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鸡(组图)

(2008-11-17 20:47:45)
标签:

恐龙

甲骨文

祖先

古生物学家

部首

杂谈

分类: 羊屎蛋--我的观点

我是鸡(组图)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是一筹莫展,你让他们找出正确答案,比让他们下蛋还难。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最近这个问题有解啦!

    加拿大两名古生物学家声称,一个罕见的化石恐龙巢穴帮助他们解答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大约7700万年前,一只小型食肉恐龙静静地坐在巢穴里孵蛋,这个巢位于一条布满沙子的河边。可能是因为水位突然上升,这位恐龙妈妈逃命去了,将没孵出来的几枚蛋留在了原地。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巢是个直径约0.5米的沙堆,重约50公斤。阿尔伯达卡尔加里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达拉·泽勒尼茨基是第一位分析这个恐龙巢的科学家,他表示,在恐龙进化成鸟类之前,它们就已经开始筑像鸟巢一样的巢,产像鸟蛋一样的蛋了。泽勒尼茨基说:“所以,蛋出现的时间肯定比鸡早。食肉恐龙产下这些蛋后,才一步步进化成了鸡(鸡也属于鸟类的一种)。”因此,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古老问题现在变成了:先有恐龙,还是先有蛋?

    解决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再来探究一下“鸡”这个汉字是如何造出来的。正如上面所述,鸡属于鸟类的一种。要说清楚“鸡”的来历,自然避不开这个“鸟”字。史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弓箭、猎网,鸟便成了人类的食物。上古时代,鸟的种类和数量都多得让我们难以想像,所以,在古汉字中,以“鸟”为造字构件或偏旁部首的字,也比以其他动物为部首的字多得多。“鸡”便是其中之一。

    在甲骨文中,“鸡”是一个标准的象形字我是鸡(组图),看上去,它就是一只的活生生的鸡,其实,在甲骨文中,“鸡”还有一种写法我是鸡(组图),这是一只用绳子系住并用手牵着的鸟。这说明我们的祖先过去养鸡是用绳子拴着养的,只不过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选育,鸡慢慢失去了远距离飞翔的能力,成为一种家禽,后来的人养鸡也就不用再拴着养了。

    你仔细看便会发现,甲骨文中的鸡都有鸡冠,你在甲骨文中见不到母鸡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人刚开始养鸡时并不是为了让它们产蛋,也不是为了吃它们的肉。养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它报时(打鸣)。古代外出找猎,没有朝九晚五之说,但时间观念还是要有的,最起码应该知道天快亮了吧?而那个时候既没有劳力士,也没有欧米茄,会打鸣的公鸡便被派上了大用场(你看,人类重男轻女、重公轻母的思想,那个时候就有了)。《说文解字》解释为“鸡,知时畜也”,也就可以理解了。

    鸡在古代又被称为“报时神”,由此可见,那个时候,人们对鸡非常尊重。西汉大学者刘向对鸡大加赞赏:“头戴冠者,文也;足付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至于“无鸡不成宴”,鸡成为招待宾客的上等食物,那是后来的事了。

    那么,“鸡”的读音“ji”又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这种家禽称为“ji”,而不是其他呢?这个问题仍然与古人刚开始养鸡时用绳子系着腿或脖子养有关,“鸡”的读音正是从“系”演化而来。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将鸡奉为神,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鸡”被赋予了另一个含义----妓。如果我们祖先有知,不知道会做何感想。那么,是谁第一个把妓女称作“鸡”呢?这个问题已经很难考证。普遍的说法是,我们中国人讲究含蓄,开口妓女,闭口妓女,太难听,于是,找个谐音字“鸡”取而代之。

    鸡就这样蒙受了不白之冤,与妓画上了等号。而妓们更有一肚子委屈:我们出卖的是肉体,你们出卖的是灵魂;出卖肉体是犯罪,出卖灵魂呢?当然了,她们不可能跑到大街上说理去,否则便会被讥讽为“鸡同鸭讲”!

    亲爱的看官,我相信你是清白的----喜欢吃鸡,但从来没有找过“鸡”。所以,给你普及一点鸡的知识,让你看看鸡究竟是如何出生的: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我是鸡(组图)

 

推荐:十大未来派概念笔记本电脑

      小区真色:此色非彼色

      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