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中月
井中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69
  • 关注人气:3,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鞋老人爱心感动美国法律

(2011-06-01 07:22:07)
标签:

悔意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亲子关系

温和而坚持

尊重

育儿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每当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一天早晨,一个衣衫褴褛满脸悔意的年轻人被带进了法院。凭修鞋老人多年观察犯人的经验,这个青年又是一个在公共场所酗酒闹事者。那时候,在麻省的法律中,“酗酒闹事”只是一种轻微的罪行,只需被告人委托别人交一小笔保释金,便可判一年“监外守行为”。此时,老人看着眼前这个脸上充满悔意、惶恐的青年,心中顿升一股恻隐之情。

  

  他敢肯定青年是个穷苦人,很难拿出保释金。开庭时,老人从容地走向法官,表示自己愿做被告人的担保人,保释青年出去。老人的古道热肠和青年的悔意,深深打动了法官。他随即灵机一动,同意鞋匠的请求,下令延期三周审判。

  

  三周后,老人陪同被告人返回法庭。老人向法官呈上一页报告——以上帝的名义发誓作证,这个青年三周来滴酒不沾,一直勤劳工作,照料祖父,空余时间还去做义工。报告上还有青年所在街区的警察和教堂牧师的签名。法官一见大喜,当场宣布释放了青年,并象征性地对他罚款一美分。这个青年从此变成了一个终生戒酒、守法勤劳的好公民。

  

  此后的十七年,修鞋老人共为两千多人担保,他的爱心改变了两千多人一生的命运;老人的善举同时也影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的文明进程,以至于后来麻省正式通过一项法律,专门成立了一个“缓刑司”机构,实施“仁心仁术”的新刑事司法制度。这位修鞋老人就是一百多年前被美国载入法律史册,被誉为“缓刑之父”的翰?奥古斯都。他留给后人的影响力不逊于美国的任何一任总统。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很佩服奥古斯都的。一个修鞋老人,只是用怜悯的爱心,就挽救了两千多人的一生,其成绩比一些学校的老师还厉害,真是一个不是教师的教师!而修鞋老人奥古斯都都做了什么?简单到了极致:给犯错误的人,一个改正的机会!

  

  从发展的角度看,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他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并从中学习、内化的过程,也由此走向成熟。从认知的角度看,孩子犯的错,不是由于能力不足造成,就是不懂我们的“规则”。从行为的角度看,有些是无心、控制力不足,还有一些就是“故意捣乱”,这是孩子面对压力的一种挑战和反抗。

  

  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先看清楚,孩子的错误的类型,这样才能巧妙应对。这样孩子才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成长。假若你只知道斥责、打骂等简单粗暴方式,孩子可能嘴上说“下次不敢了”,但认识上不知道错在哪里,在内心中也不会为错误感到内疚,以后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其实,这道理也简单,从孩子的思维上讲,我已经为我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就是你的“斥责、打骂”,已经两清了,下次是下次的。

  

  既然孩子会“经常性”的犯错误,那我们就应该像故事里面的修鞋老人和法官一样,给孩子留一个认识错误、进而改正错误的空间。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孩子不承认错误,一是可能未认识到“错误”,你要想是否你的标准太成人化了?二是孩子极有可能是不信任你,怕承认后不仅得不到宽容,反而会“坦白更严”。

  

  在解决孩子错误方面,其实也不难的。孩子是天真的,许多成人的“诡计”是不会的,所以你可以从孩子的言语、身体语言中,清晰地看到孩子所犯的错误,是什么类型的,分别对待、解决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那你就应该像故事里面的修鞋老人一样,给孩子一个“台阶”的,如果你只是步步紧逼,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未来更严重的对抗。(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故事系列:

  《半小时换来带孩子的从容》          对孩子“视而不见”也是关心

  《面对鲨鱼,男友把女友推进水》     倾听是一种多么罕有的美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