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分析:孩子偏食和强迫教育模式(下)

(2011-11-22 07:15:20)
标签:

案例分析

偏食

强迫教育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育儿技巧

分类: 案例分析
按:本文是对《案例分析:孩子偏食和强迫教育模式(上)》的续篇。
  
  昨天说了孩子可能不吃某样东西的博文,并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小时候不强迫孩子吃某些食物,他们长大以后,自然会对这类食物感兴趣的。否则,让孩子感觉拗不过你而吃,孩子可能对这类食物更加敬而远之,也许会更坚决地进行抵制,让家长更加头痛。所以,从家长对待孩子吃东西的问题上,可以看出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一个过多干预孩子吃东西的家长,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习,也多加干涉的。
  
  实际上,对孩子的教育,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而且基本都是相类似和延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教育理念在一个家长身上,是一脉相承且有相对固定模式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而在方法上,家长也是采取自己最熟悉、最顺手的方式,你是如何对待孩子吃东西,也会如此对待孩子的其他方面。所以,好的家长会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下面我转换孩子不爱吃某个食物话题,到孩子不喜欢学习,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就孩子学习而言,家长为什么非要孩子成绩好?
  第一,因为学习可以有更好的智力和能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表明孩子的智力好,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就可以有一个好学校。同时,也为未来孩子能感受和享受美好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孩子真的不如别的孩子有才有艺的话,家长就感到十分的内疚,会想象其他人说自己是没有爱心和不负责任的父母。
  
  第二,父母害怕孩子未来没有好工作。家长总以为让孩子学习成绩好,在未来就多一份竞争的优势,生活水平也会高。于是,在让孩子学习的时候,其焦虑和期盼的神情,被身体语言暴露无遗。而此时,家长忘记去挖掘孩子真正的兴趣和长处,这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自然会混乱。
  
  第三,父母希望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为了孩子能更快地提供成绩,家长真是花了不少的心血和金钱,还要搭上自己的休息时间。而当孩子就是不想学的时候,家长就有挫败和各种努力都付诸东流的感觉。这是一种最难受的心情,会使那些极度负责任的父母感到惭愧、内疚和恼怒,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而当孩子学的较好时,就充分满足自己的成功体验。
  
  那家长在孩子学习这个过程中,经常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第一,给学习划分明显的界线。大家总认为学知识才是学习,这确实也没有错,只是人的智力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而想获得这些好的素质,也不是只靠学知识可以完成的。如果一个孩子不会思想、不会聆听,那孩子是不可能真正懂得学习的,就算是考试成绩很好,也是装了满脑子的垃圾信息而已,根本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强迫孩子学习。孩子生来具有一种反抗逼迫的天性,还有一种对曾经给他们带来不愉快感觉的事情产生厌恶的本能。强迫孩子学习,就会使他们更坚定不喜欢学习,只不过迫于家长的压力,被迫反复练习,从而减少他们对学习的喜爱。与此同时,还会打破学习的好心情,打消对其他兴趣的关注。所以,强迫孩子学习,是不会有很好成绩的进步。
  
  第三,忽视孩子兴趣会变化的情况。孩子的天性就是易变,也许今天非常喜欢的东西,明天可能就完全不喜欢。若家长总是督促孩子学习,而不管孩子真实的兴趣和爱好,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内心抗拒的时候,虽然被迫按照家长的要求做,但不会用心。同时,还会破坏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导致很长时间都难以恢复。
  
  第四,利用其它奖励做条件来勾引孩子。拿孩子喜欢的奖励来做诱饵,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这些学习就是乏味、无趣的。家长这样做,只会进一步打消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对奖励的渴望,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等父母没有奖励,或家长奖励价码不足的时候,孩子就会完全没有学习动力,反逼迫家长不断抬高奖励价码。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学习问题,而是一种想控制家长的权利之争了。
  
  第五,当着孩子谈论孩子学习问题。许多家长喜欢当着孩子说他们的问题,虽然说得可能是非常公正和没有特别指责意味的。父母看到孩子学习好,就进行称赞,而孩子成绩不好,就显得失望。其实,这都表明家长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实际上,当你真的不想孩子成绩的问题,而是想学习方法问题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进步。具体参见《教养坏习惯: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孩子问题》。
  
  第六,采取各种惩罚和变相惩罚。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逼迫又没有效果,于是就会采取体罚或剥夺某些权利的手段,比如没有旅游、高档玩具、玩电脑等。但这使孩子更讨厌学习,孩子会从认知上认为,由于自己学的不好,家长不高兴,就导致会受到惩罚。这就使本来一个学习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兴趣、性格等其他方面。
  
  第七,孩子学习时有过多的干扰。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很喜欢督促孩子学习,而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自己却往往在休闲,比如看电视、看报纸、玩牌等。这些都会降低孩子学习的吸引力,使孩子学习时心不在焉。另外,孩子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此时家长喜欢训斥和责骂,而不是平静地指出,立即使孩子原来的好心情荡然无存,自然也就没有学习兴趣。
  
  第八,对孩子有过多的期望。许多父母喜欢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产品来加工,把自己未实行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于是,家长关注点高度集中在孩子身上,放弃了自我来拼命培养孩子,也给了孩子无穷的压力。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人生经历,凭什么要按家长设计好的成长路线走?
  
  所以,孩子真正不爱学习,未必是孩子的原因,往往是家长自己的方法不恰当,强化了孩子的负面感受,使其进一步对学习更加不喜欢。但家长不需用有过多的担心和焦虑,孩子终究会成长的,如果加上父母正确的引导,以及不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充分挖掘孩子的兴趣并激发到学习上,说不定哪天孩子反而就喜欢上学习了。
  
  那面对孩子不喜欢学习,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做?
  第一,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学习。人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习,在愉悦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而在一个家庭中,学习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功能,所有成员应该抱着人要天天学习的态度,同时每个人都应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能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学习也是一种生活习惯,要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融入到家庭生活中。
  
  第二,正确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孩子的效率。学习是很讲究学习方法的,死读书是很难培养出一个有思想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只是学到一些知识点,而不知道用某种方式串起来,那只是纯靠记忆学习。所以,家长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而是要鼓励孩子发现、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其实对孩子而言,有兴趣支撑的探索的刺激有时候比结果还重要。
  
  第三,给孩子的选择要多一点。孩子的学习,如果有兴趣在里面,其主动性将大为增强。家长的目的不是强迫孩子去学习,而是要想办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当父母给孩子较多的选择时,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的知识内容、形式和乐趣,这也满足孩子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同时,给孩子一些选择也是非常尊重孩子的表现,减少孩子的压力。
  
  第四,给孩子自己制定时间表的权利。父母喜欢安排孩子的时间,希望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让孩子去做,作息时间都替孩子安排好。其实这样会适得其反,使孩子更抗拒,一点学习欲望都没有了。但是,如果家长与孩子一起商讨作息表,并由孩子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加上对应的奖励和处罚,这样岂不是更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接受孩子对兴趣的选择。如果孩子只对某类爱好感兴趣,就让孩子去学,不要因为孩子不学你想要的就很纠结,因为你的兴趣未必是孩子的兴趣。另外,孩子是易变的,当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很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可能想学别的了。当然,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做适当的控制,直到孩子能真正管理自己的时间。
  
  第六,进行恰当的学习方式替换。如果孩子不喜欢学某些科目,就想办法找一些替代的内容让孩子学,同样也可以获得对应的成绩。要知道,知识都是相同的,也是可以复用的。比如孩子不喜欢学习算术,可能是因为对题目理解问题,也可能是逻辑问题。所以,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学好表达、理解,然后多玩一点小推理的游戏,同时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算术,孩子很快就可以不反感算术了。
  
  第七,不要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家长对小孩子太喜欢讲道理了,经常说学习成绩是多么的重要,想让孩子明白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关系。想法是好,可这是不符合孩子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孩子可能因此反感。正确的做法是,要让孩子明白,只要在学习上天天有进步,就是非常值得孩子骄傲的事情。
  
  第八,家长要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不能否认,许多家长自己回家是不学习的,而孩子倾向于模仿他们所崇拜的人对学习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当看到父母自己不学习,反过来却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学习的时候,就一定会认为很不公平,是在欺负孩子。所以,一个家庭真心喜欢学习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看了上面还很不全面的分析,我只是针对孩子偏食问题的解答,适当做了一些调换,并没有做新的补充。还是那句话,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而是应该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保持一致。所以说,当父母发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问题的时候,其学习上也是有类似的问题。反过来,学习上遇到了问题,在生活中也可能有对应的毛病。(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孩子偏食和强迫教育模式(上)     案例分析:如何看待老师不喜欢孩子》 

   案例分析:家长被诱惑是教育的最大敌人》     《案例分析:不完美的父亲才是真正好父亲》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是幼儿园伙食不好回来照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