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犄角旮旯:零打散装白酒

(2013-01-08 07:53:22)
标签:

休闲旅游

北京秘境

北京小吃

装白酒散

胡同游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今天开始,我的博文开设一个新栏目:北京犄角旮旯细密游。

   我将带大家钻胡同,进宅院,专找有老北京痕迹的地方,看看它们的前世与今生,访问一下还存世健在的人,了解一下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个游法,叫细密游,一般是去常规游到达不了的地方,也许是在北京生活了好几代也未必知道的地方,很多都在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里。

   最近看了一本书《北京秘境》,里面介绍了北京52个有故事的地方。我这个几代久居京城的老北京人,竟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地方没去过。

   这本书激起我再探北京犄角旮旯的兴趣,我要用相机拍更多的北京秘境,挖掘更多的老北京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北京曾经的厚重和美好。

   今天,先说一个很不起眼的,零打白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

                     这是一个有老东西的地方,紫铜做的水壶,是专门装梨汤用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2

           不仅有紫铜做的水壶,桌椅板凳也都是原木的,有着古色古香的雕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3

                                  还有竹藤提梁的蓝花瓷大茶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4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还卖散装白酒和散装黄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5

   酒放在老坛子里,用那个叫“提”的马口铁小舀子舀上来。这个“提”还是有点新了,竹制或木制的更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5(甲)

 标准的“提”应该是这样的,这张照片是本文发表18小时后,小碗干炸老师赠送的,详见文后“狗尾续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6

            这一“提”的重量是一两,对了,按现在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应该是50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7

 有句老话“紧打酒,慢打油”。“紧”为快的意思。由于油和酒的比重不一样,故此用提打酒要快,打油要慢,否则分量不准。  (这句话由“小碗干炸老师提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8

          通过漏斗,把酒倒进酒壶, 酒壶可装半斤酒,是陶制的,可以放在热水里温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9

                                这个店家小伙又告诉我一个秘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0

     两个酒坛,一个是白酒,一个是黄酒。封坛子的盖子很有学问,秘密就在盖子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1

                         原来是用小米做的坛子盖。外面包裹覆盖黄稠,很有豪华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2

                    小米是可以流动的,所以可以把坛子口封得很严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3

     除了小米,其他颗粒类粮食都可以,当然,粮食要足够多,否则,掉进酒坛洗澡就麻烦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4

散装酒,也叫零卖酒,上海人叫“零拷”。价格比瓶装酒便宜,但做假掺水也容易,除了正规饭店,很少有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5

               我们再看看其他北京小吃。这是紫铜壶里装的梨汤,煮得很够火候,有秋梨膏的感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6

                                这是老北京豌豆黄,装在紫铜盘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7

                              这是老北京糖火烧,里面有大量的麻酱和红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8

                               这是奶酪鱼,上面浇着很香甜的果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9

                                 这是老北京小豆糕,用红小豆的豆沙做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20

                                      生机勃勃的水仙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21

                                   石头心的饭桌,透着有历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22

             坐在这里,要上二两零打白酒,再叫上几种北京小吃,一定能找到老北京的感觉。

 

 

 

 

 狗尾续貂:

 

北京犄角旮旯:零打散装白酒
 
若您再去小吊梨汤,告诉老板在杭州老街那儿可以买到竹制的“提”。另,送您一张“竹提”照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1

                   小碗干炸老师赠送的“竹提”照片。谢谢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