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2014-08-18 05:08:16)
标签:

思泉陋室

嘉兴天主教堂

当时的规模“远东第三

圣母显灵堂

旅游

分类: 嘉禾纪事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天主教堂)


与“文生修道院”(参见《【嘉兴古运河游】(9)——文生修道院,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联袂晋升“国保”的天主教堂,属于运河聚落遗产,也应该为它单列一集。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正在维修的嘉兴天主教堂,旧称圣母显灵堂,俗称圣母堂、天主教堂,是嘉兴近代的标志性建筑,是天主教加尔默洛会(圣衣会)在嘉兴总部的所在地。

它始建于20世纪初叶,规模宏伟,全盛时期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现主体建筑遗存面积159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钟楼、中厅、大堂、祭坛、圣坛,以及周围的神父楼、神职人员住房等多处建筑组成,其规模,当时号称“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建筑风格为意大利哥特式,局部仿罗马,是建筑年代较早的西洋优秀建筑之一。从现存的天主堂主体建筑看,其精致的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建筑技术和造型风格堪称同时代、同类型建筑中的上乘之作。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几十年过去,天主教堂已经完全没有了全盛时期的形象,保存比较完好的也就是神父楼,一幢独立的三层四坡顶建筑,为仿罗马建筑风格。并已于2008年先行启动了神父楼的维修。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1917年,意大利籍神父韩日禄主持在嘉兴子城(参见《【嘉兴古运河游】(56)——子城,曾经是历代政府的所在》)旁修建嘉兴天主堂。当时许多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松木、彩色玻璃和彩色地砖,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墙体用砖由指定的嘉善干窑镇烧制,全部工程耗资八万多银元。

因资金短缺,工程持续了十三年之久,直至1930年春方落成,定名为“圣母显灵堂”。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天主教堂属于典型的拉丁十字式平面布局方式,正面(南端)为一对钟楼。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钟楼后接长方形中厅和两侧窄一点的侧廊,中厅和两侧侧廊同宽。后接大堂,大堂突出两翼,最后接祭坛与圣堂收尾,圣坛呈半圆形。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祭坛和圣坛与中厅在同一直线上,宽度相同。在两侧侧廊南端,西侧接小经堂,东侧接告解室和登临塔楼二层的楼梯。在祭坛和圣坛的两侧、大堂的北侧均布置有忏悔室。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由于思泉从未入内拍摄过,以下教堂内部的片子均借用嘉兴摄友的作品。在此,向他们致谢!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天主堂落成后,天主教法国巴黎遣使会运来重达六百多公斤的合金铸铁钟一口(不知如今在何处),悬于钟楼。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寇飞机屡犯嘉兴,天主堂的教徒们多次登上钟楼,撞响大钟,作为防空警报。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嘉兴天主堂基本上保持了西方建筑的原汁原味,没受到多少本土建筑的影响,只是在平面入口及建筑朝向上,没有按西方教堂圣坛坐东朝西的传统,而是遵照中国坐北朝南为尊的习惯布置。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如今,代表着西方宗教文化的教堂建筑在中国已留存不多,嘉兴天主教堂反映了当时西方建筑的艺术价值及社会文化积淀,为相关考证、研究提供了最具体的实物例证。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为此,2000年,天主教堂公布为嘉兴“市保”,2005年升级为“省保”,去年晋升为“国保”。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

为拍摄首图这张片子,思泉付出了血的代价。因为挖掘废旧的地基,凹坑里雨后留下一汪水,出现这样的倒影效果。一阵惊喜,踩空而摔了一跤,建筑垃圾上的钢筋划破皮肤,鲜血淋漓,所幸相机安然无恙。顾不得处理,连拍几张后才打道回府包扎。

不知修缮后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否?特再上一张,留记。

【嘉兴古运河游】(57)——天主教堂,当时的“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