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五:射中的中(zhòng)

(2011-04-29 14:47:02)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商金

周金

籀文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在《破譯24:上 下》中,我考證了位于上下之間的名詞的中,在甲骨文中這個中本義為天地之間的氣;在《破譯27:中(方位詞)》中,我考證了与四周距离相等的方位詞的中,它的本義是作为某一地理区域的中心。但是在甲骨文中還有一个作为動詞的中,它的本義是射中、命中、遭受、正好對上的意思。命中的中甲骨文如圖: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五:射中的中(zhòng)  398 中   這個中字在殷商甲骨文系統中并不是一個孤證。

卜辭:“侑成。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祖乙”《甲骨文精粹釋譯》38

卜辭:“丙午卜。中丁歲竝酒”(同上500

卜辭:“癸酉。貞:方大出立中于北土”(同上518片)

甲骨文中的第十一代商王中丁都是用這個中字表示的。這說明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中丁有可能是一個射箭技藝超群的商王。從我已經考證的商王名字看,大多數商王的名字象後世皇帝的諡號一樣,其中都包含著對該商王的歷史評價。

中,從丨從口,是一個會意字。這個字從甲骨文開始,到西周金文(兮仲簋,中甗,王作仲姜鼎),再到春秋戰國簡書(老子甲13,五十二病方247,一號墓竹簡185),再到戰國古文,《說文》的籀文,直至小篆,一直以這樣的字形發展,有一條清晰的歷史發展軌跡。在這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一直是從丨從口的,沒有第二種字形。

那麼,這個字爲什麽採用了這樣的造字呢?它的本義是命中的中嗎?爲什麽用這個從丨從口得會意來表示這個命中的中呢?這樣三個問題的解決一定和殷商和西周的歷史背景有關。卜辭中除了中丁並沒有其它詞條可以借鑒,所以我們只好到西周史料中尋找證據:

《周禮·大史》:“凡射事。飾中。舍筭。執其禮事。”注:“舍讀曰釋。鄭司農云:‘中所以盛筭也。’”這裡的“中”是盛放“筭”的盤子。飾中就是裝飾盤子,舍筭就是放置竹制的籌碼。籌碼是用來計數的。所以從口,口是長方形的盤子。從丨,丨就是籌碼。

《儀禮·大射》:“大史釋獲。小臣師執中。先首坐設之。東面退。大史實八筭于中。橫委其餘于中西。興。共而俟。”這是大射禮中計算并解釋射箭成績的記載。有小臣師手捧“中”,大史執筭。也就是說這個甲骨文的中字,實際上是計算射箭的籌碼和盛放籌碼的盤子的會意。其場景描述是:

大史面向北設中,這個設中類似我們今天體育比賽的裁判員席。在射禮開始以前,所有的筭籌都是放置在盤子——中——的西邊的。以後每射一次,設中了侯(靶子)便從盤子的西邊筭籌中拿出一根筭籌豎直地放置在盤子上;沒有射中便將筭籌橫放在盤子的西邊。當射箭完成時,東邊的筭籌全部拿完,凡射中的就豎放在盤子的上面,未射中便橫放在盤子的西邊。射箭的成績一目了然。

甲骨文中的會意就是一根筭籌豎放在盤子上,表示“射中一次”。

我們看一看戰國的籀文中就會有進一步的理解: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五:射中的中(zhòng) 它從口從丨。當大史面向北面時,東邊和西邊、各有兩根筭籌。注意中間的筭籌和兩邊的筭籌是分開的,不是一體的。有興趣大家不妨將這個籀文的中和甲骨文的方位詞的中比較一下,方位詞的中所有筆劃(曲柄,旌麾)都是連為一體的。我們再看一看商代的《中山斧銘文》里的中字: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五:射中的中(zhòng) 和方位詞中字相比,甲骨文動詞的中,只有一口一丨,金文中多了四根筭籌,上下各為兩根。商金在同一側,周金在兩側(和周禮有關)。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動詞中的本義:射中一次。引申義:命中、遭受、正好對上。如中毒,中暑等。

    現代漢語的中字,在甲骨文時代有三种字形。它们分别代表名詞中間的中,方位詞中央的中和動詞射中的中。這又一次證明:甲骨文是一义一字一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