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古运河游】(1)——江南运河嘉兴北段历经变迁

标签:
思泉陋室江南运河嘉兴北段京杭大运河申遗沿岸城市中漏掉了嘉兴嘉兴古运河游 |
分类: 嘉禾纪事 |

(京杭大运河的一小段)
嘉兴是一座在运河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城市。
京杭大运河联合申遗,今年六、七月间将对其表决。不少博友早就开始考察、写博、呐喊,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思泉迟到了,这才赶来凑凑热闹。远处去不了,就围绕身边的嘉兴古运河,说说这一段沿岸的景点。
P2

-
P3

-
江南运河嘉兴段总长110.72千米(其中干线81.22千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老城的格局就是随运河而展开,形成古城“运河环抱,八水汇聚”的独特的地理态势。城内外难以计数的河道纵横交错,这些河流以及与其相伴的两岸民居、公建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P4

-
P9

(元代运河嘉兴段)
几千年来,运河之所以被人们不断地开掘、疏浚、养护、改造,使之变迁和发展,尽管其原动力来源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历代帝王统治的需要,但对于如今的嘉兴来说,首先是其生态功能,其次是航运功能,再下来是水利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景观功能,正因为如此,江南运河嘉兴北段的走向在改革开放后又历经几次变迁。
为了解决1999年特大洪涝(思泉趟没膝的水上班一个多月)暴露出来的城市防洪标准低、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当年底即启动大规模的市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42.5公里的防洪堤防,45座大小水闸,围住了嘉兴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从此,即便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嘉兴市区内也可高枕无忧。
也就是从那时起,将北面来的古运河在城北关上了“门”,新开的北郊河让运河在城北向西拐,绕过城市,在西南方与古运河对接。
P10

(苏州塘——穆湖溪枢纽工程。本图片来自网上。谢谢原作者!)
正是苏州塘——穆湖溪枢纽工程,自北面截断古运河(后面将列专集介绍)。上图,东西走向的是北郊河,西南角是穆湖溪,东南走向的才是古运河,这段叫“苏州塘”——通向苏州的古运河段的称谓。
那条横贯东西的公路并非高速,而是320国道的苏州塘桥。
苏州塘——穆湖溪枢纽工程的两座水闸。
P11

P12

P13

绕城而过的北郊河。
P14

(本图片来自网上。谢谢原作者!)
苏州塘——穆湖溪枢纽工程外的北郊河。
P15

P16

P17

P18

几十座大小水闸中的一座——王字圩站,位于P10图的西北角。地图上标的是“黄字圩”,嘉兴方言“黄”、“王”不分。
P19
P22

(拍自“苏州塘——穆湖溪枢纽工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嘉兴市内水网密布)
P23

-
清晨,古运河畔常常还能遇见鱼市,那得在“城管”放假的日子里抑或尚未上班的时段——渔民们与“城管”捉迷藏,像打游击似的。
昨天(周日)清晨,就有不少河鲜上市。思泉不时也在那里买些螺蛳——价廉物美的河鲜,花三、五元就能美餐一顿。
P35

-
P40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