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二十五:射中的中(zhòng)

标签:
甲骨文本义中商金周金籀文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在《破譯24:上
中
下》中,我考證了位于上下之間的名詞的中,在甲骨文中這個中本義為天地之間的氣;在《破譯27:中(方位詞)》中,我考證了与四周距离相等的方位詞的中,它的本義是作为某一地理区域的中心。但是在甲骨文中還有一个作为動詞的中,它的本義是射中、命中、遭受、正好對上的意思。命中的中甲骨文如圖:
卜辭:“侑成。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祖乙”《甲骨文精粹釋譯》38片
卜辭:“丙午卜。中丁歲竝酒”(同上500)
卜辭:“癸酉。貞:方大出立中于北土”(同上518片)
甲骨文中的第十一代商王中丁都是用這個中字表示的。這說明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中丁有可能是一個射箭技藝超群的商王。從我已經考證的商王名字看,大多數商王的名字象後世皇帝的諡號一樣,其中都包含著對該商王的歷史評價。
中,從丨從口,是一個會意字。這個字從甲骨文開始,到西周金文(兮仲簋,中甗,王作仲姜鼎),再到春秋戰國簡書(老子甲13,五十二病方247,一號墓竹簡185),再到戰國古文,《說文》的籀文,直至小篆,一直以這樣的字形發展,有一條清晰的歷史發展軌跡。在這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一直是從丨從口的,沒有第二種字形。
那麼,這個字爲什麽採用了這樣的造字呢?它的本義是命中的中嗎?爲什麽用這個從丨從口得會意來表示這個命中的中呢?這樣三個問題的解決一定和殷商和西周的歷史背景有關。卜辭中除了中丁並沒有其它詞條可以借鑒,所以我們只好到西周史料中尋找證據:
《周禮·大史》:“凡射事。飾中。舍筭。執其禮事。”注:“舍讀曰釋。鄭司農云:‘中所以盛筭也。’”這裡的“中”是盛放“筭”的盤子。飾中就是裝飾盤子,舍筭就是放置竹制的籌碼。籌碼是用來計數的。所以從口,口是長方形的盤子。從丨,丨就是籌碼。
《儀禮·大射》:“大史釋獲。小臣師執中。先首坐設之。東面退。大史實八筭于中。橫委其餘于中西。興。共而俟。”這是大射禮中計算并解釋射箭成績的記載。有小臣師手捧“中”,大史執筭。也就是說這個甲骨文的中字,實際上是計算射箭的籌碼和盛放籌碼的盤子的會意。其場景描述是:
大史面向北設中,這個設中類似我們今天體育比賽的裁判員席。在射禮開始以前,所有的筭籌都是放置在盤子——中——的西邊的。以後每射一次,設中了侯(靶子)便從盤子的西邊筭籌中拿出一根筭籌豎直地放置在盤子上;沒有射中便將筭籌橫放在盤子的西邊。當射箭完成時,東邊的筭籌全部拿完,凡射中的就豎放在盤子的上面,未射中便橫放在盤子的西邊。射箭的成績一目了然。
甲骨文中的會意就是一根筭籌豎放在盤子上,表示“射中一次”。
我們看一看戰國的籀文中就會有進一步的理解: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動詞中的本義:射中一次。引申義:命中、遭受、正好對上。如中毒,中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