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2019-01-21 05:08:49)
标签:

思泉的博客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地宫圣物”

七宝阿育王塔

佛顶骨舍利

分类: 苏沪拾零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七宝阿育王塔

 

“大报恩寺遗址”之所以闻名遐迩,正如前面所述,是因为2008年在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宋代)地宫,出土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国家级文物与佛教圣物,尤其是2010年“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和“诸圣舍利”的面世,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

地宫圣物,这幅介绍说得比较清楚。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地宫为圆形竖井式。在地宫中心距离、地表4.2米处,发现一块边长约0.9米、厚约0.25米的方形覆石。覆石提取后,其下露出了方柱状的石函。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石函高约1.5米,边长0.72米,由上部盖板、底部垫板和四周四块壁板拼合而成。其中北壁石板镌刻长篇铭文: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介绍了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的允许,修建九层宝塔之事,塔高二百尺,而塔内地宫中藏有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考古所见与碑文的记载完全相符。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在石函内发现有一座铁函,高1.3米、宽0.5米。这是中国从佛塔地宫中发现的最大的铁函。铁函顶部放置大量的铜钱,以及水晶球、玛瑙珠、串珠、鎏金银凤等供养器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在石函下,还有一个小型埋藏坑,其内出土瓷器等。

地宫从现存地表开口至埋藏坑底部共深达6.74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深的佛塔地宫。

地宫中的国宝,首推精美绝伦的七宝鎏金阿育王塔。这是中国出土的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格的阿育王塔,誉为“塔王”。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塔高1.2米,以檀香木制作骨架,外裹银皮,通体鎏金。塔上有 452个圆孔镶嵌“佛教七宝”——金、银、琉璃、砗磲(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誉为贝王)、玛瑙、玻璃和水晶。在阿育王塔前冠以“七宝”定语,正源于此。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塔内中空,盛放供养物品。塔盖顶部中心处立塔刹,刹柱根部套有两个圆环,从下向上设五层相轮,逐层内收,顶部为火焰珠和葫芦形宝瓶。塔盖顶部四角设四座山花蕉叶,与塔刹之间以链条相连,链下悬挂风铃。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塔体表面捶揲佛教纹饰与图案;塔盖底部四面分别捶揲“皇帝万岁”、“重臣千秋”、“ 天下民安”、“风调雨顺”四字吉语——从片子上看不出来。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冒出一个问题,大报恩塔底部的地宫里也有一座供奉感应舍利阿育王塔(参见《金陵杂记(六十二)——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新旧大报恩)》),那么势必其中有一座是山寨的,不知是哪一座?没查到介绍。

 

专家从塔内共发现了3000多枚“诸圣舍利”,并从金棺银椁中发现当今世界现存唯一的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以及10枚“感应舍利”(同样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在“塔王”周边,还陈列了国内其他12座阿育王塔的仿品,据说按1:1的比例。这办法不错,让观众对国内的阿育王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置于阿育王塔内的金棺银椁,有两套,一套是长方形银鎏金的金棺银椁,还有两件方形银函。

金棺,长13.1、宽6.3、通高7厘米。盖顶面五折,上饰莲花、凤鸟,两端也各饰一只凤鸟。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佛顶真骨舍利即瘗藏于金棺内。原件现存牛首山,以下片子是从“度娘”里找到的,在此感谢原作者!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银椁长18.2、宽10.5、通高19厘米,整体上可分为上椁、下座两大部分。上部的椁呈棺状,一端较高,一端略低,有盖有体。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银椁的下部为长方形须弥座。据介绍,银椁底部刻有铭文:“大卿施护佛顶骨”的字样,记录了佛顶骨舍利是一位叫施护的印度人捐赠的。史载,施护于公元980年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法,除了携带大量的佛经外,还有这珍贵的佛顶骨舍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不再啰嗦了。如果继续像上面那样解说,这一篇博文的文字太多了。

统而言之,地宫内,除了发现佛顶真骨、感应舍利等佛教圣物外,还出土了各类供养器物1.2万余件,包括金、银、铜、水晶、玻璃、玛瑙、丝绸等各种质地,成为继上世纪80年代陕西法门寺地宫之后,又一座震惊世界的佛门宝库。


上面提到的大、小两件方形银函。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以下依次为,银香薰——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银鎏金莲花宝子香炉——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刻凤穿牡丹纹银香盒——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砖雕佛首——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铜菩萨头——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鎏金佛像——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琉璃净瓶(复制品,原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水晶球——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镶银口蕉叶纹玻璃杯——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丝织品,有的还留下当时主事和施主的墨书题记——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金陵杂记(六十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地宫圣物”)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