《奋斗》--逃离《蜗居》!

(2009-11-23 15:21:43)
标签:

点子正

蜗居

奋斗

歪批

PK

热播剧

分类: 娱乐歪批红楼职场艺术

  http://cn.yimg.com/tl/tl/huodong/jifenduijiang/wj02.jpg

 

  看到论坛里的,一篇关于热播剧“PK”的“社会杂谈”!

  关于热播剧《蜗居》,“PK”的一方是《奋斗》!

  点子正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参加大学辩论赛,好长时间没进行这种“辩论”了(现在流行超女后,开始叫“PK”了),利用工作的休息时间,写上一段“PK”!

 

  两个剧都拉里拉杂地看过,点子正只对剧情和社会意义进行“歪批”,不就表演和娱乐角色进行“讨论”!

  前几天,点子正歪批了《蜗居》的“情色艺术”--歪批《蜗居》:四十平的“乳房”--房市还是“房事”?引来众多的看客!

  今天,点子正的观点是: 《奋斗》--逃离《蜗居》!

 

http://cn.yimg.com/tl/tl/huodong/jifenduijiang/fendou01.jpg 

 

  论坛上的辩论标题是:80后怎么“活法”?!

  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活”!

  你想要什么样的“活法”?!

  点子正“力挺”《奋斗》!

 

  质疑《奋斗》的网友,大都认为其“脱离实际”,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富二代”还少吗?!那些杭州将“蜗居”里的大学生“撞上天堂”的“陆涛”们少吗?!为什么大家感觉,“陆涛”,天下“掉”下个“富爸爸”不可思议,其实,是“掉”下来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陆涛开着A4的都不是“掉”下来的,而是“娘胎”里就带来的!

  只所以,大家感觉这样的事情在网上少!那是因为,这些“富二代”们,哪有时间来“泡网”、来“泡论坛”,来“PK”《奋斗》还是《蜗居》?!的话题!关注这些话题的,肯定是在困惑于“蜗居”的“蚁族”们!(这又是一个新的流行词!)

 

  书归正传!

  话说《奋斗》:大家只看到了陆涛,为什么不看看“华子”?!弄了小理发店,还是小蛋糕店,或者去辛苦“批发”盗版书的辛苦?!为什么不看看“杨小芸”,为了那个布料店,连朋友的钱都要挣的不易?!为什么不去想想“大头”的那个“野马公司”,在破产的时候,用啤酒瓶砸“大头”的壮举呢?!为什么不去想想“夏琳”为了生活,去“夜场”走秀,去挣那几个辛苦钱?!

  这不是“奋斗”是什么?!

  不能光看到他们在“奋斗”后去住“LOFT”的“痛快”?!不能光想着他们“掉下来富爸爸”的“幸运”?!怎么这人家陆涛的妈妈也原来是个“校花”呵!

  

  我们再回头说说《蜗居》!

  如果说奋斗的夏琳们,还知道“租房”的话,为什么,海萍却脱离实际地固执地要“买”个房子呢?!

  我们不能责怪“房价过高”,因为那已经是即成事实,你总不能再盼望着再来次经济危机,让所有的房价再象股市一样“砸盘”吧?!还有,明知道生活艰难,为什么非得要那么早地孩子呢?!为什么不能“计划”着来呢?!你们光顾着床上快乐了,为什么不想着要PY呢?!

  其实,小贝的文章,倒是继承了《奋斗》中的“向南”本色,《奋斗》中,知道生活不易就买个奥拓,《蜗居》中知道花一元钱买个芦苇花,知道给自己的爱人买个牛肉吃!“跟着我有肉吃”,也不错呵!多现实的选择呵!

  如果说海萍将希望寄托在“彩票”上,是想“买”个希望的话,这无可厚非!谁让你找那个男人呢?苏淳--“输蠢”,那么蠢的一个男人能不“输”吗?!那是你“择偶不慎”,这不能怪别人!

  如果说海藻,最终成功当上了“二奶”,那是“电视剧”,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在电视剧中“发生”(相关问题,请敬请期待点子正歪批:海藻成功当“二奶”的N个“硬件”,不再展开!)

  如果说小贝“无情无义”的话,那真的是错怪了他!虽然,他成天穿着个绿色的套头衫,虽然后来他最终带上绿帽子,但是,他怎么这也知道“劝劝姐夫”呵!怎么这也知道,给姐夫回家打的主动拿个车费呵!怎么这,也会“计算”一下“圣诞节成本”,去电影院看电视算上影票外加车费,要一百朝上,相当于一个月的菜钱,不如回家窝在家里看盗版,如果一定要走出去的话,也可以去看“免费”的唱诗!

  可这一切,海藻都没有同意!“借口”去姐姐那,结果就发生了圣诞节“不应该却必然会发生”的故事!

  歪批宋思明的话题,在这里也不展开说!“市长秘书”,由于工作的原因,点子正认识很多!可是,这个宋思明也“太假”了,太不象市长秘书了!(相关歪批敬请期待,歪批《蜗居》--“想不透的宋思明”)

 

  http://cn.yimg.com/tl/tl/huodong/jifenduijiang/fendou02.jpg

 

  每个人都从年青时经历过!

  每个人都是从《蜗居》里“走”出来!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奋斗》!

 

  如果我们成天“窝”在《蜗居》看《蜗居》,而不去《奋斗》!

  如果我们成天“窝”在网上讨论《蜗居》,那你永远不会离开《蜗居》!

  请大家《奋斗》吧!这是逃离《蜗居》“唯一”的选择!!

  

  欢迎各位提出不同意见!

  

 

                       (点子正)

 

刚看到一位网友歪批的"一句话"不错:

 

   奋斗的编剧叫石康,纯爷们,确切年龄51岁;
  蜗居的编剧叫六六,纯娘们,大概年龄36岁。

  奋斗是一个老男人写的浪漫主义的奇幻故事;
  蜗居是一个小女人写的现实主义的恐怖小说。

  看了奋斗,觉得故事好假;
  看了蜗居,觉得人生好假。

  奋斗也许会给人带来希望;
  蜗居一定会给人带来绝望。

  奋斗说的是北京那旮旯的事儿;
  蜗居说的是上海一面德额事体。

  奋斗讲的是年轻人如何盖房子;
  蜗居讲的是年轻人如何买房子。

  奋斗讲了几对年轻无知的男女的混乱爱情故事,主讲‘情’;
  蜗居讲了一帮青春渐逝的男女的疯狂同居故事,主讲‘性’。

  奋斗努力把青涩理想的青年慢慢塑造成成熟稳重的男人;
  蜗居试图把抛妻弃子的男人快速改造成重情重义的男子。

  奋斗让女人不相信男人;
  蜗居让男人不相信女人。

  喜欢奋斗的观众有些真的去奋斗了;
  喜欢蜗居的观众有些真的当二奶了。

  奋斗是冷酷现实的迷幻剂;
  蜗居是残酷现实的催化剂。

  奋斗满足了80后最后逝去的一丝幻想情节;
  蜗居刺痛了80后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

  

点子正近期“歪批”如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