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六十八:相 省

标签:
甲骨文相省本义卜辞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說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于木。《诗》曰‘相鼠有皮’。”
《說文》:“省。视也。从眉省屮。”
通过将甲骨文造字和《說文》本义的相比较,我们会发现甲骨文的造字比《說文》要科学得多,严谨得多。按照《說文》本义,相和省基本可以归入同义词。这在初创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是奢侈的,甲骨文是一字一形一义的。就是说一个本义只有一个字形相对应,不会有第二个同义词。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和省作为动词运用时,差别是明显的:
相:“相爾茅矣”“相彼鳥矣”“相彼投兔”“相彼泉水”
省:“帝省其山”“省此徐土”(《诗经》中省字共两见,均作君王省视解。)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相是针对一样具体的东西进行观察;而省在《诗经》中是用于帝王的省视,当然“省”比起“相”就要深刻、仔细得多了。省和相的这种区别不是在《诗经》中才有的,而是在甲骨文造字中就已经蕴含了这样的本义上的区别,而甲骨文本义上的区别又是通过造字时字形上的区别来规定的。见上图:
相。从目从木。本义为用眼睛观察一棵树,即对一个目标的总体观察。如上文《诗经》中的茅、鳥、投兔、泉水等等。甲骨文相中的木的位置是有变化的,可以在右侧,也可以在目的上部。这意味着眼睛观察的角度不同,并不能改变甲骨文相字的本义。这种结构上的位置异构现象有时会改变甲骨文本义,这是需要注意的。
省。从目从屮。在《破译26》中,论及屯和屮的本义区别时我的观点是:屯字的本义是:萌生,草在地下土中。而屮的本义是:初生,在地的表面。屯的一横表示地面,屯比屮只多了表示地面的这一横。可见甲骨文的造字者采用了最简化的造字方式。所以甲骨文省的本义就是用眼睛去观察一棵初生出地面的小草。这种观察应该是距离很近的,深刻而仔细的。这也就是甲骨文省和甲骨文相的程度的不同,也是两者本义上的不同:
卜辞:“相日今允雨”(前5·25·5)观察太阳之意。
卜辞:“甲辰。帚相示二矛岳”(佚999臼)相示应解释为巡视检查祭祀坛或者祭祀台。
卜辞:“叀盂田省。亡”(甲357)我有考证,盂为一种祭祀,盂田应与盂祭有关。
卜辞:“……貞。王往省牛”(前3·23·2)
我们看到在卜辞中相就是观察一个个具体的目标物,而省就已经被用于商王的省视。这个本义到了《诗经》时代就被专用于帝王的省视了。但是其伏笔还是在甲骨文省的造字结构中。不过省字专用于帝王可能与《易·觀卦》不无关系:“象曰:风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设教。”这里的省就将君王审视的含义固定化了。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相的本义:观察一株树。动词。引申为查看某物。
省的本义:观察一棵草芽。动词。引申为仔细地察看。引申为君王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