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达,为了告别的怀念(图)

(2009-06-23 22:17:48)
标签:

摄影

胶卷

柯达公司

胶片

kodachrome

it

分类: 羊眼珠--我的摄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上图是柯达的其中一个经典广告,“路霸”不会认为这也很黄很暴力吧?柯达早期的广告以易于拍摄的场景及孩子、狗、朋友等家庭生活为题材。在现代广告创意的“三B要素”(即婴儿、动物、美女)中,柯达在早期就占了两“B”。柯达的成功决非偶然。

    作为柯达历史最久的胶卷,数十年来,摄影人用Kodachrome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从难忘的家庭回忆到改变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随处都可以见到柯达的身影。然而早就被数码相机判了死刑缓期执行的Kodachrome,现在不得不含泪走进历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年。柯达已经领了74年了,现在告别,也应该别而无憾了。

    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摄影人现在纷纷选用数码相机,所以柯达公司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停止生产Kodachrome品牌的胶卷。Kodachrome是全球首款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彩色胶卷,投产至今已经有74年。但是,如今的Kodachrome胶卷在柯达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却十分尴尬,仅占柯达静止图像胶片总销售额的1%,而且,全世界仍在产生这种胶片的实验室目前只剩下一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曾几何时,Kodachrome因其丰富而逼真的色调和醒目的色彩受到摄影师的青睐。它的全盛时期是在上世纪50和60年代,近些年已接近默默无闻。许多职业摄影师觉得,Kodachrome的优势正在被现代数码照片吞食。所以,它最终被数码照片取代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但我相信每一个照过相或玩过摄影的人都不会忘记Kodachrome帮我们留住的每一个精彩瞬间。1963年,亚伯拉罕·扎普鲁德正是使用Kodachrome胶片拍到了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画面。Kodachrome胶卷更是因著名歌手保罗·西蒙1973年的歌曲《Kodachrome》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在歌中唱到:“它们给了我们亮丽的色彩,为我们带来夏日的绿色。它让你觉得世界充满阳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柯达胶片记录下肯尼迪遇刺的珍贵画面

    据柯达估计,Kodachrome胶卷存库将在今年秋天售完。柯达总裁玛丽·简·海尔雅说:“今天,绝大多数摄影师更喜欢选择新技术拍摄,无论是胶卷,还是数码相机。说实话,让Kodachrome退出历史舞台的确是个特别困难的决定,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一个标杆。”

    海尔雅坚称,尽管Kodachrome胶卷即将成为历史,但柯达仍会继续生产摄像胶片,能生产多久就生产多久。她同时指出,许多专业摄影师仍然拒绝使用数码相机。他们是真正的柯达粉丝。

    小小杨不是柯达的粉丝,但从有了相机的那天起,就柯达结下了不解之缘。看到Kodachrome“退休”的消息,我把我们全家的相册全翻了出来,竟然有十几本!其中多数是儿子的照片,有部分是用柯达胶卷照的,用柯达相纸洗的。正如柯达广告“留住精彩瞬间”所言,这些照片完整地纪录下儿子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步。如果没有柯达们,我们的生活当然仍会继续,但至少会少些色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我家几年来积攒的相册,但最近几年已经弃用胶卷,改用数码,这些相册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从1886年创办至今,柯达已历经百年沧桑。百年风雨兼程,柯达始终占据着世界感光业的霸主地位。
    1886年,乔治·伊斯曼研制出第一架自动照相机,并给它取名为“柯达”,柯达公司从此诞生。柯达在第一个广告中郑重承诺:“你压下按钮,其余由我负责!”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最早的相机,庞大得要用一匹马才驮得动。柯达不遗余力,在让相机“人人都会用”方面建树颇多。
    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掉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售的世界最高记录。
    1966年,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2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2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1/6。
    1996年,柯达在世界名牌顾问公司的全球十大品牌排行榜中位居第四,仅次于麦当劳、迪斯尼和可口可乐。“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数码相机群雄并起,柯达估计很难重温独霸天下的“辉煌一刻”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自从有了数码相机,我原来的那部奥林巴斯就被锁进了抽屉。这张照片是上周日傍晚送儿子到学校,在回来的路上隔着汽车玻璃拍的。地点在西北四环,中关村附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走到体育大学南侧的大桥上拍的西山余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到家后,在停场上拍的“蓝天”。

 

推荐:荷叶上的ThinkPad(组图)

      毛骨耸然:避暑的另类方式(图)

      世界第一小人(组图)

            催眠的彩虹(图)

      太空婚礼:嘴巴与嘴巴成功对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