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何时不再“盖”房子?

(2008-05-16 16:46:47)
标签:

建筑标准

大地震

钢筋

汶川

豆腐渣

it

分类: 羊屎蛋--我的观点

我们何时不再“盖”房子?

 

    汶川地震,遇难最多的是学生。有人因此质疑学校教学楼可能是豆腐渣工程。是不是豆腐渣,教育部已经承诺彻底调查,而我想说的是,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传统的建筑方法到了全面检讨的时候了。

    限于经济条件,过去我们盖房子,尤其是农村盖房子,一直处于“盖”的阶段,用砖瓦搭起来便万事大吉,条件好的再用水泥加固一下。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政府应引导、帮助农民,从传统的“盖”房子,尽快过渡到“设计”房子。给农民减税,是为农民造福,提高农民住房的安全,同样是为农民造福。

    所谓设计房子,就是像大城市盖楼一样,必须遵守严格的建筑标准,房子从设计到建成,整个过程都有工程技术人员把关,多高的房子需要具备多大的抗震能力,要有明文规定。但我们目前的农村住房,基本上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农民能盖起砖瓦房,就已经是不错的人家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农民目前的住房,基本上都是“豆腐渣”工程,一晃便倒!

    汶川大地震的破坏力如此巨大,按日本科学家的分析主要是因为“一次地震,两次袭击”的结果,也就是说,地震袭击分两个阶段,这在以前的大地震中是很少见的。另外,较软的地层往往能有效减弱地震的影响,但汶川地区地层比较硬,这次遭受地震冲击的地区地层硬度极高,使得震波波及范围很广,力量未得到有效减弱。

    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繁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近年来发生的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是1995年1月的神户大地震,震级为7.3级,遇难人数超过6400人。汶川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神户大地震的30倍。

    当然,汶川大地震的伤亡如此巨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建筑标准问题所致。有工程师认为,砖石结构的房屋和建筑增大了地震的破坏程度,但限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建房传统,很多房屋并没有按照建筑标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尤其是在山区。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土木和环境工程学教授雷金纳德·德斯罗切斯(Reginald DesRoches)表示,美国和中国出台的建筑标准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损坏。造成结构垮塌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晃动,因此,建筑必须要让各结构紧密连接。作为达到这一标准的方法,工程师往往会向水泥或砖中添加钢筋。钢筋会使轻易断裂的脆弱结构能够有效地随地震运动跟着晃动,不会轻易垮塌。

    德斯罗切斯进一步解释说:“向砖混结构建筑中添加钢筋,会使整座建筑物更具延展性。”这本来是建筑标准,事实上中国建筑标准也明确了这一点。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建房者限于财力,为了节省资金,只好用砖土建房,即便加入钢筋,数量也不够。

    我们国家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出台了应对地震的设计标准。如果建筑物是在1976年大地震之前建的,它们的建筑标准也许难以承受震级足够大的地震。而一些贫困、偏远的农村地区,不太可能执行这样的建筑标准。尽管有很多建筑物是新建的,但它们同样没有按照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建筑工程师和地震学家指出,没有钢筋加固的砖混结构建筑在遭遇地震时最容易坍塌,一些仓库或其他几乎没有钢筋的水泥建筑次之。最不容易坍塌的当然是那些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建筑的房子。可是,面对汶川这样的灾难,面对很多农民并不富裕的现实,我们何时才能不再“盖”房子,而是“设计”房子?(杨孝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