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甘情愿感染他的气息

(2018-12-12 08:13:02)
标签:

蔚县教研室

朱自清背影

梁恕俭诗意语文

张芝兰教研员

学习反馈

分类: 身世印象
心甘情愿感染他的气息

感悟恰如春潮涌 反思正未有穷期

蔚县教研室初中部 张芝兰

   如果没有遇见梁恕俭院长

   没有接触他的微博

   我的思绪将会是在哪里?

   任时光勿匆流去

   心甘情愿感染他的气息!

   2018129日,一个平常的周末,却震撼着蔚县千名教师的心。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梁院长在蔚县执教《背影》示范课,他近五个小时对如何学好语文、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之酣畅淋漓的阐释,撼动着我们陈旧的课堂;理论指导又把我们引到一片新的天空之下,每课一诗的才能令所有人惊叹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情到深处的自编自填自演的课文歌曲赢得阵阵掌声……一天下来真的是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感叹时间有限,真的好想听,一直听下去。

   作为一名普通英语教研员,对比专家与名师,我感悟反思最深的是:名师的敬业精神是常人首先要学习与敬佩的。

   上个月9日,在蔚县桃花中学有幸第一次聆听梁院长有关高效课堂的讲座,他的每课一诗、他的出口成诗、他的吟唱……让听课老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梁院长自己驾车一路狂奔,从阳原县三中赶到桃花中学为老师们作讲座,整整一个小时一口水没喝,站着讲到底;一个月后的今天(129日),四十五分钟的新授课与近5小时的讲座还是一口水未喝,一直站着讲到底。这就是名人的独到之处,吃得了最底层的苦,弯得下身子,一路拼搏,一路收获。

   两次聆听梁院长的讲座,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师的悲哀在于包办,学生的问题出在依赖;学到终极看自主,自主学习需要师退生进。

   我知道,教研员是实践研究的促动者,肩负着学科课程设计、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评价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之重任。而在平时各种下学校、进课堂听课磨课的活动中,我清清楚楚知道个别老师一言堂,以自己天花乱坠的讲述为主要途径进行课堂教学;我也看到部分老师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整节课都是碎问碎答……憋在心里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始终也没有明明白白说出来。老师们习惯抱着学生走,总感觉新单词新句型及语言点放手进行兵教兵不切实际。

   梁院长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站在舞台中心进行了展示,一节课下来我没有发现哪个学生是差生。一个学生初中三年每天上课都能站在所有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即使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一样会充满自信,积极向上,正能量满满。书本是平面的,课堂是立体的;书本是静止的,课堂是灵动的。我们老师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合格的人!

   

心甘情愿感染他的气息   

   现场体验梁院长执教《背影》一课,最打动我的是全体学生分成5个小组,带着各自的任务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全组成员上台展示。

   正如梁院长所说的,老师力争在课堂上当哑巴,利用小组探究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小组学习便于分任务后小课题、专题化研究,也便于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学习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问题的筛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实中部分老师上课的小组探究学习,之所以缺乏实效性、甚至是无效合作学习,与课前小组导学单设计不精心、指导性不强、问题归类不准有直接关系,也就是没有起到方向盘的作用。

   舞台精彩一分钟,幕后常需数载功。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教研员的我,在今后的磨课听课指导过程中,需要不断审视自己,完善自我;更需要提前做足充分的准备,拿出听一节课要备三节课的劲头来,为我县初中英语学科在高效课堂改革上少走弯路、尽快上道贡献绵薄之力!

   以前我的手机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聊天、投票、购物……119号关注了梁院长的微博后,每天拜读他的博文成了我不能割舍的爱好。有的文章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品味、作笔记、写反思。期盼有机会再次体验他那魅力无穷的课堂,再次享受他一句废话也没有的精彩讲座!做幸福开心的事,牺牲一个周末又算得了什么?最后,让我把自己无法言说的幸福再次表达出来:

   老师,你烦恼吗?你身心疲倦吗?

   带你走进梁院长的讲座与博文吧!

   让讲座与博文那独到的风景线将你所有的烦恼与疲倦洗去

   来吧!这里能够让你忘掉繁杂吵闹的无奈

   用心来感受高效课堂的美丽

   动情地感受小组合作的新意……

   

心甘情愿感染他的气息   

   相关链接:炉火纯青的课堂导入   梁恕俭在河北蔚县执教《背影》

   以笔为履,行走课堂,期待与您相约   遇见,只为心中美好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