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谷”遇险
—
行摄纳米比亚系列(二)
“死亡谷”(The Dead
Vlei),一幅唯有上帝的手才能画出的画,在赐予我镜头下美景的同时,却也给了我这个冒失的摄影师一个教训。

(已死去几百年的“骆驼刺”静静地矗立在死亡谷中)
八千万年“高龄”的纳米布沙漠中,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只有区区6厘米,沙丘与河流不断斗争,风从未停止过雕凿,沙丘生命周期呈现出的复杂性,都叫地质学家迷惑不已,“死亡谷”(The
Dead Vlei)便是苏丝斯黎红沙漠的奇观异景之一。


(此景只在画中有)
离开45号沙丘,我们驱车前往死亡谷,徒步翻过一座沙丘,面前赫然出现了一小块白色洼地,与四周的红沙丘形成鲜明对比。“Vlei”南非荷兰语中是“沼泽”的意思,以前在雨季,盆地内有足够的水量来维持植物的生长。然而现在水源早就被切断,干涸的黏土盆地里面的树木也都已经死亡,各种姿态的枯树矗立在此已经超过900年了,之所以没有倒下,完全是由于盆地周围高大的沙丘挡住了大风的侵袭。


四周静寂无声,低头,是龟裂泥土形成的美丽花纹,抬头,是枯树苍凉的美,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到过的新疆木乃县胡杨林,同样的“死而不倒”,一棵棵枯树稀疏地站立了近千年,将来是否化木为石?不得而知。地上亦遗下了昔日河床下泥土的遗迹,这片沙海是Tsauchab干河谷的终点,约在六万年前,沙丘将这条河流封闭在距离大西洋约50公里处的内陆,而今十数年一次的大雨,偶尔会使这块盆地泛滥,洪水带来的泥土,经日晒烘烤后、龟裂,便形成了覆盖地表的一幅“画”,一幅唯有上帝之手才能画出的画。



死亡谷虽然被视为地球上最不适宜生存的地区之一,但是,一些生命力超强的动植物依然可以在此处生存繁衍。湖床上,生长着耐旱耐碱的绿色植物;沙丘上,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沙漠小鱼,可以在盐分浓于海水6倍以上的浅滩生存。

(老树寒鸦)
(附近还有一处壮观的峡谷Sesriem
Canyon)


然而,对这些被称作“骆驼刺”(Camel Thorn
Trees)的树木一定要特别小心,之前向导就提醒过,千万不要碰它们。然而,一心拍摄的我全然忘记了,为了低角度取景,趴在地上,起身的时候下意识扶了一下身边的枯树,感到一阵刺痛,张开手掌,上面竟扎满了细刺,而且大部分进入肉里。




向导陪同我来到公园入口处的医务室Mayte Emergency Medical
Centre,几年前,这里发生过一起车祸,由于当地没有医疗设施,一位德国女子不幸身亡,她的丈夫便捐助修建了这个急症室,用她的名字命名,为的是不再有遇险的游客重蹈覆辙。护士用消毒后的针为我挑出手掌上的刺,一时间鲜血淋淋,然后用纱布简单包扎了一下,非洲,总是要以这样的方式留给我一些纪念。
苏丝斯黎红沙漠死亡谷组图





点击进入阿兹猫新浪微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摄纳米比亚”系列

梦幻苏丝斯黎红沙漠 魅惑“死亡谷”
航拍沙海奇景

鲸湾“动物秀” 埃托沙国家公园 惊险刺激Safari

实拍“红泥美人儿” 古岩画的秘密 “月亮山庄”的荒野浪漫
非洲最炫民族风 触目惊心的“工艺品” 纳米那些事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