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甲骨文字之一百五十八:删

标签:
甲骨文本义删简册修整修改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删,从刀从册。但是对删字在殷商时代的本义的解释却很值得仔细琢磨一番:
《說文》“删。剟也。从刀册。册書也。古以簡牘故曰。孔子删詩言有所取舍也。会意。”
许慎的定义是针对用竹简编制成简册而言,所谓剟我们今天的方言依然在使用。俗话说“我剟了你”或者“把猪菜剟一剟”意思就是用刀砍或者用刀切的意思。显然许慎在这里的定义是在用竹片编制简册时将两端长短不齐的部分用刀修整好。但是“孔子删詩”就已经不再是修整竹制简册了,而是针对《詩經》的内容的取舍而言。也就是说至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删已经有了取舍文字内容的引申义了。由修整硬件到修改软件,这是汉字删本义的一个进步。既然对内容有所取舍,也就应该有了用刀将竹简上的欲改正的内容刮除,并在刮削处补写上新的内容的修改方法。
《廣韻》删“又除削也。”这里的除削正是将竹制简册上的简书中需要删改的地方用刀刮除,然后可以写上改正后的内容。这里我们清晰地看到删的本义由修整竹制简册转移到了修改简册上书写的文字内容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廣韻》虽然是宋代成书,但是它在以前历代的韵书的基础上编修的,是我国宋以前的韵书的集大成者。
《漢書·律歷志》“删其僞辭取正義著於篇。”这就已经到了现代汉语的定义:删改文章。
所以汉字删的历史进化路径是:修整竹制的简册——修改竹制简册上的简书文字——修改文章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删字早在一期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甲骨文删引发了一连串的非常重要的殷商考古学的思考:
一,
二,
三,
四,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删的本义:用刀修整竹制简册。动词。引申义:用刀刮除竹制简册上欲改正的字迹。动词。引申义:删除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