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客串了一把"制片" (2)

标签:
我客串了一把制片写真集刘烨摄影拍摄日志中国青年出版社曹作兰 |
刘烨的这个活儿,虽然是拍照片,但完全是按拍电影来操作的。
轮到拍空中了。拍空中的通常方法是热气球和跳伞。
可是摄影师以前玩过这两项。他们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于是,确定了蹦极和蹦床。
蹦极的事比较好办。当时北京能蹦极的地方只有5处。像我这样爱玩的,虽然没敢蹦过,
但是都看过。
我选择了青龙峡。理由有4个:一是离的近,在怀柔,70公里不到,二是人少,不用包
场,三是跳台高,仅次于亚洲第一高台的朝阳公园,四是没有游乐园痕迹,它的跳台是
从险峻的山顶横空出世的,极为壮观。
我先派人用DV预拍了环境,提供给摄影师。
谁想摄影师有恐高症,到了上面,难受得不行,他让摄影助理抱着他的腰,咬着牙操作。
那天刘烨一共换了四种服装,上上下下蹦了四次。
下来后,刘烨吐了。
往回走了,刘烨才说,他也恐高。
我心里一热。
蹦床的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但蹦床必须有。要拍刘烨腾空跃起10米的空中造型,这个活儿除了奥运冠军
何雯娜之外,可能没谁干得了。
蹦床训练基地在福州。太远了,关键是太费钱了。
后来,反复托人打听,得知近在什刹海西岸的北京什刹海体校里就有一个。
兴致勃勃赶去。管蹦床的是一个特别有性格的老先生。
“你还来巧了,昨天成龙刚用完。什么价?半天4小时6000块,谁来都一样。”
接下来,他用大量时间夸奖成龙这个人怎么怎么好,怎么没架子,怎么特尊重他们,
还请他们工作人员吃饭。
于是,我也赶紧“套磁”:我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是这个体校的“女篮5号”,
我的教练姓周,想当年如何如何-----
一来二去,这个倔老头终于同意把租金从6000元降到4500元,而且答应给我们中国
青年出版社开正式发票。
“明天,我早8点给你们开门,你们几点来我不管,但是,只要超过12点,你们就得
再交钱。”
老头最后扔给我这样一句话。
晚上,我把老头的话"翻译"给刘烨:“明天如果我们晚来一小时,就是白扔1000多块,
晚来两小时,就是白扔2000多块-----”
刘烨善解人意:“曹老师,看您这么不容易,我尽量8点到。”
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些凌空而起,跳跃腾挪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