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茄子的做法茄盒的做法炸茄盒煎茄盒茄粑子孙朱朱美食 |
分类: 主食 |
我们从小长到大的家庭在各方面对我们的影响都非常大,饮食习惯尤其明显。譬如我受都是山东胶东半岛父母的影响,到现在都是最喜欢吃面食,人们常说的大工程的饺子对我家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因为我擀皮包饺子都可以用飞快来形容,馅料在我这里更是变化多端;还有在我成年前我都没有吃过淡水鱼,因为我父母老家河里的鱼老早的时候都嫌腥气是没有人吃的,他们都吃海鱼。所以以前用副食本买年节供应的鱼类时,我家选择的都是海鱼,而父母都是安徽人的老孙家选择的却都是淡水鱼~~
虽然从小就同住一个城市,我们的饮食习惯却因为大庆这个城市人口组成的特殊性而完全不同,特别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少有去外面和别人家吃饭的机会,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吃喝的。刚和老孙结婚时才发现原来他家和我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他家爱吃米饭,做的那些菜也和我家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让老孙能时常吃到那些他吃了好多年喜欢的饭菜,我和婆婆也学了很多,慢慢的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更丰富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要是说我小时候都没有吃过东北非常有名的酸菜和大酱大家肯定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事实却如此,因为我父母不吃也不会做,所以我们也不吃。我记得小时候我家旁边邻居有一家纯东北人,他们家的酱缸一年四季味道都非常大,有种臭脚丫子的味道(东北大酱发酵的时候就那个味,不过吃起来很香,味道就是现在哈韩的人喜欢喝的大酱汤用的那种酱味,就是东北手工酱的味道,我挺喜欢吃的,老孙和儿子不喜欢,我家吃的东北大酱都是买的东北没有那种味道的酱),现在每年我大姐都会做一些,分给爱吃的朋友,我大姐是从他婆家学来的。看来生活习惯也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东北的好多传统美食我都是17、8岁的时候从大姐夫那里开始接触的,并且马上就爱上了,所以现在除了我的籍贯里还填写着山东两个字,我已经彻头彻尾的成了真正的东北人~~~
我留给我儿子的饮食习惯应该是没有地域性的了,因为南北饮食文化的快速交融与贯通,大庆这地方各地的特色美食都能吃到,我也会在家里自己做那些在外面学到的祖国各地的菜肴,并且因为网络的方便快捷,淘宝购物非常简单,物品更是五花八门,连做西餐也不是难事,所以我家的餐桌应该是中国东南西北大融合捎带着国外的点滴,呵呵,美食已经开始打破地域国界了~~
不过,虽然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着变化,但是那些根深蒂固在生命里的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取代的,所以我们从小吃惯了的那些美食还是会牢牢抓住我们的胃。就像婆家的茄粑子(做法请点击:茄粑子--从婆家学到的家传美味)娘家的煎茄盒永远都是我们经常会强烈想吃的东西,毕竟它们见证了我们曾经美好的岁月~~~
婆家的茄粑子是饭菜一锅出,娘家的煎茄盒也是饭菜一锅出。婆家的茄粑子能吃出鱼的鲜味,我很喜欢吃。娘家的煎茄盒味道也是鲜美的不得了,在外面吃过很多次的炸茄盒还是没有娘家的煎茄饼好吃,我觉得韭菜和茄子应该也算是绝配,所以娘家的煎茄盒必须用猪肉和韭菜做馅,换了馅料味道就完全不对了~~
吃了婆家的茄粑子和娘家的煎茄盒我问老孙哪个更好吃,老孙不回答。还是我儿子聪明,说是都好吃,各有特色,谁也不得罪。确实是这样,都好吃,不分伯仲~~
所需原料:
茄盒料:胖一点大一点的嫩茄子2个、猪肉馅(带点肥的好吃)100克、韭菜150克、盐少许、酱油一勺、花椒粉少许、植物油适量、
面糊料:面粉100克、鸡蛋一个
蘸料:大蒜、酱油、醋、香油或辣椒油
具体制作方法:(馅可以多做点,分成份放冰箱里冷冻,烙馅饼吃也好吃)
1、将猪肉馅放入碗中,用盐酱油花椒粉调好;。
2、将韭菜洗净切成细末放入肉碗中,再放入食用油调匀成馅。做茄盒肉馅不用防水,以免出汁;
3、酱茄子洗净切成3毫米左右的两片相连夹刀片,两片之间有一点相连的就可以了,这样馅可以多放一些;
4、将拌好的馅逐个夹入茄夹中,全部做好后备用;
5、将面粉放入大碗中放入适量清水,搅成厚厚的糊状,千万不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以免起筋;
6、将鸡蛋打入面糊中,搅拌成可流动的稀面糊,后放鸡蛋这样面和鸡蛋不容易起疙瘩,我的面糊颜色发黄,是因为我用的都是笨鸡蛋(柴鸡蛋,散养鸡蛋);
7、将茄子夹逐个放入面糊中裹好面糊,边做边放入放了油的平地煎锅中;
8、用中大火先将茄盒的一面剪成金黄色,然后翻面淋少许油在锅底,然后盖上锅盖改微火煎焖5分钟左右直到金黄。盖锅盖的原因是这样容易熟透而且煎出来的茄盒非常软和。
9、吃的时候将蒜捣成泥放少许温水还有酱油醋和香油或者辣椒油沾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