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胚胎崇拜

标签:
玉猪龙胚胎崇拜比干二里头文化 |
分类: 远古史 |
但是,既然是对猪的崇拜,很奇怪,为什么它不做成猪的形状而弯曲成所谓龙的形状?为什么红山文化出土的都是这种环形的玉猪龙?既然红山文化崇拜猪,那就应该有其他猪的造型的文物。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而几乎同时代的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还是一只石头的野猪。所以,不能简单的用玉猪龙来说明论证红山文化人类已经完成了猪的人工养殖。
也有另一种意见说玉猪龙是性崇拜,因为玉猪龙像一个子宫中的胎儿。这个意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红山文化正是我国的父系社会,已经形成了私有制。既然是私有制,孩子也就成为父亲的私有。如果人们已经知道交媾会怀孕生子,人的胚胎就不再是被崇拜物。为什么不用生殖器崇拜而用这种人的胚胎作为性的崇拜对象呢?说明人类在胚胎崇拜时期,一定是不知道胚胎形成的原因的.所以形成胚胎崇拜的时期一定是在父系社会以前,即胚胎崇拜起源于人类的母系社会.
所以,作为红山文化特有的唯一的造型,玉猪龙(其实玉猪龙在全国很多地点都有发现,不仅仅局限在北方)一定是有特定含义的。那么其他文化有没有玉猪龙造型的类似崇拜呢?玉猪龙造型到底是怎样一种崇拜呢?
无独有偶,在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长江以南的良渚遗址分别出土了这样的两组非常相似而又非常奇怪的符号:
我国远古通过解剖了解人类自身是有根据的:
“淇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老人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也。’纣乃于此斫胫而视髓也。”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史记·殷本纪》
胚胎崇拜为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所证实:远古的胚胎崇拜在民间故事中一直被保留到现代。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伏羲考》一文中,归纳了专家学者们从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民俗中收集到的四十九个民间故事,其中有大量的故事涉及:一,人是肉球变成的。二,这种变成人的肉球、肉块、肉团是没有四肢的,没有头尾的,没有面目和五官的。(这正是胚胎行程中的形状)。三,由怪胎形成的(这是对胚胎的另一种解释)。四,从血盆里形成的(血盆即为母体,分娩时母亲要流大量的血)。这些都记录了远古时代人类对胚胎形成人的最原始的研究和记忆。这些民间故事的远古起源应该就是人类对胚胎的原始崇拜。他们与良渚胚胎符号、玉猪龙以及夏二里头胚胎符号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人对十月怀胎的文字记载已经是商朝以后的事情了:人“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肤。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已成,五脏乃行。”
“人一月而膏。二月而脂。三月而胎。四月而胞。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已成,五脏乃行。”
“人一月而膏。二月而脉。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体已成,五脏乃行。”
研究之细,记载之详尽开世界之先河。但是中国的远古人类认识胚胎发育的文明过程却经历了母系社会、父系社会以及后来的夏商两代。经历了由发现、观察、思考、崇拜到成为科学的完整过程。从母系社会开始,我们的远祖就一直在探寻自己的来源,终于他们发现了胚胎,发现了这就是人种,这就是人的起源,这,就是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所以他们崇拜人类的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