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杨师兄授课四

(2012-11-17 19:06:16)
标签:

陈清贫

教战

培训

提高

文化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杨师兄应邀来讲课时,正赶上我的“意志消沉期”,看着师兄师姐们踌躇满志地今天上《人民日报》,明天被《知音》刊登,我却依然在原地踏步,不竟有些军心动摇。不提在报刊杂志上发个豆腐块,就连给老师的作业也只能在七十几分徘徊,想想自己也许真的不是写作的那块料。

    我的写作休眠了十年,因为一直生活在遥远的太平洋东岸,想的讲的都是英语。曾经能轻松驾驭的中文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陌生,写作的梦也就渐行渐远。杨师兄讲课,对我鼓励不少。

    因为他也曾经搁浅写作近十年,但如今却能横扫天下报刊杂志,虽然我没有他十年前的功底和实力,但正如他写稿经验所谈:“勤奋是写稿的必修课,如果你坚持每天很勤奋地读书、写作,那就等着吧!肯定有一天会有文章发表的。”

    我相信只要勤奋,终有一天我也会让自己在哪张报纸露个脸的。

    报名参加陈老师的写作培训班之前,我从没想过写特稿,所以上了写特稿的课之后,忽然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像我这样只喜欢写些风花雪月家长里短的小稿子会有什么出路。杨师兄的演讲恰恰挠到了我的痒处,看他所向披靡,百发百中,才知道原来这些小稿子的路也很广。

    他所发表的那些短文对我来说,是如此的熟悉和亲切,那是我曾经也很擅长写的。虽然我没有认真去想过,但是现在看看那些曾经让我在校园的征文比赛中获奖、被电台朗读的文章,不正是运用了杨师兄所总结的一些经验吗?

    比如拿出让编辑眼睛一亮的题材,学会写应景式命题作文还有会编故事,会煽情等。真是一经点拨,茅舍顿开啊。

    杨师兄总结的报纸副刊分类也特别有用。我一直困扰于如何能获知报刊杂志的需要,还有需要的篇幅长短等问题,杨师兄这林林总总二十多个分类一一列出了所需的题材和特点还有字数等,拨开了围绕在我头顶上的许多云雾,让我不禁感叹阳光下真的到处都是宝贝!

    同时这也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不再驻足于一两种形式,比如我向来喜欢随笔和散文,想得到的题材大都围绕感情。看了这些分类以后,才蓦然发觉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在其它题材上写些东西的,比如幽默段子家教亲子之类的平时真的一抓一大把,但一不留意没记下就悄悄地在记忆中溜走了,所以还是要勤写勤练才会越积越多啊。

    有幸加入陈老师的培训班,有这么优秀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为我引路,可谓万事俱备只欠自己的努力了,加油加油!(戴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做勤奋快乐的歌者   文/淑云

    第八节课上完之后,感触颇多。我与杨师兄的经历多少有些相似。2003到2005这三年,我曾一度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也曾有过用文字改变命运的念头,值得可喜的是2005年上半年多少有点起色,开始在报纸上发表短小的文章。

    然而面对生活的现实,自己有限的功底,用文字养家的梦想显得遥不可及,2005年下半年不得不另谋职业——招聘到现在的单位,开始新的工作。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文字的梦便被搁浅。

    与师兄所不同的是,他比我勤奋,比我努力,曾经笔耕不辍成绩斐然,亦比我优秀。

    如今师兄的文学之旅重新开始,仅仅一年就取得显著的成绩,这令我很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心。他总结了大量写作和投稿的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在此深表感谢),我亦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当初加入陈老师培训班的目的很简单,适逢长长的暑假,只为打发无聊闲散的时间,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的野心越来越大,写作目的从最初打发闲散的时间,到开始萌发重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念头,以至那天竟然大言不惭地和一位杂志社的编辑老师说,两年内争取当他们刊物的专栏作家。

    说过这句话之后,自己随即后悔起来,说了这样的大话,到时实现不了怎么办?师兄的课恰逢及时雨,让我看到了希望,自己暗下决心:他能行,我也一定能行!

    杨师兄讲得太好了,他的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这两天结合他讲课的内容,我在总结自己的方法,也试着按照他的方法套入,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学着迎合编辑要求。

    师兄说“题材新颖才是文章的关键”,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题材新颖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上稿的概率会很高。

    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在众多师兄师姐的带动下,我相信一惯低调的我肯定“高调起来”,做勤奋快乐的歌者,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深挖自己的潜能,写出好的作品,争取早日发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听杨师兄讲课有感  文/徐芳

    11月4日晚,我们在写作群准时收看陈老师跟第四期优秀学员杨师兄联合授课,分享师兄的写作心得。简单的开场白后,进入了师兄的主讲《写作:改变命运,精彩人生》,看到这个主题,让我心潮澎湃。

    当听到老师说师兄为了此次的演讲,备课达24000字时,吓了一跳,平时的文章,让我写个千儿八百都得想破脑门,更何况这二万多字的讲义。

    当看到师兄讲述他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名人作家,转型经商后近十年没有作品问世,再到一年前拜师陈门后又报上有名,不由为师兄的成功欣喜不已,更为师兄不以门户之见,能者为师的态度所钦佩,内心还有些许的期待和向往。

    说来惭愧,入门也半年有余,可写作总不见长,现今都发展成望笔怯步的地步,此次杨师兄就讲到新手是如何炼成的,师兄初入写作之门,因没有名师指点,在黑暗的道路上摸索良久,可最终也有上千篇文章在各级媒体报纸刊播,除了师兄坚持不懈的努力外,也跟勤于写作息息相关。

    写作不仅为了发表,还能改变自身的命运,师兄列举了许多因写作改变命运,精彩人生的例子,除了告诉我们写作改变命运确实可行外,也让我们对今后的文学之路满怀憧憬,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而越是没天分的,越得靠勤奋来弥补。

    师兄随后讲了写作发表之路,除了写出有质量的文字外,还得讲究写作的方式方法,这里又提到陈老师十八技一书的制胜秘笈“四种结尾方法和创新求变”的几样法门,然后一起分享了顺利见报的《我给母亲发工资》一文。

    师兄在头年就承诺要每月给母亲的存折里存工资,可由于事务繁忙,这事一拖再拖,直到次年母亲生病,才想起没有兑现的承诺,内疚不已,母亲病好后赶紧把欠下的工资补存上,以后每月准时给母亲发工资,让母亲也感受到每月领“退休金”的喜悦。

    其实我们也经常给父母寄钱回家,但很少每月固定数额存款,所以很少能体会老人家领工资时的喜悦之情,但能够想象得到。师兄在喜闻乐见的事件中寻找突破口,挖掘出给母亲发工资这一亮点,使本文题材新颖,成功走上发表之路。

    通过此文的发表,又点出报刊用稿的三大秘诀:题材比文笔重要;学会应景式命题;学会编故事,得会煽情。

    随后师兄又贴出在应景式命题下成功发表的许多文章,像《拥抱你,2012》《手写春联寄乡情》《神九飞天耀中华》等等。这些文章的顺利发表,说明了素材不仅来自新闻媒体事件,更多来源于生活,只要时时关注新闻,处处留意身边的大小事,紧跟时代潮流,学会应景式写作,很多题材可以信手拈来。

    师兄最后讲的关于投稿的技巧,为我们这些初学者在发表的路上点了一盏明灯,照亮成功的彼岸。虽然我的文笔距离发稿梦还远着,可也有下笔一试的冲动。关于写作的要点,让我们坚持梦想,除了多读多想多写,还得敢写,不仅需要勤奋的耕耘,还得有永不言弃的精神。

    针对我的情况,不会将题材融会贯通,无从下笔,无处下笔的困惑,要通过每天写日记来练笔,多关注新闻时事,留意身边的故事,多想多写多改,写得多了,自然会跟文字产生一定的亲和力。而最薄弱的编故事,煸情法,得多看多学多练,营养吸收了,自然会水到渠成。

    而我的写作梦,就从每天一篇日记开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找回丢失的我  文/克兰 

    每周五晚21点10分浙江台的“中国梦想秀”,是最受我关注,也最让我流连的一个栏目,我喜欢看那一个个普通人,可以在梦想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当看到这,我心中都会涌起一丝莫名的惆怅,他们能行,为什么我不行?

    我也曾有梦想,那就是我的写作梦,喜欢和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方块字玩魔方,和清新优雅的文字话缠绵。

    可是,这些年我却把它打包压缩存放在梦的最深处,让梦沉睡使梦成了断章。

    终于发现自己被无涯的岁月弄丢了,荒芜了人生,枯竭了岁月,灵感没有了,文笔不畅了,人生也变得寂寞了。

    一年,一年,时间就这样在蹉跎中遛走了。

    不行,我要找回那像流云一样飘走了的梦,再塑一个不一样的我。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上网搜索,查看写作方面的信息。

    忽然,那一星亮点燃起了我全部的希望,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梦想能够重新燃起,那就是这里——陈清贫写作培训班!恍若在迷失的海洋中看到了希望的桅杆,我惊喜!我兴奋!我那沉睡的梦被激活了,有了重新起航的动力,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问自己,能行吗?

    当我尝试着走向这个群体的时候,发现年龄大的有六十多岁的,原来年龄不是问题,行动才是问题,只要有梦,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

    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看了杨师兄的寻梦之旅,追寻杨师兄成功的足迹,助推了我踏向梦想彼岸的步伐。

    于是,我来了!我要重新点燃心中的梦想,带着真诚,带着太多的问题,希望能在写作培训班收获梦想的果实。

    收看了讲课,让我受益匪浅,兴趣大增,我每天蹲在群里一边不停的看资料,一边看他们欢快地畅聊。我发现在这里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是一个快乐的群体,偶尔自己也去“打下酱油”,感受一下同学之间友好欢乐的气氛。

    我知道自己是后来的,还有很多的不懂不知,我要在这里充分的吸取营养,让自己充实起来,强大起来,彻底的找回那片曾飘逝的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了伴的路 没有岁月可回头  文/翠梅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种下的因,也许是牙牙学语时,母亲轻声哼唱的摇篮心曲?也许是蹒跚学步时,兄姐朗朗的书声!也许是初识字时,如饥似渴捧读的连环画册?也许是刚写作文,老师称赞时那喜滋滋难以自禁的心情!也许……总之,就像一个梦魇紧紧攫住了我的灵魂,一任风霜雨雪岁月飘零,却始终挥之不去、难改初衷。

    文学,曾经,我梦想着登堂入室,进入你富丽神圣的殿堂,而今,如流岁月过后,我只奢望能在你幽深迷人的小径留恋、盘桓。可是,为什么你明明就在我的眼前,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难窥门径,难道,这才正是你的神秘所在,魅力所依?方使得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你寝食难安、衣带渐宽!

    谁能料想,二十年前,因为迷失了方向,我误入另一方天地,虽然我不喜欢那里,虽然我一心一意惦念着你,但为生计,我只能将你的华裳整整齐齐地折叠供奉在我心灵的高阁里,虽只偶尔想起,却从来不曾忘记,我多么渴望你!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归来,却已耗尽意气勃发、风华绝代的青春岁月,对不起,我没能把最好最美的时光留给你,我的梦想,我的文学,我的神圣的殿堂!

    可是,我又何其的幸运,我竟然遇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和我一样,执着于你的执着,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我们手牵手,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们的家长——陈清贫老师早已轻车熟路,现正带着我们一路向着你的殿堂,披荆斩棘、高歌前行,虽然有的人羸弱,有的人强大,但我们相依相携、不离不弃!

    我们的师兄(虽然我比他年长,但闻道无论长幼,他确确实实担当得起我的师兄),现身说法,传授我们诸般心法秘笈:怎样揣摩老师的大法、如何研究媒体的特点、关于写作的模式套路,关于投稿的时机技巧,真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要知道,这可都是他的看家本领,是他多少年废寝忘食的心血结晶,今天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我们,这一份真情与真诚,怎一个“谢”字了得!

    师兄的应景作文案例分析,为我拨云见日,拓宽了视野,茫然无从适足的我顿觉四野芬芳、鲜花遍地,第一次,我如此真切地走近了你,虽然,尚未进入你的门庭,我却仿佛已清晰地看到了你的面庞、闻到了你的馨香!我再也不愁下笔无物了,再不济,师兄的二十篇范文就是我的摹本!

    如果说师兄的应景作文让我心中有了数,那么,师兄自行总结的各类文体的模式套路就让我心中更加有了谱。照章行文,师兄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我们清除了路障,还指引了捷径!

    师兄的文章,要么字字珠玑,要么激情洋溢,要么独辟蹊径,要么另有深意,让我第一次深深领略到:小文章也有大天地。如果说“大部头”是梁、是柱,那么恰是这不经意的“小豆腐”砌就了你宏伟绝伦的殿堂、蜿蜒廻曲的梦幻走廊! 

    我的老师、我的师兄,激活了我渐行麻木的心灵,振奋了我日益疲惫的精神,我,正信心满满向着你前行,而在修行、朝圣的路上,我不再孤单,也不会后退!因为,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文/晓莉

    说起来,跟杨师兄也算是有“一面之缘”。

    还记得,某晚。心情极其郁闷,又想不到好的排解方法,便随意在老师的博客里瞎逛,结果看到了一个名字。

    后来我进了老师的写作培训班,才知道他原来还是我们师兄。此后便经常看到杨师兄和渔姐等人在群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我生性腼腆,更不爱多话。所以往往只在旁边作个看客,自得其乐。

    有一天,我一边忙工作,一边挂着QQ,还时不时忙里偷闲地看看他们的聊天记录。忽然有消息过来,我点开一看,竟然是杨师兄。当时就很意外,象我这样在群里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怎么会引起他的关注?出于好奇我跟他聊了一会,原来他看到我是湖北的,以为是他的老乡。

    后来,我跟皎姐私聊,皎姐说杨师兄很厉害,他有发表各种文章的独门秘籍。这时我就有些后悔,要是我真是他老乡,怎么的也能弄到这些宝贝吧。不过他答应在群里公开,这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期盼。

    现在,我已经把他传授的经验共2万多字全部打印出来,每天放在枕头边先读一遍,再琢磨一遍,最后还寻思一遍。

    总结出了这样十个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的确,经验再好,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地把杨师兄的经验活学活用,发扬光大。

    一要敢写。文章是写出来的,只有勤学勤写,才能熟能生巧。

    二要敢改。对于自己写的文章,总下不了狠心,对于一些偏离主题的文字,总是喜欢“姑息养奸。”而最终让文章失去光彩。改文章应该象修理盆景,对于一些“旁逸斜出”的细节一定要“痛下杀手。”

    三要敢投。不管是哪家报社,哪位编辑,只要你的文字质量高,相信总有一位伯乐会相中的。

    四要敢想。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既然已决定用文字来打造自己的形象品牌,那么我们一定要以著名作家的文字标准来要求自己。

    也许,有了这样的仰望,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梦想成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学习杨师兄的成才之路有感 文/利敏

    听完杨师兄的课,我的触动很大。杨师兄为追求理想,而甘拜晚辈为师的精神令人敬佩。旁人眼中的身份、面子、自尊,在杨师兄心中远不比强烈的写作渴望。有志者事竟成。因为杨师兄能拉下面子,沉下心好好学习,所以在老师的正确指导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参加培训班是不甘于平庸的现状,想通过培训给自己充电,希望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所改善。杨师兄第一点讲“写作:改变命运,精彩人生”,并例举了多个精彩事迹。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令人倍受鼓舞,很给力。

    更喜欢杨师兄总结的这句话:机遇,都是赐予给每一个有准备的人,一旦机遇来临了,你经常发表作品多多的优势就会成为你吃饭的本钱,改变命运的钥匙就会随时掌握在你的手中。

    《我给母亲“发工资”》和《手写春联寄乡情》看出杨师兄不仅是个孝子,还是个和睦乡邻、平易近人楷模。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当先。老师的《写稿赚钱18技》中也说过:要作文,先做人。一个灵魂有瑕疵的人,又怎能写出光彩照人的美文呢?

    至此,我认为写作不仅能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充满慷慨激昂、正义上进、批判是非和循循善诱的文字,也会激励、温暖、照亮读者的心。使读者受益无穷。就像我听杨师兄的课,终身受益一样。

    《拥抱你,2012》,杨师兄凭想象和美好的心理感应,把文字写的美轮美奂、华丽无比。突出了春节的活泼快乐、丰富多彩。

    《走进春天》,较多地利用修辞手法,文章读起来脍炙人口、韵味悠长。

    《忙碌的幸福》,让人倍感亲切,它让我直面自己缺点——懒。常常抱怨琐事太多,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看到杨师兄每天5点30起床,雷打不动。不由得想这要是夏天还好,若是冬天,温暖舒适的被窝多吸引人!天不亮就起床与寒冷作战,那需要怎样的毅力呀?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多年来,我属于后者。但读完《忙碌的幸福》,马上给自己制定了作息表,时时以杨师兄来鞭策自己。让自己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学习和反思。

    杨师兄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经验的写作技巧,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所望。

    我是刚刚起航的扬帆者,彼岸对我来说是充满神圣但却不是遥不可及,相信在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我一定会早日达到成功的彼岸!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第五期写作班作业选:听杨师兄授课之二          第五期写作班作业选:听杨师兄授课

 

五期写作培训班作业选:听杨师兄授课三           陈清贫写作培训班:第五期常年招

    (陈清贫写作培训班第五期尚有少量名额,欢迎喜欢写作、有心提高的朋友参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