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生化危机米拉·乔沃维奇文特沃斯·米勒列文杂谈 |
分类: 内地公映西方片 |
《生化危机4》:耍酷重生,3D无用!(系列最差一部)
当年《生化危机》推出第三部的时候,系列掌舵人保罗·安德森就打出“终结篇”旗号宣告三部曲正式告终。结果刚过3年第四部又新鲜出炉了,可见当年的说法完全是挑逗影迷观影热情的骗局,从哪方面看都不能当真。首先,作为纯商业化的卖座电影系列,不榨干最后一丝剩余价值,出品方是绝对不会收手的;其次,从剧情上看,第三部结尾根本不像是要终结故事的样子,而是有意留出了制作续集的空间。此外,只要《生化危机》游戏还能大卖,那么作为游戏大广告的电影系列怎能停止呢?所以别说第四部,就是像《电锯惊魂》系列那样一直没完没了地拍下去也毫不奇怪。至于影片质量嘛,A级末B级头的制作水准,虽然称不上有多精彩但也绝不难看,属于标准的爆米花影片,至于主打的3D牌也不过是个忽悠人的噱头,真正能让人感到到立体效果的镜头屈指可数。
《生化危机4》说是三部曲之后重新开始的新篇章,其实跟前三部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逃亡求生”依然是影片主题,剧情也是“先打僵尸,再战保护伞公司”的老套路,场景设计也延续了第三部“末世名城”模式,继“沙漠拉斯维加斯”之后又用特效搞出个“废墟洛杉矶”。主要角色还是主人公爱丽丝外加一个美女和一个酷哥的打怪小组。其他配角仍是此类科幻惊悚片的惯常配置,身份性格各异,但必有一个自私鬼破坏团队和谐。不过最终这些配角存在的意义就是“死给你看”,以各种死法在逃亡路上给观众制造惊悚刺激。尽管宣传上把本片吹得天花乱坠,但只要同前三部一对比,就会发现,论惊悚本片比不上第一部,论火爆比不上第二部,论特效比不上第三部,能突出本片“系列重生作”特点的只有动作戏中让主角尽情耍酷的几个超慢镜场景,看上去还算是有个性。至于系列首部3D片的概念,笔者则根本不把它看成本片的特色,因为无论导演保罗·安德森如何吹嘘他使用了如何先进3D摄影设备,但实际呈现出的立体效果跟那些2D后期转3D的《诸神之战》、《唐吉可德》之流没什么不同,仅仅有爱丽丝低头躲避巨斧、子弹空中飞行等有限的几个镜头有立体感,其他场景的立体效果几近于无,只不过是个圈钱的噱头罢了。
演员阵容虽然延续了第三部米拉·乔沃维奇和艾丽·拉特两大美女吸引眼球,又加入了因《越狱》而名声大噪的文特沃斯·米勒,但角色的光彩度并未因此增强,反而让人有失色之感。米拉·乔沃维奇作为担纲主角疲态尽显,角色的生动性和活力跟前三部相比明显下降,艾丽·拉特依然是发挥着“物美价廉”的花瓶作用。最让人失望的是文特沃斯·米勒,如果说他在《越狱》中除了耍帅之外,睿智和深情也是吸引观众的亮点的话,那么本片中他除了耍帅什么都没有,仅仅是作为大众熟脸和男色消费对象而存在,反倒比两个女主角更像“花瓶”。
此外,《生化危机4》也充分体现出作为一部“圈钱片”剧情粗糙、BUG不断的本色。导演为了平衡剧情专门在开头解除了爱丽丝的超能力,但她却能奇迹般地在坠机爆炸中生还,一点解释都不给太不像话。至于片中的保护伞公司更让人觉得十分脑残,地球都被生化僵尸毁灭得荒无人烟了,公司还要对少数的幸存者大开杀戒,行为动机毫无合理性可言。不少影迷对《生化危机》系列的观感都是越拍越差,但为什么还能在票房上保持稳定的赚钱态势从而不断推陈出新?原因就在于该系列虽然绝对来说水准平庸,但相对来说却定位准确、特点突出。虽然跟《变形金刚》系列、《蝙蝠侠》系列这种好莱坞顶级制作没法比,但放在一众水准同样平庸的B级片中就会比较突出,尤其在僵尸片中鹤立鸡群,比起“28天系列”和“活死人系列”明显场面更大、特效更多、更为火爆刺激,具有更强的商业娱乐性。而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独特的个人魅力也是影片的卖座保证,她不同于《异形》系列的西格妮·韦弗和《终结者》系列的琳达·汉密尔顿那种男性化色彩浓厚的“肌肉女”,而是在强悍之中包含着女性的脆弱和性感,本系列中她的一身性感红衣将她的迷人魅力充分展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无疑已经成为影史的经典造型。(文/列文)
前一篇:《李小龙》:岁月神偷李小龙
后一篇:《赵氏孤儿》范冰冰戏少非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