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二百十三:西

标签:
甲骨文本义西玉殷商史记·夏本纪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如果一个殷商时代的人在没有系统文字的条件下要创造一个字——西方的西字——他会怎样去造这个字?我认为他会选取和西方有关的一些独一无二的东西,利用象形或者会意的手法来创造这个西字。
例如:西下的夕阳。这个夕阳很不好表现;
它不是夕陽,不是西風,不是崑崙山、不周山、懸圃和建木。古文字學家們認為這個甲骨文西字象一個鳥巢。《說文》“西。鳥在巢上。象形。”大致的推理是,每當太陽西下的時候,鳥就會回到鳥巢,所以用鳥巢代表西方。這是一個非常牽強的推定。
質疑:首先這個西字的甲骨文和太陽無關;其次該字和鳥巢也沒有形象的吻合;第三鳥歸巢應該是從隹從巢的會意,它不存在鳥歸巢的會意;第四上圖例三例四是封閉的圖形說明這個甲骨文西字並非鳥巢的象形而另有它指。
從卜辭看,這個西字本義確實代表西方。
卜辭:“來雨自西”(粹800)“西土受年。吉”(粹907)
所以它一定是和殷商國都的殷墟的西邊有聯繫。我們在既往的甲骨文比較研究中發現,這種聯繫往往是一種和殷商王朝的統治很密切。當時殷商王朝的西邊是雍州和梁州。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两個州的物產,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啓發,見《禹贡》梁州和雍州贡品:
梁州 |
浮于潜,踰于沔 入于渭,乱于河 |
璆鐡银镂 |
散货水运 |
雍州 |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
璆琳琅玕 |
散货水运 |
從上裱中我們看到,位於殷商最西邊的是雍州。根據《尚書》和《史記》的記載,雍州自從大禹時代就開始承擔進貢的義務。其進貢的主要物品是:璆琳琅玕
每一個甲骨文西字都可以分成兩個部份:而中間的字符正是甲骨文的玉字:所以甲骨文的西字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會意字,從玉從凵。這裡的凵就是外包裝,所以它可以是開口的,也可以是封閉的。這樣我們就找到了甲骨文西字的本義:雍州進貢的一包一包的玉石。因為雍州是殷商統治下最西的版圖,所以用雍州進貢的玉石來代表西方。從而通過會意引申出了這樣一個方位詞:西。
在殷商甲骨文造字中經常採用九州各地進貢的貢品來參與造字。例如我們已經考證的淮,濼,龝(秋),以及本字西。至此,我已经完成了甲骨文方位词东、南、西、北四个字的完整考证。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西的本義:雍州進貢的一包一包的玉石。從玉從凵,會意字。引申為方位詞:西。
參見:
《破譯10:殷商的計時方法(白天)》
《破譯167:南》
《破譯179: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