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2010-02-22 15:00:53)
标签:

牌坊

牌楼

棠樾牌坊群

孝子坊

慈孝里坊

骢步亭

义行坊

节孝坊

尚书坊

    春节前自驾皖南行,古徽州几个地方数歙县离杭州最近,其镜内的棠樾古牌坊群自然就成了第一站。景区实行与鲍家花园一同销售的套票80元,有点小贵。

    牌坊,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崇高荣誉的象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牌坊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百余个,而棠樾牌坊群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明建三座,清建四座,共七座古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鲍灿孝行坊

    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其孝行感动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因鲍灿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故赠兵部右侍郎衔。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狮子滚球飘带纹饰的月梁,部分狮身已损毁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另一面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慈孝里坊

    为旌表宋末处士鲍宗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请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朝廷为旌表他们,赐建此坊,追表所居里——棠樾为“慈孝里”。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另一面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

    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据县志记载,汪氏为棠樾人,25岁守寡,45岁去世,守节20个春秋。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从侧面可同见其余四座牌坊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另一面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骢步亭

    建于明隆庆年间,棠樾人都匀知府鲍献书与侄元臣同建。取《汉书·列异志》中骢马御史之典。亭屡圮屡修,现亭为乾嘉年间重建。额文“骢步亭”三字,为清书法家邓石如手笔。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乐善好施坊

    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乐善好施”四个大字清晰可见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另一面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

    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据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尽心抚养前室之子,直至其成家立业。吴氏守寡31年,60岁辞世。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导游告诉我,因吴氏不是正室,所以牌坊坊额上“节劲三冬”的“节”的繁体字的下部是明显偏斜的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鲍逢昌孝子坊

    建于清嘉庆二年。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据记载:逢昌之父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信,顺治三年,逢昌才14岁,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终在雁门古寺与父相见,并将父请回家中。后其母重病,他又攀崖越洞,采药医治,更能割股疗母,因造此坊。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另一面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鲍象贤尚书坊

    明天启二年建。据县志记载:鲍象贤嘉靖八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死后封赠工部尚书。牌记因旌表他镇守云南、山东有功而建。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另一面

 

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

 

    棠樾牌坊群记录着鲍氏家族明清两代四百年间的显赫。这个家族亦官亦商,创造了上交天子,官位显赫,藏镪百万,富可敌国,两代皇帝旌表同一家族的神话。他们在挥霍享乐之余,“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修造了一系列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建筑物,牌坊群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几千年来,儒家孔孟之道经久不衰,更经董仲舒等人概括为“忠孝节义”后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到如今,这种封建礼教思想,除了“节”有很大改观外,其他仍深值国人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