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古运河游】(49)——三塔,曾经是嘉兴的地标

标签:
思泉陋室三塔茶禅夕照护塔纤石旅游 |
分类: 嘉禾纪事 |

很长时间以来,古运河畔的三塔作为嘉兴的地标性建筑而闻名于世。
古运河在这里拐了两个小弯。还是看“百度”地图说得明白——




-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26年二月号曾刊登过嘉兴三塔的照片并作介绍,此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香港、台湾等地相继刊载过三塔的照片,有的还出版过明信片。

(刊载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26年二月号上的三塔照片)
清代画家翁雒(1790~1849 年)在道光甲午年(1834年)画的嘉兴三塔,原画藏嘉兴博物馆(片子是从网上下载的,感谢原拍摄者)。还可见远处的西丽桥(参见《【嘉兴古运河游】(46)——朱彝尊,清初的“一代文宗”》)、通越门(参见《【嘉兴古运河游】(41)——范蠡湖公园内的建筑》)。

-
网上还找到一张1860年拍摄的嘉兴三塔,塔后是茶禅寺,塔和寺周边古树参天。拍摄人:L.G.Fres Cie。这与翁雒的绘画相差不大。
因为三塔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上述的照片是在重建之前拍的,尤显珍贵(本片及以上片、图均来自网上,感谢原发布者)。
三塔始建于唐代。传说这里原有白龙潭,大运河到此水流湍急,行船经常出事故。遂运土填潭,建塔三座,以镇“白龙”。从此,三塔又起到了航标作用,船工远见三塔,就谨慎慢行,可保平安,何况古运河在这里转了两个弯。

-
从上面的旧照片看得出来,三塔之北曾建有茶禅寺,始建年代稍晚于三塔。唐代名龙渊寺,五代吴越国时称保安院,宋代改称景德寺。相传苏轼曾到此地汲水煮茶,故寺中建煮茶亭。乾隆帝南巡经此,曾在寺中饮茶赋诗,题匾额名“茶禅寺”。清代将“茶禅夕照”列为嘉禾八景之一。
这座石牌坊记载了曾经有过的嘉兴一景。

-
牌坊两面四柱镌有四副对联。分别为:“龙潭映水三塔巍巍重现古河岸,法华品茗一倍悠悠细参世间情”;“一湾水前小心煮茶,三座塔下大意说禅”;“固然胜地一道石梁留史迹,岂似旧颜四周桑柘易层楼”;“古塔河水风浸影,禅门馨静茶泛香”。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和景点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